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本质上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所有它们的形态和性能无多大区别。()以20CrMnTi钢制工作,气体渗碳后一般采用()。正确#
错误预冷直接淬火#
等温淬火
一次淬火
- 马氏体的转变没有碳原子的扩散,只是晶格的改组,没有形核和长大的过程。()为了改善T12A钢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状态,一般预先热处理的方法是()。机械制造中T10通常来制造()高合金钢的含金元素总量为().正确#
错误
- 合金钢因为含有合金元素,所有使C曲线向右移,马氏体转变温度也提高。()需要热处理的薄板上有孔零件,为防止淬火变形与开裂,其孔的中心线离边缘的距离不应()。通常将马氏体占()的地方定位淬硬层的边界正确#
错误
- 钢的最高淬火硬度,主要取决于刚的含碳量,而合金元素对淬硬性影响不大。()T10A。表示平均碳含量为1.0%的()下列哪项不是材料的工艺性能()分辨本领是指成像物体上能分辨出来的两个物点间的()对于变形下列说法正
- Q235-A•F表示碳素结构钢的屈服强度235MPa的A级沸腾钢。()罩式退火过程中有()次安全吹扫弹簧通常采用()正确#
错误一
二#
三
四高温回火
中温回火#
低温回火
- 正火与退火在冷却方法上的区别是:正火冷却较快,在空气中冷却,退火则是缓慢。()把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的范围,在此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操作称为()。“HRB”是()的符号()的碳大部或
- 提高渗碳温度,氮化物聚集长大,所有弥散度大,硬度高。()渗碳体是铁与碳形成的()()适用于加热细长工件,以减少加热过程中的变形正确#
错误间隙化合物#
间隙固溶体
代位固溶体箱式电阻炉
台车式炉
井式电阻炉#
罩
- 工件渗碳后,只是改变了表面的化学成分,要使工件获得表面高硬度和中心高韧度,必须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某种淬火介质具有良好的冷却特征,是因为它存在逆溶性,这种淬火介质是()正确#
错误聚醚水溶液#
食盐水溶液
- 钢的实际晶粒度是表示钢材晶粒大小的尺寸。()关于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正确#
错误保护气体通过某种方式冷却时,当气体中的水蒸气开始凝结成水珠时的温度,叫做该保护气体的露点#
控制露点就是控制气氛中含水量
- 残余奥氏体是不稳定的组织,工件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会引起尺寸变化。()“低合金”按传统的说法是指钢中合金元素总含量不超过()正确#
错误2%
3%
4%
5%#
-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因为加热速度快,使钢的临界点升高,保温一定时间,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即可使晶粒细化,因为()亚共析钢冷却到PSK线时,发生共析转变,奥氏体转变成()正确#
错误热膨胀
溶点
耐腐
- 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0%并含有一定数量磷,硫,硅等元素的铁碳合金,一般含碳量为2.5%~4.5%。()罩式炉装炉系数的计算公式为()。表面强化工件通常采用()飞机框架对()有较高的要求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正确#
- 甲醇的产气量很高,很少产生碳黑,所有四目前采用的主要气体渗碳体。()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正确#
错误亚共析钢#
共析钢
过共析钢
- 去应力退火的温度一般是在A1点以下(500~600℃),退火过程不发生组织转变。电热元件材料中的石墨和碳制品,可用于()。过共析钢随含碳量的增多,其组织变化规律是()维氏硬度试验的压头是()普板SP33的退火温度为(
- 平焰烧嘴的特点是火焰向四周平展呈()形状,并且紧贴炉壁的内表面。盐水溶液在碳素过冷奥氏体不稳定区(500~600℃)的冷却能力比水大的原因是()渗碳时进入扩散阶段要()煤油滴入量让零件表面的碳向表层扩散,表面碳
- 用来实现燃料燃烧过程的装置称为()装置。不能随载荷的去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应变强化()对于碳钢,其在3曲线鼻部以上为过冷奥氏体高温转变区,生成()固溶体属于()组织每个炉台都有()
- 液体分子间距大于固体又远远小于(),使得液体分子间的引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表面。在GB397-86标准中,圆形长试样的试样长度和直径的关系为()。随着钢中渗碳体分散程度提高,奥氏体转变速度()。为了提高钢的
- 燃烧的三要素是燃料、助燃剂和()。一般用提高浇注温度和提高含()量的方法改善铸钢的流动性着火点锰
硅#
铝
磷
- 硫与铁生成的化合物熔点是()。对于处理厚薄相差较大的工件,应采取()锻后冷却速度快慢或中间停留时,将使锻后晶粒变()。1000~1200℃
985~1000℃
985℃#盐溶炉热处理
真空热处理#
箱式电阻炉
井式电阻炉粗#
细
- 在光学全相显微镜下看到的上贝氏体呈羽毛状,()呈针片状。打开阀门引入煤气,同时停止通入氮气,以煤气赶氮气在末端放散管处做爆炸试验,连续()次合格后关闭放散管。罩式退火过程中有()次安全吹扫钢的回火应安排在
- 提高钢的淬透性的一组元素是()。下面()性能是金属的化学性能。在高强度低合金钢中最常用的起固溶强化作用的元素是()钼、锰、硼、钴
硅、铝、铬、钴
钼、锰、镍、硼#热膨胀
溶点
耐腐蚀#锰#
磷
碳
铝
- 普通灰铸铁进行高温软化退火时,装炉的温度在()条件下进行。所谓()是在工件需要加热的部位涂上一层对光束有高吸收能力的薄膜涂料与铁素体相比,珠光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在100-200时,钢淬火后的回火温度为()合
- T8钢770时的基体组织是()从金属学角度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温度为界限区分的珠光体
奥氏体#
珠光体+铁素体结晶
再结晶
相变#
- 铅、锡、铋、镉是低熔点金属,可以用来做()。热轧弹簧钢的热处理是()。淬火介质的冷却速度必须()临街冷却速度下列关于淬火的目的不正确的是()冷弯实验是确定材料接受()的能力。保险丝淬火
淬火和低温回火
- 加热介质是用来将热量传递给工件的工作物质,有气体和()两大类。理论上将含量为()%以下的铁碳合金称为钢。在钢号中,沸腾钢用()表示当含碳量相同时,板条马氏体的强度()片状马氏体,且碳含量越高,差别越明显LKJ
- 在生产中常用的硬度的试验方法是()试验法。激光变相硬化是利用激光将钢铁表面加热到变相温度以上,由于金属导热性好,然后再自身急速冷却后获得高硬度的()组织压入硬度珠光体
贝氏体
马氏体#
- 套管式烧嘴的特点是空气与煤气()流动。下列哪项因素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大()3曲线右移使临界冷却速度()平行合金化
金属原子本性#
热处理
冷塑性变形减小#
增大
不变
- 高速烧嘴因流股的高速流动在炉内形成强烈的(),使炉膛内温度趋于均匀。铁碳相图上的PKS线其代号用()表示。退化加热过程中炉台气氛实际温度较设定温度允许波动()℃罩式炉的加热过程属于().回流区A1#
A3
Acm±5
±
- 煤气的燃烧方法大体上可分为()和无焰燃烧两种。需要热处理的薄板上有孔零件,为防止淬火变形与开裂,其孔的中心线离边缘的距离不应()。淬火钢可以选择()试验方法测定硬度飞机框架对()有较高的要求惯上将钢淬火
- 煤气在正常燃烧时,主要依靠前面燃烧着的燃料把热量传递给后续的混合物,使后续的混合物达到着火温度,这一过程的快慢称为()。氮气在罩式炉组有哪几种作用()重质高铝砖的最高使用温度为()35CrNi3Mo钢制大锻件锻后
- 含氢多的气体燃料燃烧时火焰()。贝氏体等温淬火可以显著地减少淬火应力,显著()。一般碳素钢的最高加热温度比铁碳相图中固相线低()以以防止过烧。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成分一定的两种固相的转变,称为()
- 钢中退火后出现石墨碳是由于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使()而形成的。在保证退火质量和缩短时间的前提下,常用高速钢退火工艺是()。奥氏体化温度愈高,保温时间愈长,则形成的奥氏体晶粒愈()所谓()是在工件需要加热的
- 亚共析钢中的带状组织用()的方法来消除。不完全退火是把钢加热到()以上20℃-30℃,使珠光体转变成为奥氏体对于处理厚薄相差较大的工件,应采取()常用的盐浴脱氧剂为()扩散退火Ac
Ac1#
Ac3盐溶炉热处理
真空热处
- 量具钢常用的退火工艺为球化退火和()退火。DQ117G-35中,G代表的含义是()。高速钢主要用于制造()去应力锅炉钢
国家标准
高磁感#冷作模具
切削刀具#
高温弹簧
高温轴承
- 共析转变之前析出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叫做先共析铁素体和先共析渗碳体,后者又叫()。碳在γ-Fe中的固溶体为()。气体渗碳过程中,随时观察排气管火焰的颜色和长度来判断炉内工作状况,正常情况时火焰状态应是()罩式炉
- 扩散退火温度的上限一般不高于平衡图的()线。一般钢中含磷量应控制在()范围内。用火焰淬火法淬齿沟时,当齿轮的模数大于4小于8时,应该选用的喷嘴火孔直径为()。纯铁与亚共析钢相比()时效温度过高,强化效果反
- 当钢材表面碳被基本烧损,表层呈现全部铁素体晶粒时,称为()。套管式烧嘴所需要的煤气压力和空气压力一般为()。室温下,共晶白口铸铁的组织是()下列不是按钢的化学成分分类的是()。全脱碳层0.1×105~0.19×105毫
- 工件淬火冷却所使用的介质称为()冷却介质。一般钢中含磷量应控制在()范围内。()试验特别适用于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晶粒的金属材料的硬度。刀具的最终热处理选择()过共析钢随含碳量的增多,其组织变
- 罩式炉可分为单垛多卷炉和()等。()试验特别适用于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晶粒的金属材料的硬度。飞机框架对()有较高的要求灰口铸铁的抗拉强度和塑性()同基体的钢多垛炉布氏硬度#
肖氏硬度
洛氏硬度
- 淬火及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又称为()处理。炉内的温度以()最高。灰口铸铁的抗拉强度和塑性()同基体的钢钢材中的成分偏析通常是由()工序造成的焊接条件下的CCT曲线的形状,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铸铁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