查看所有试题
- 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是不耐热,不耐低温和干燥,对紫外线及常用消毒剂敏感。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疾病的三间分布为()。正确#
错误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
-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会影响乙肝疫苗的效果。麻疹监测指标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是正确的?()。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包括()。下列那种疫苗接种途径为皮下注射()皮下注射时针头刺入皮肤角度不宜大于度()使用冰衬冰箱
-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我国霍乱的流行高峰一般在什么时候?()2005年某镇发现感染性腹泻的流行,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判断因果联系的必要条件是()。患者、男性、30岁,腹
- 霍乱排菌期为1~5天。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①早发现②早治疗③早隔离④早报告职业中毒患者,
- 某幼儿园发现一例麻疹患儿,对该幼儿园易感儿于5天内肌注以下何种制剂为最佳:()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王某,单项血清HBsAg(+),其防止家人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为:()母亲全血
丙种球蛋白#
母血浆
胎盘
- 不安全注射可引起血液、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传播。正确#
错误
- 在实际工作预防接种反应都可以避免。下列接种方法错误的是()正确#
错误A、乙肝疫苗臀部注射#
B、口服脊灰糖丸
C、皮下注射0.5ml麻疹疫苗
D、乙肝疫苗接种后第二天接种卡介苗
- 根据流感病毒表面糖蛋白的不同流感病毒可分为多种不同的亚型,而且均可引起流感的大流行。职业中毒患者,医生在向院里报告后,是否需要填写中毒事故登记本。()农药中毒患者,医生在向院里报告后是否需要填写中毒事故登
- 以下()属于预防接种单位的法定职责。以下()不需要建立冷链设备档案。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疫苗接种于()岁以上人群?有关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内准予注册。脊灰疫苗属于()疫苗。《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 对光反应好,瞳孔等大,克、布氏征(+),突然寒战、高热、面色青灰,人事不省,抽搐而就诊。应首先采取的诊断措施是()女,民工,共吐泻30余次,开始为黄色稀便,呈米泔水样。体查:体温36.5℃
- 预防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国家《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是哪一年出台的()生物制品按照用途分为()?人血免疫球蛋白含有()。下列关于接种操作描述错误的是()以下不属于减毒活疫苗的有()。《医疗机构执
- 接种单位在购买二类疫苗,不需要向所在地疾控机构报告。严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包括()。《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哪些条件?()以下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正确#
错误过敏性喉头水肿
- 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告知授种者或者其监护人()。生物制品按照用途分为()?下列疫苗中含有氢氧化铝佐剂的是()。育龄妇女接种风疹疫苗后应至少避孕()个月。有关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内准予注册。
- 霍乱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神经系统并发症。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多少例院内感染属于院内感染暴发。()《条例》规定,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重大、紧急疫情的,应当在几小时内向所在地县
- 某男6岁,突然寒战、高热、面色青灰,四肢冷,人事不省,抽搐而就诊。应首先采取的诊断措施是()预防乙肝最主要的措施是:()在我国最常见的疟疾类型是:()某伤寒患者经氯霉素治疗后体温正常,一周后体温再次升高,手
- 20岁,共吐泻30余次,开始为黄色稀便,后转为清水样便,就诊时大便已无法计数,脉搏110次/分,血压9.1/6.1kPa(68/46mmHg)。大便常规:米泔水样,RBC0-2个/HP,WBC0-3个/HP。大便悬滴可见穿梭状快速运动的细菌。最可能的诊
- 各级各类疾控机构都能向接种单位销售二类疫苗。凡麻疹疑似病例出疹后多少天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阴性,应采集第2份血标本?()高压消毒后的接种器材超过需重新消毒()正确#
错误4天;
2天;
3天;#
28天。
- 下列不属于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以上是哪条法律法规的内容()儿童出
- 补液的原则是早期、快速、先糖后盐,先慢后快,适时补碱,及时补钾。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职业中毒患者,医生在报告后是否需要填写报告卡。()鼠疫预防措施有哪
- 在学校预防接种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是异常反应。关于免疫球蛋白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HIV抗体阳性母亲所生儿童HIV抗体阳性且有症状或免疫抑制,可接种()。正确#
错误可以与活疫苗同时接种
- 患儿4岁,发热、抽搐、呕吐。体温40℃,血压30/20/毫米汞柱;面色苍白,颈软。心肺正常;血象:白细胞21000个/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90%,淋巴细胞10%,蛋白30毫克、白细胞8个/立方毫米。诊断应考虑()关于黑尿热的原因,下
- 一水痘患儿,对其皮疹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是指两周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菌痢的病原体属于:()暴发型流脑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典型急性菌痢病
- 发生异常反应后,应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正确#
错误
- 以下正确的是()。以下()属于预防接种单位的法定职责。在8℃以下的条件避光保存和运输的疫苗是()。生物制品里的辅料包括()以下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的是()。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证明或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
- 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流脑和乙脑的重要鉴别点是()某男6岁,四肢冷,人事不省,抽搐而就诊。应首先采取的诊断措施是()钩端螺旋体病()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有:()钩端螺旋体病的最早期临
- 苏某在护理病人时,手被乙肝病人血液感染的针刺破,此时应采取的保护性措施是:()下列水痘病人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王某,单项血清HBsAg(+),其防止家人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为:()齐多夫定()HIV感染的Ⅳ期可以出现
- 第一类疫苗在产品最小外包装上标有()。生物制品按照用途分为()?有关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内准予注册。半抗原与()结合,成为全抗原。在8℃以下的条件避光保存和运输的疫苗是()。“免费”字样#
“免疫规划”专
- 某伤寒患者经氯霉素治疗后体温正常,一周后体温再次升高,血培养阳性;这种情况属于:()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是指两周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
- 20岁农民,因高烧伴呕吐2天于8月入院。查:神清,面潮红,胸前有散在性出血点,颈软,周围血WBC11.0×109/L,N0.75,有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说明此病人:()HIV主要感染下列哪种细胞:()目前抗HIV的药物有:()钩体病
- 人禽流感患者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下降,血小板异常升高。霍乱的潜伏期一般是多长时间()正确#
错误1~7天
1~3天#
2~14天
3~10天
- 患者,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血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已半年,但其他无任何不适感觉,其他各项体检及化验均正常。该患者属于:()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AIDS并发的隐孢子虫感染()显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
隐性
- 李某被诊断为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对其采取的下列保健措施中哪项不对:()艾滋病的发生主要是HIV侵犯了人体的()司他夫定(stavudine)()AIDS并发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全休半年#
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
- 人禽流感治疗原则与其他类型的禽流感治疗原则基本相同。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若移民中某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原居住的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与
- 下列哪项是错的()5岁男孩畏寒、发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2天。体查:间有躁动不安,全身有散在性出血点。血压正常,颈硬,克、布氏征(+),咳嗽,结膜充血,腓肠肌痛#
发热,恶心,呕吐,无尿
- 因高烧伴呕吐2天于8月入院。查:神清,面潮红,有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船舶装卸作业时,通知大副、电机员、大管轮现场监装病人
病原携带状态#
隐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
显形感染A.及时发现病人、
- 禽流感是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多少例院内感染属于院内感染暴发。()正确#
错误A、起病缓慢#
B、高热
C、头
- 以下哪些条件符合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目前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工作重点有:()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应在多长时间内上报到卫生行政部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
- 当一个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明显超过该病往年一般发病率水平时称作()AIDS并发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A.青霉素
B.氟康唑
C.更昔洛韦
D.螺旋霉素
E.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新
- 在我国最常见的疟疾类型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的发生主要是HIV侵犯了人体的()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印地那韦(indinavir)()AIDS并发的隐孢子虫感染()诊断HIV感染的实
- 疫苗是药品。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的诊断,必须由哪一级部门或组织做出?()应种儿童数包括()。正确#
错误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诊断专家组;#
设区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