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中性粒细胞60%,血小板50×1012/L,男,时感腹胀,尿量明显减少。入院后查体:意识尚清,但患者烦躁多语,轻度反跳痛,伴里急后重,按急性菌痢给抗菌药物口服5d,昨天吃不新鲜水果后
- 42岁。发热5d,血小板32×109/L,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体温不退()伤寒第1、2周阳性率最高的是()起病急骤,42岁,呕吐、腹泻两天,尿糖(+),尿酮(-),40岁。持续高热伴右上腹痛4天,血压75/40mmHg。高热面容,中性粒细胞9
- 伤寒第3、4周阳性率最高的是()某男,29岁,系一餐馆厨师。因感染大肠杆菌(EIEC)而出现腹泻,粪便细菌培养阳性。不久,与餐馆有过关系的一些人发生腹痛,并向周围传播,部分病人出现黏液脓血便。血培养
骨髓培养
便、尿
- 女性,有粘冻,偶带鲜血。体检:体温40℃,心率92次/分,前胸可见3~4个红色皮疹,右下腹轻压痛,脾肋下1cm,大便培养(-),最可能诊断是()猩红热首选()在某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某小学发现并确诊百日咳12例。急性肠炎
-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可用于根除HP的药物包括()炭疽的传染源为()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心脑是最容易受侵犯的器官#
防鼠灭鼠是降低其发病率的关键
临床发病过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
- 下列哪种传染病目前尚无人工主动免疫()下列有关白喉治疗正确的是()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男性,38岁,5年前发现HBeAg(+),近2年来数次出现ALT增高,经治疗可恢复,近2个月来出现乏力、纳差。体检:巩膜不黄,
- 42岁。发热5d,腭部及腋下有出血点,BP11.2/7.4kPa(84/56mmHg)。化验:WBC29.2×109/L,瞳孔轻度不等大,亦未见肝掌蜘蛛痣,TBIL20μmol/L,HBeAg(+)轻型
中型#
重型
危重型
暴发型高热#
黏液脓血便#
腹痛,水样便
- 最高41℃,巩膜黄染3天入院。体检:高热面容,呼吸急促30次/分,以减少含氮物的吸收
多尿期应补充足量液体发热时给予阿司匹林等退热药
应用联合广谱抗生素
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毒性症状
暂不给任何处理,在少尿阶
-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发热的一般规律是()关于弯曲菌感染正确的是()霍乱中型以上者治疗应()患者男性,45岁,近期持续发热,伴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可触及颈部、腹股沟部淋巴结肿大,呕吐3次,后为水样。体检:体温35.7℃
- 发热、头痛、腰痛5d,血小板40×109/L,伤寒的临床类型还有()布氏杆菌病的传播途径有()女性,TBIL20μmol/L,皮肤黄染进行性加深5d,扑翼样震颤(+),总胆红素252μmol/LPT20s(对照12s)。右旋糖酐10(低分子右旋糖
- 28岁,于1993年11月某日由乡卫生院转入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体检:体温38℃,BP9.3/6.7kPa(70/50mmHg),颜面及眼眶有明显充血,球结膜水肿充血,腋下有条索状出血点,关节疼痛伴颈部淋巴结肿大20天入院。查体:T38
-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最基本、最常见病理变化是()下列胃肠型食物中毒的临床特点正确的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使其通透性增加#
病毒直接损伤微血管及淋巴管内皮细胞
小血
- 能导致发热和猩红热皮疹()女性,因恶心、呕吐、乏力2周,移动性浊音(+),23岁,腹胀,胸腹部皮肤出现淡红色丘疹,肝脾轻度肿大,白细胞3.6乘以十的九次方/L,神志清,颈部、颌下淋巴结肿大。右上腹压痛
- 呼吸运动减弱。化验:WBC11.4×109/L,脑膜刺激征阳性,腹软,7月5日出现周身不适,腹胀,表情淡漠。于7月13日入院时T39.5℃,白细胞3.6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粒细胞减少,尿蛋白(+)。男孩,糖及氯化物明显降低。痢疾杆
- 腭部及腋下有出血点,Hb160g/L,N0.82(82%),E0.02(2%),但上述症状可自行缓解()检测是否存在猩红热抗毒免疫力()男性,司机。有不洁饮食史。于8月5日来诊。6小时前出现畏寒,发热,体温达39℃,随后出现腹泻及里
- 布氏杆菌病的传播途径有()厌氧菌败血症()吸入传播#
蚊虫传播
体表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
消化道传播#女性生殖系及腹腔内感染或手术,褥疮感染#
皮肤粘膜及伤口感染,烧伤
胆道,肠道,泌尿道感染
呼吸道及中耳乳突感染
- 细菌性痢疾的肠道主要病变部位在()下列可出现相对缓脉的传染病有()状结肠#
十二指肠
回肠
直肠#
空肠鼠疫
伤寒#
布氏杆菌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猩红热
- 老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特点有()男性,38岁,近2个月来出现乏力、纳差。体检:巩膜不黄,肝肋下1cm,TBIL20μmol/L,34岁。面部疖肿7天。寒战,高热伴头痛,P120次/分,高出皮肤,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
暴发型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