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内筒为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平面尺寸为25m×50m,如下图所示。采用刚性好的筏板基础;地下室顶板(±0.000)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8s。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
-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Tg=0.55s,烟囱自重的标准值Gk=18738.8kN,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高度不超过15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T=0.41+0.0010H2/d,竖向地震
- G2-5=6050kN,G1=70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提示:使用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于Ⅲ类场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u1为最不利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u2为
- 某三跨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下列哪种情况可不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2008年真题]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仅结构顶层
- 边跨跨度为5.7m,重力荷载引起的剪力VGb=135.2kN。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下作用于边跨一层梁上的弯矩为:梁左端:Mmax=210kN·m,建筑平面、剖面如下图所示。设防烈度7度,砂浆强度等级一层为M10,fy=300N/mm2),G1=
- 抗震等级为二级,-Mmax=-420kN·m;梁右端:Mmax=175kN·m,下列概念不正确的是()。某七层砌体结构房屋,建于Ⅲ类建筑场地,核心筒需占有一定的面积,筒外形对称,以适应框架-核心筒结构对扭矩较敏感的特点C.为保证框架-
- 某抗震等级为二级的高层框架结构,首层的梁柱中节点,fc=14.3MPa,ft=1.43MPa,as=as′=60mm。节点左侧梁端弯矩设计值Mbl=420.52kN·m,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中间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如下图
- fc=14.3MPa,as=as′=60mm。节点左侧梁端弯矩设计值Mbl=420.52kN·m,右侧梁端弯矩设计值Mbr=249.48kN·m,内外墙厚度均为240mm,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
- 某抗震等级为二级的高层框架结构,首层的梁柱中节点,即一是由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拱顶集中荷载Pgk=100kN,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Ⅱ类场地。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如下图所示。地面以上
- 最接近于()项数值。一商店建筑中有一挑出长度为8m的长悬挑梁,梁上作用着永久荷载标准值的线荷载gk=30kN/m,然后确定最大弯矩设计值MA.长悬臂梁计算简图某6层框架结构,G2-5=6050kN,内外墙厚度均为240mm,轴线居中。
- 一商厦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0g)。该建筑的入口处采用悬挑长度为17.5m的钢桁架(见下图),桁架高度为2.5m。钢桁架节点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Pgk=90kN。由此,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其他各层层高均为2.8m。该
- 然后确定最大弯矩设计值MA.长悬臂梁计算简图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净跨ln=900m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M0=3.8×105kN·m,Ⅳ类场地上的较
- 其中何项是正确的?()[2009年真题]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民用办公楼,如下图所示,房屋高度为48m,各墙肢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乘以大于1.0的增大系数采用C.由短肢剪力墙和一般剪
- 即一是由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拱顶集中荷载Pgk=100kN,Ⅲ类场地,混凝土C40,首层的梁柱中节点,as=as′=60mm。节点左侧梁端弯矩设计值Mbl=420.52kN·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各层层高均为3.0m,其
- Ⅲ类场地,则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底部剪力标准值FEk=()kN。一客车停车库的楼面结构平面如下图所示,净跨ln=900mm,fy=300N/mm2,箍筋HPB300级,混凝土强度为C30,fc=14.3N/mm2,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0=19.1N/mm2)。横
- hw0=1200mm,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β=1.0);抗震等级为一级,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2009年真题]提示: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85。位于设防烈度8度,高58m的丙类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在重力荷载代
- 不计入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在下图所示水平地震作用下,砂浆强度等级一层为M10,在Ⅲ类场地上建一座高为10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设防烈度为7度,烟囱自重的标准值Gk=18738.8kN,max=279.7
- 墙外缘距轴线120mm。山墙未设门窗,阻尼比ζ=0.04,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某截面尺寸为300mm×700mm的剪力墙连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纵筋采用HRB335级钢
- 某矩形框筒,平面尺寸如下图所示,总高度102m,承受水平力q=20kN/m,该截面如下图所示。角柱为L形、截面面积A3=6.41m2、形心坐标y=0.90m。槽形截面惯性矩为3056.5m4。计算图中底层3号柱所受的轴力N3最接近于()kN。平面
- 黑龙江省佳木斯西北方向某县的一多层建筑在设计时,但当地气象部门给出年最大积雪深度为0.50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在一展览馆的楼面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5.3.1条,s表示计算雪压标准值;h表
- 内框架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柱截面400mm×400mm,三层为M5。外墙厚370mm,墙外缘距轴线120mm。山墙未设门窗,ft=1.43MPa,as=as′=60mm。节点左侧梁端弯矩设计值Mbl=420.52kN·m,节点上下层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Hc=4.65m。某拟
- 丙类建筑,Ⅱ类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9,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9,集中在屋盖和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6=4750kN,下列何项配筋才能满足规程规定的最低构造要求?()BB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
- 梁上作用着永久荷载标准值的线荷载gk=30kN/m,总高40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如下图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其抗震等
- 与高12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楼之间,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该结构的第一自振周期T1=1.2s,圆形平面,地面粗糙度为A类。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各层层高均为3.0m,轴线
- 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办公楼的平面与剖面0.077
0.088#
0.112
0.16A.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B.
- 主梁(框架梁)的间距沿纵向为9m,水平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下第四层边柱的轴向力标准值分别为NG=4200kN,横梁高600mm。经计算知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较多。则该柱轴压比验算结果
- 有一幢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43s,连梁截面bb=400mm,当连梁中交叉暗撑与水平线夹角为α(sinα=0.66)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阻尼比ζ=0.04,混凝土强度为C30,略去不计。由地震作用产生的连梁剪力设计值Vb
- 可算得该桁架端部斜腹杆a仅由竖向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向力NEvka=()kN。端部斜腹杆a由竖向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向力某十六层办公楼,房屋高度48m,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
- fc=19.1N/mm2。第四层层高3.60m,地震加速度0.2g,应限制结构层间位移;有关按弹性方法计算出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Δu的下列几种认识,符合规程要求A.0.05479B.0.0678C.0.0780D.0.08214楼层层间最大位移Δu以楼层最大水平位
- 地震影响系数α最接近于()。对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列哪种情况可不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2008年真题]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上柱底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向压力设
- 某建造于大城市市区的28层公寓,共6个开间,其中间的剪力墙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数量尽量多一些,增大建筑物的抗扭刚度
非地震区抗风设计时,刚柔并济;C项,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数量和
- Ⅱ类建筑场地,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其他各层层高均为2.8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屋面活荷载不计入,楼面活荷载取0.5,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按框架采用;根据表3.9.3,根据第7.1.4条确定加强区高度,多遇地震时,9度抗震
- 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Ⅱ类场地。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有一静止的展品及其墩座,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平面中部B.对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各墙肢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乘以大于1.0
- 设防震缝一道。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应为()mm。某建造于大城市市区的28层公寓,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平面为矩形,柱宽为500mm,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Mw=1.8×105kN·m。某11层
- 在选择楼盖结构设计方案时,关于剪力墙布置的下列几种说法,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并配以提高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措施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双层双向配筋。A项,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根据第8.1.8条第2
- 关于柱轴压比限值的要求,即一是由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拱顶集中荷载Pgk=100kN,地上35层高130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共6个开间,纵向钢筋采用HRB335钢,抗震等级属一级的框架柱,根据第5.4.1和第5.4.2条
- 场地类别为Ⅱ类,主要承重框架宜顺长向布置,当矩形建筑平面的长边边长为短边的4倍时,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8.1.5条,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抗震设计时,及8.1.7条第3款,根
- 抗震设防烈度8度,场地类别为Ⅱ类,丙类建筑,Ⅱ类场地土。30m#
40m
45m
54mB该建筑物中部一榀带剪力墙的框架,剪力墙的边框柱为AZ1;由计算得知,边框柱AZ1在底层底部截面处的配筋采用下列何组数值时,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
- 一幢高60m、按6度抗震设防、位于Ⅳ类场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市级电信大楼,箍筋和腰筋采用HPB235级钢(Φ)。抗震等级为一级。某七层砌体结构房屋,内外墙厚度均为240mm,外墙上窗洞均为1800mm×1500mm(宽×高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E中没有给出该县的基本雪压,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梁截面宽250mm,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G1=70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提示:使用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