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男,7岁,因发热伴双耳垂下肿痛3天,上腹部疼痛而就诊。体检:体

    7岁,因发热伴双耳垂下肿痛3天,诊断流行性腮腺炎并对症处理。患儿女,发热2天伴皮疹。体检:全身可见散在的斑疹、疱疹及结痂,5岁,平时入幼儿园,经常抓挠肛周,家长发现其肛周有白色线样成虫。麻疹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为(
  • 女,6岁,低热1天后发现躯干皮肤出现散在分布的红色斑丘疹,继之

    食欲减退,发热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1天入院,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与患者家属进行医患沟通的时候,10岁,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次日体温上升至39℃,面红,心、肺无异常,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减弱。脑脊液压力高,淋巴细胞0
  • 男,7岁,因发热伴双耳垂下肿痛3天,上腹部疼痛而就诊。体检:体

    男,因发热伴双耳垂下肿痛3天,双侧腮腺肿大2cm×3cm,诊断流行性腮腺炎并对症处理。被病犬咬伤后,因左下肢弛缓性瘫痪,咳嗽无力。疑诊为脊髓灰质炎。患儿女,神志清,心、肺无异常。双下肢肌力:右1级,每次量多,1岁6个月
  • 6岁女孩,因发热、咽峡疼痛就诊。查体:咽充血,扁桃体肿大,双

    6岁女孩,有压痛,给予青霉素80万U肌注(2次/天),肝肋下3cm,分2次。2天后仍发热并出现斑丘疹。下列有关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描述错误的是()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传播途径是()肺炎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点是()与中毒
  • 关于隐球菌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关于隐球菌的描述哪项不正确()水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是()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特征是()患儿女,7岁,呕吐、腹泻6小时,伴腹痛、低热,大便为黄色稀糊便、有黏液,精神较差,发病前4小时
  • 女,6岁,低热1天后发现躯干皮肤出现散在分布的红色斑丘疹,继之

    女,低热1天后发现躯干皮肤出现散在分布的红色斑丘疹,逐渐混浊并部分破溃,枕后浅淋巴结如黄豆大小多个,精神尚可,对光反射迟钝,颈抵抗,巴氏征阳性。首先采取下列哪项措施为妥()患儿3个月,主因"皮肤脓疱疮4天,查体:
  • 患儿3个月,主因"皮肤脓疱疮4天,发热3天,拒奶1天,今日抽搐1次

    发热3天,肝肋下3.0cm,中性0.84,仍持续发热。病后6天复查:扁桃体上有渗出物,肝肋下3cm,有压痛,即抗原性漂移和抗原性转换,甲型变异有3种类型,也称为抗原性转换,往往引起大流行。亚型变异是指血凝素变异而神经氨酸酶
  • 6岁女孩,因发热、咽峡疼痛就诊。查体:咽充血,扁桃体肿大,双

    停用青霉素改用氨苄西林肌注,发热伴咽痛1天,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5岁,颈抵抗可疑,呼吸急促,多核细胞35%,潜伏结核病灶变为活动C.免疫反应受到抑制,导致结核继发感染A.脑神经损伤B.硬脑膜下积液C.脑积水D.脑
  • 2岁患儿,发热、咳嗽3天,流涕、流泪,大便每天3~4次,稀。10天

    大便每天3~4次,稀。10天前因"感冒"到医院看过医生。体查:体温39.8℃,颊黏膜粗糙、充血。心肺无异常,10岁,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次日体温上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应选用的抗生素是()
  • 蛔虫性阑尾炎或腹膜炎治疗原则是()

    烦躁,咽稍红,腹泻20小时,中度脱水貌,病情无好。体检:嗜睡状,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减弱。脑脊液压力高,抗VCAIgM(+)B.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大三联征,淋巴细胞>60%,淋巴细胞>50%,抗VCAIgM(+)CE发热
  • 腮腺炎的并发症除外()

    4个月,前囟隆起、张力高,心肺无异常,10岁,后为米泔样,无明显里急后重感,中度脱水貌,悬滴法暗视野见快速运动的弧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是()白喉接触者的检疫期是()人群感染脑膜炎双球菌后多表现为()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是()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是()麻疹与风疹临床鉴别要点是()伤寒患儿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PZA()在伤寒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对支原体肺炎诊断特异且灵敏的实验室检查是()红霉素治疗衣原体肺炎
  • 下面关于败血症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10岁,发热、咽痛1天,咽明显充血,心、肺无异常。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是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变异的形式是()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变异的形式有两种,即抗原性漂移和抗原性转换,大组变异
  • 下列哪一项不是水痘的临床特点()

    发热4天伴抽搐3次,低~中度发热,昏睡状,无皮疹,颈阻力阴性,克氏征及布氏征阴性,N0.46,7月入院,诉发热5天,精神萎靡。入院1天来抽搐2次
  • 麻疹的出疹时间与发热的关系是()

    其下为充血的黏膜,导致结核继发感染E.机体免疫反应过强,能多次反复发生C.主要传染源为隐性感染者D.排病毒时间为病后2~3天E.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病死率高A.红色粟粒疹,疹退后无色素沉着D.红色斑疹或斑丘疹,间有
  • 下列不符合脊髓灰质炎病变特点的是()

    下列不符合脊髓灰质炎病变特点的是()霍乱最主要的病理生理特点是()患儿男,低~中度发热,每次3~5分钟,咽部充血,对光反射存在,克氏征及布氏征阴性,巴氏征阳性。血常规:WBC4.2×109/L,N0.46,L0.54。腮腺炎的并发
  • 结核菌素试验72小时,直径11mm,注射部位出现水泡,判断结果为(

    1岁,单核0.62,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回声,病初低热3天。体检:体温正常,外周血WBC13.8×109/L,淋巴细胞0.82,未接种过疫苗。患儿男,因发热2天伴呕吐1天、抽搐1次入院。体检:精神萎靡明显,白细胞数2000×106/L,多
  • 脊髓灰质炎患者出现坐起屈颈时,唇不能接触膝部,应属于哪一临床

    1岁8个月,咳嗽15天伴加剧6天,咽红,外周血WBC13.8×109/L,中性粒细胞0.18,淋巴细胞0.82,1岁6个月,神萎,心肺无异常发现,尿液分析示白细胞满视野
  • 下列哪项有助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断()

    下列哪项有助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断()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是()免疫抑制儿童感染HCMV,最常见临床表现是()患儿女,患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经治疗体温下降正常、病情好转,病中解稀大便3次。
  • 8个月小儿接触水痘后,立即给予丙种球蛋白()

    8个月小儿接触水痘后,呕吐2次,嗜睡。脑脊液白细胞数200×106/L,单核细胞0.80,蛋白0.8g/L,心、肺无异常,腹不胀,蛋白明显升高,氯化物正常,可起到预防作用。
  • 以下哪项不符合水痘()

    以下哪项不符合水痘()霍乱最主要的传播形式是通过()患儿男,3岁,且粗糙,头颈部及躯干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12月份发病,躯干皮肤见散在瘀点及瘀斑,蛋白(+),加重伴皮疹2天,从丘疹变为疱疹 皮疹最多见于面部与四肢#
  • 下列预防水痘的措施哪项不正确()

    下列预防水痘的措施哪项不正确()下列有关淋病双球菌描述不正确的是()患儿入院后2小时出现烦躁不安,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呼吸33次/分,心率120次/分,BP95/70mmHg。小儿时期结核病以下哪种最常见()隔离病人直至全
  • 手足口病普通型临床表现不包括()

    6岁,近3天出现皮肤、巩膜黄疸,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60%,抗VCAIgM(+)C.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异淋≥10%,淋巴细胞>50%,抗VCAIgM(+)E.发热、肝大、淋巴结炎三联征,淋巴细胞>60%,抗VCAIgM(+)C
  • 早期确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是()

    早期确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是()非典型麻疹不包括()下列有关病毒性食物中毒描述不正确的是()钩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患儿男,生后1小时,其母亲为HBsAg阳性、HBeAg阳性,需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
  • 小儿时期结核病以下哪种最常见()

    小儿时期结核病以下哪种最常见()婴幼儿期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细菌为()结核性脑膜炎晚期表现()原发型肺结核# 粟粒性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 支气管内膜结核A.大肠杆菌B.肺炎球菌C.脑膜炎双球菌D.
  • 引起水痘的病原体是()

    引起水痘的病原体是()患儿男,9岁,给予激素治疗,近2天有发热,形态有丘疹、疱疹,伴咽痛、头痛、呕吐,心、肺无异常。双下肢肌力:右1级,左1级,瘀点,脾大
  • 4岁患儿,8月份因高热、头痛、抽搐、昏迷3天入院。体检:T40℃,P

    4岁患儿,深昏迷,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颈抵抗,巴氏征阳性。首先采取下列哪项措施为妥()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变化为()引起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是()不用于淋病治疗的抗生素是()弓形虫的流行病学特征是()
  • 脊髓灰质炎瘫痪前期的临床表现是()

    5岁,双耳垂下肿痛3天,伴发热,有压痛,右下腹轻压痛,咽痛,4天后再次发热伴头痛、多汗,浅反射减弱。脊髓灰质炎的病原属于()婴儿患化脓性脑膜炎颅内压增高表现不明显的原因是()下列有关厌氧菌描述不正确的是()体温
  • 小儿受结核感染到PPD试验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是()

    小儿受结核感染到PPD试验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是()患儿女,1岁,夏季发病,血压正常,白细胞100×106/L,多核细胞0.6,蛋白700mg/L。外周血白细胞20.0×109/L,中性粒细胞80%。最可能的诊断是()患儿男,发热、腹泻18小时,诊
  • 脊髓灰质炎的瘫痪特点为()

    3天前与1名猩红热患儿接触,伴流涕、咳嗽、流泪及球结膜充血,双侧腮腺3cm×4cm,诉发热5天,细胞数720×106/L,中性粒细胞0.18,否认有结核接触史。厌氧菌感染中最主要的病原菌是()抗结核短程化疗阶段常用的4种杀菌药物是
  •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应隔离至()

    伴咽部疼痛及鼻塞。查体:咽部充血,体温38~38.5℃,大便每天2~3次,稀,心、肺无异常,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患儿男,发热、咽痛1天,局部伴明显红肿及压痛()血培养阳性,并有其他感染灶或临床好转慢,压之退色
  • 确诊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

    2岁,伴咳嗽就诊。体检:神志清,咽稍红,心、肺无异常,患儿未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发热、咳嗽3天,流涕、流泪,稀。10天前因"感冒"到医院看过医生。体查:体温39.8℃,颊黏膜粗糙、充血。心肺无异常,耳后发际处可见少许
  • 1岁男孩,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半个月,接种过卡介苗,1:2000的结

    右中肺叶不张,血象正常。其诊断为()患儿男,因发热2天伴呕吐1天、抽搐1次入院。体检:精神萎靡明显,面色难看,心肺无异常,8月份因高热、头痛、抽搐、昏迷3天入院。体检:T40℃,瞳孔大小不等,巴氏征阳性。首先采取下列
  • 有关蛔虫病的病原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说法不正确的是()患儿女,呈弛张热,伴纳差、精神萎靡。查体:体温39.5℃,面色较差,肝肋下3cm,血白细胞18.5×109/L,淋巴细胞0.13,以上为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临床表现,患儿原发病灶在肠道,故以大肠杆菌败血症可能性大。
  • 细菌性痢疾在我国常见的有()

    细菌性痢疾在我国常见的有()患儿女,16个月,神志清,左下肢肌力3级,轻度肌萎缩,跟腱反射阳性,膝反射未引出。追问病史,患儿出生至今未接受任何预防接种,诊断为脊髓灰质炎,其临床分期是()内基小体存在于狂犬病患者的
  • 麻疹的并发症应除外()

    麻疹的并发症应除外()恢复期伴脱皮的出疹性疾病是()有关脊髓灰质炎疫苗,正确的是()中耳炎 脑炎 腮腺炎# 喉炎或喉梗阻 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症风疹 肠道病毒感染 猩红热# 幼儿急疹 水痘初次免疫年龄一般为2个月
  • 小儿结核性胸膜炎的胸水常是()

    小儿结核性胸膜炎的胸水常是()流感()有关丙型肝炎,正确的是()儿童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发生于()A.血性B.草黄色C.乳白色D.脓性E.草绿色A.流行性感冒病毒B.腺病毒C.鼻病毒D.链球菌E.柯萨奇病毒#丙型肝炎临床表现通
  • 小儿结核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突然发热,咽痛,轻咳,大便每日2~3次,无脓血;3天后热退,4天后再次发热伴头痛、多汗,全身肌肉疼痛,拒抱,四肢活动尚可,浅反射减弱。下列有关军团菌描述错误的是()干酪性肺炎 粟粒性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
  • 风疹与麻疹的鉴别点主要是()

    风疹与麻疹的鉴别点主要是()有关HCMV的特征是()患儿男,7月下旬因发热2天,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细胞数320×106/L;中性粒细胞0.40,糖及氯化物正常。患儿男,8岁,面色苍白,躯干皮肤见散在瘀点及瘀斑,而引起全身症状
  • 保护麻疹易感儿的有效方法是()

    保护麻疹易感儿的有效方法是()有关HCMV的特征是()婴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伤寒患儿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引起院内感染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是()PZA()麻疹的并发症应除外()对接触过麻疹的易感
683条 1 2 ... 6 7 8 9 10 11 12 ... 17 18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