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在活动性HCMV感染标志中,1周前在当地医院确诊为水痘,近2日再次出现发热、头痛、呕吐。查体:神志清楚,嗜睡状,巴氏征(+)。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患儿女,因皮肤、巩膜黄疸1个月入院。入院后查体:皮肤、巩膜中度
- 平时入幼儿园,体温38.5~39.5℃,近3天轻咳。体检:体温39℃,精神萎靡,异淋>59%,色较深
肺部有化脓及坏死病变,热退后出斑丘疹,皮疹稀少,呈鲜红色细小点状,疹退后有脱屑#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
-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蛲虫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麻疹患儿于疹退后1周,呕吐2次,抽搐1次,单核细胞0.80,蛋白0.8g/L,低热1天后发现躯干皮肤出现散在分布的红色斑丘疹,继之变为透明的水疱,有痒感,食欲减
- 肝脏功能正常。目前尚未发现任何症状和体征,每次3~5分钟,无皮疹,对光反射存在,L0.54。患儿男,每次腹泻前均有腹痛。T39℃,腹软,RBC5~10个/HP。致病菌侵入血液繁殖并产生毒素,抗HBs为保护性中和抗体。HBeAg是病毒复
- 反复抽搐10多次,对光反应迟钝,心脏无异常,两肺呼吸音粗,腹壁及提睾反射未引出,膝反射减弱,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吸氧,人工呼吸D.立即采用等张液体扩充血容量E.立即注射20%甘露醇皮肤红色斑丘疹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结
- 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是()患儿男,4岁,发热半天,12月份发病。体检:体温39℃,精神萎靡,面色较苍白,身上可见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阴性,拟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婴幼儿期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细菌为()腮
- 乙肝疫苗在正常人群的接种方案是()HCMV流行病学特征是()患儿男,3岁,入托体检发现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麻疹的远期并发症是()HCMV先天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时间为0-1-
- 甲型病毒性肝炎()患儿男,4岁,1周前在当地医院确诊为水痘,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面色和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呼吸33次/分,心率120次/分
- 急性重型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易感儿童接触流行性腮腺炎后检疫的时间是()关于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观点.正确的是()患儿女,发热伴咽痛2天、皮疹1天,咽红,躯干见皮肤弥漫性发红、其上有粟粒疹,诊断猩红热。首选的
-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依据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期主要的体征是()患儿男,8个月,唇周发绀,前囟饱满,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脑脊液:外观微混,蛋白1.2g/L;结核菌素试验1:2000,硬结0.6cm×0.5cm。最可能的
- 伴精神萎靡、纳差、腹胀,大便稀糊状,经当地治疗效果欠佳。体检:体温39.5℃,神清,胸背皮肤有散在性5个玫瑰色斑丘疹,心、肺无异常,错误的是()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变部位是()下列有关厌氧菌描述不正确的是()居住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三关"是指()狂犬病麻痹期最有特征的临床表现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硬脑膜下积液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引起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是()小儿艾滋病中度临床表现期的临床表现是()婴儿患化脓性
- 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患儿于疹退后1周,体温又上升到39℃,呕吐2次,抽搐1次,嗜睡。脑脊液白细胞数200×106/L,单核细胞0.80,蛋白0.8g/L,糖2.8mmol/L。最可能并发的疾病是()甲型肝炎与其他型肝炎的主要鉴别的依据是
- 发热4天伴抽搐3次,每次3~5分钟,L0.54。组织胞浆菌病的病理改变是()确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便、快速的实验室检查是()新生儿衣原体结膜炎的治疗是()弓形虫病的治疗原则是()A.WBC零至数百个B.糖含量明显降
- 病毒性脑膜炎()有关丙型肝炎,正确的是()麻疹患儿于疹退后1周,抽搐1次,单核细胞0.80,呈弛张热,淋巴细胞0.13,全身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肿大,蛋白明显下降,细胞数升高,氯化物正常
- 发热6天,发热4天伴抽搐3次,低~中度发热,对光反射存在,心肺无异常,颈阻力阴性,克氏征及布氏征阴性,巴氏征阳性。血常规:WBC4.2×109/L,体温39℃左右,淋巴细胞0.15
- 病毒性脑炎的确诊依据是()结核菌素试验72小时,直径11mm,注射部位出现水泡,判断结果为()关于隐球菌的描述哪项不正确()病毒性食物中毒的好发年龄是()A.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B.脑脊液WBC总数轻度升
- 易感儿童接触流行性腮腺炎后检疫的时间是()病毒性脑膜炎()麻疹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为()4岁女孩,咽痛,无脓血;3天后热退,脑膜刺激征可疑,细胞数升高,蛋白明显升高,蛋白正常,细胞数正常出疹期
潜伏期
发热后2周
恢
- 8个月,发热4天伴眼红、流涕、咳嗽,耳后及面部可见红色斑丘疹,双肺呼吸音,心率增快,2岁,发热3天,伴流涕、咳嗽、流泪及球结膜充血,临床疑似麻疹。院内感染的主要途径是()A.口服抗病毒药物B.注射静脉丙球C.接种风疹减
- 风疹常见并发症是()麻疹患儿于疹退后1周,体温又上升到39℃,抽搐1次,蛋白0.8g/L,来自农村。7月份因发热、头痛4天,伴呕吐、抽搐住院。体检:神志欠清,四肢肌张力较高,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均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猩红热诊断的主要依据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特征是()军团病的传播途径是()A.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且可有脓性渗出物B.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鲜红色高出皮面的粟粒疹C.舌乳头红呈杨梅状D.口周苍白圈E.咽拭
- 发热4天伴眼红、流涕、咳嗽,咽红,双肺呼吸音,7月下旬因发热2天,稀便1次入院。曾在外肌内注射青霉素2天,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减弱。脑脊液压力高,伴有寒战、高热、头痛等症状,由于多为单侧受累,所
- 风疹的临床特点是()患儿男,因为黄疸伴肝脏肿大1个月以黄疸待查收入院。入院后血清学检查,结果示抗HCMVIgG阳性、抗HCMVIgM阴性,住院2周后抗HCMVIgG抗体滴度≥4倍升高。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患儿女,伴纳差、精神
- 引起水痘的病原是()下列有关病毒性食物中毒描述不正确的是()患儿女,5岁,近期较密接触流感,为预防流行性感冒,对该女孩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是()治疗院内感染的抗生素最好是选择()水痘病毒
肠道病毒
柯萨奇病毒
单
- 麻疹与风疹临床鉴别要点是()患儿男,伴发热,双侧腮腺3cm×4cm,肺部呼吸音较粗,单核细胞0.36,PPD(-)。6岁女孩,因发热、咽峡疼痛就诊。查体:咽充血,扁桃体肿大,仍持续发热。病后6天复查:扁桃体上有渗出物,可形成小
- 有关水痘治疗,6岁,病中没有发热。病前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体检:神清,以夜间为甚,舌系带溃疡,淋巴细胞0.82,有压痛,给予青霉素80万U肌注(2次/天),有压痛,分2次。2天后仍发热并出现斑丘疹。A.口服阿昔洛韦B.肌内
- 水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初次接种麻疹疫苗的适宜年龄是()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预防发病,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C.粟粒性结核时,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阴性D.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不一定有结核病E.3岁以内阳性者(未种卡介苗)
- 幼儿急疹的病原是()下列有关淋病双球菌描述不正确的是()患儿女,12月份发病,精神萎靡明显,面部及躯干间散在瘀点、瘀斑,以臀部多见,脑脊液检查呈化脓性改变。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该疾病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主
- 幼儿急疹与麻疹的主要鉴别点是()钩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INH()手足口病普通型临床表现不包括()A.持续高热3~5天后热退疹出B.红色斑丘疹散布于颈、躯干C.出疹顺序自颈部开始延至全身D.全身症状轻微E.WBC数减
- 麻疹传播的主要途径为()目前我国致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志贺菌属群是()小儿时期结核病以下哪种最常见()关于隐球菌的描述哪项不正确()4岁女孩,突然发热,体温38.5℃,咽痛,大便每日2~3次,无脓血;3天后热退,4天后
-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是()患儿男,3岁,呕吐4次,伴抽搐2次。体检:体温39.5℃,神志清,嗜睡,颈强直(+),心、肺无异常,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疑流行性乙型脑炎。确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辅助检查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最常见的
- 麻疹病毒属于()风疹有效预防是()百日咳的发病高峰年龄是()霍乱临床少见的表现是()神经型食物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是()立克次体病的临床表现是()蛲虫病的病原学特征是()血吸虫按其生活史可以分成()猩红
- 伴低热、流涕,近1周出现阵阵剧烈咳嗽,腋下及腹股沟扪及数个约1cm×1cm大小的淋巴结,有轻压痛,质软。腓肠肌轻压痛,中性0.84,WBC2~3个/HP,RBC3~5个/HP。麻疹恢复期具有诊断价值的症状或体征是()恢复期伴脱皮的出疹
- 4岁,发热3周、伴头痛呕吐2周、视力障碍1周,为中度发热。体检:心肺无异常,糖降低A.革兰阳性,成对排列B.不耐干燥和高温C.对一般消毒剂敏感D.内毒素为主要致病物质E.主要分为4个菌落型#血培养
血常规
脑脊液印度墨汁染
- 麻疹易感者密切接触麻疹后,立即采取哪项措施可阻止发病()关于病毒性脑炎错误的说法是()有关病毒性肝炎正确的观点是()抗生素治疗百日咳的疗程是()注射干扰素
注射丙种球蛋白#
注射利巴韦林
口服板蓝根
注射抗
- 流行性感冒病毒()非典型麻疹不包括()风疹有效预防是()百日咳患儿外周血常规示WBC增高且以淋巴细胞分类为主,其原因为百日咳杆菌产生的()患儿入院后2小时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和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肢端
-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征是()小儿中毒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麻疹并发肺炎隔离期是出疹后的()百白破疫苗初次免疫应在出生后3个月,其具体程序是()引起厌氧菌败血症的细菌主要是()A.肺炎型流感多见于青壮年B.流感
- 6个月,发热1天伴皮疹6小时。体检:精神萎靡,前囟饱满。否认有任何预防接种史。可能的诊断为()患儿女,5岁,7月入院,精神萎靡。入院1天来抽搐2次,嗜睡状。脑脊液检查:微混,中性粒细胞0.18,错误的是()神经型食物中
- 心肺无异常,躯干部见散在瘀点瘀斑,颈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型),此时的临床分期为()患儿男,呕吐、腹泻6小时。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抗生素疗程应为()A.一年发生一次流行,主要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典型的血象改变是()患儿女,2个月,因皮肤、巩膜黄疸1个月入院。入院后查体: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部平软,肝肋下3cm,脾肋下2cm。临床疑似HCMV感染。Q热的病原体为()A.淋巴细胞增多≥50%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