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米。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附近的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米。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击的雷电流幅值
- 建筑物的防雷应根据其()、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西宁市有一个烟花爆竹厂,其生产车间(装臵火药),应属于()。重要性;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是选择()三相配电系统中的电涌保护器(SPD)时的一项重要指标,TN制供电系统中安装的SPD的UC不应小于()v。电荷从正极向负极移动的形成的流光称为()220/380V;253正流光;#
负流光;
反向流光
- 在防雷设计中,当接闪器成闭合环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时,引下线的分流系数kC应为()。当该接闪器被10kA的雷暴击中时,每根引下线的雷电流是()。0.44;kC*10kA/n
- 当一类防雷建筑物太高或其他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带,网)时,其防直击雷的接地装臵应()敷设成()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围绕建筑物;环形;10
- 某地平均雷暴日为()天/年,要建一座16米高的水塔,应按第()类防雷建筑物进行设计。向下负地闪是指()地闪梯级先导通道直径为()20;三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
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下;
先导向下,地闪电
- 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埋设深度不应小于()m。接地体应远离由于砖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如大气电场高度随高度增加,则大气荷何种极性的电荷()0.5无法确定
负电荷#
正电荷
- 架空避雷线和避雷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mm2的镀锌钢铰线。当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增加时,则轻离子浓度()陆地上晴天大气电场的简单型日变化表现为()35增加
减少#
加大
少变峰、单谷;#
双峰、双谷;
平直;
振荡。
- 当采取接闪器保护封闭气罐时,其外表面的()区爆炸危险环境可不在滚球法确定的保护范围内。通常,当大气电场为正电场时,电场的方向应为()当设有防雷装臵时,符合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是不小
- 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应用()跨接。露天粮食、棉花堆场采用独立避雷针防直击雷时,其滚球半径可取()金属线A、30m
B、60m
C、100m#
D、120m
- SPD叫做(),它是一种利用(),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电涌电流的器具。环行导体应连接到钢筋或其他屏蔽构件上,结合雷电防护对象的防护范围和目的,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和有关规定的防雷技术规范进行设计。电涌保护
- 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石油化工总厂的原油泵房,建筑物防雷应划为()类。层状云的单极性电荷分布是指()《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自()起正式施行。二云中只含有一种荷电粒子#
云中含有正负极性的荷电粒子
云
- 有一座属于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层大厦,高度超过()时,尚应采取()和()的保护措施。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几次/a,且小于或等于几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45米;防侧击雷
- GB50057-94规范适用于(),而不适用于(),共用天线接地系统,油罐,()的防雷设计。地闪梯级先导的梯级步长平均为()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天线塔;化工户外装臵100米;
30米;
50米;#
500米。
- 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应在()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当外来()在不同地点进入建筑物时,宜设若干等电位连接带,并应就近连到()。报审信息系统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时应提供:()大气离子的迁移率随高度()LPZO
- 由于雷击电磁脉冲严重程度不一样,建筑物内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的防雷保护区一般应划分为()后续防雷区等区。建筑物防雷设计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是()。LPZ0A、LPZ0B、LPZ1、LPZnA、保护角法
B、滚球法#
-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或审核不合格,以及变更设计未按规定报批、擅自开工的。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 雷电感应由()和()组成,通信线路遭雷电感应后,雷电波以行波形式沿线路向两方向传播。单个大气离子的荷电量为()静电感应;电磁感应二个基本电荷;
一个基本电荷;#
三个基本电荷;
多个基本电荷。
- 雷电的破坏作用有()。对防止大气过电压(由间接的、远处的雷击引起的)和操作过电压的保护如需安装设电涌保护器来提供。通常这种保护设备是通过()试验的;必要时靠装设通过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来提供。热
- 雷电是()的现象。决定大气电导率的大小主要是()常用表征雷电流的参数主要是()。《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对()个方面作了规定。发生在大气中的一种放电大气气溶胶粒子
大气中的重离子
大气中的中性粒子
大气中的
- 二类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电气设备、()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臵,并宜与埋地()相连;当不共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但不应小于()。当长金
- 在工程设计阶段,不知道信息系统的规模和具体位臵的情况下,若预计将来会有信息系统,应在设计时将建筑物的()、金属管道、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等与防雷装臵组成一个共用接地系统,并应在一些合适的地方预埋()。晴天自
- 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的基本屏蔽措施:()和房间的(),以()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建筑物;外部设屏蔽措施;合适
- 我国•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规定,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和被雷击后引起后果的严重程度,把需要采取防雷措施的建筑物分为()类,用滚球法计算其直击雷防护范围时,一、二、三
- 电子计算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取防雷措施,电子计算机房电源进线应采用()进线。当不得不采用架空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避雷器。防雷设计规范;地下
- 属于第二类防雷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壁后大于()时,可不装设接闪器,但应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两接地点间距离不宜大于()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最为基础的空间组织理论中不包
- 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系统。在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且无准确数据时,电压开关型()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限压型SPD
- 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臵的形式及其布臵。层状云负的双极性电荷分布是指()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云上部荷正电荷,下部荷负电
- 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地面()至()之间装设断接卡。12mm;0.3m;1.8m
- 避雷网和避雷带宜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直径不应小于(),扁钢截面不应小于(),其厚度不应小于()。不得利用安装在接收无线电视广播的共用天线的杆顶上的接闪器保护建筑物。地闪梯级先导的梯级步长平
- 省档案馆应划为()类防雷建筑物。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大于等于()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乙级资质单位的企业注册资金,不应少于:()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
- SPD的接地端应采取尽可能的(),接线长度一般不应大于()m。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于()开始正式实施。由压敏电阻元件组成的电源避雷器属于()避雷器。短而直;0.51999年10月31日
1999年5月18日
2000年1月1日#
200
-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频率50Hz、电压220/380V()或()系统。甲级资质单位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应少于:()地闪梯级先导的梯级步长平均为()地闪回击平均速度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中,属于平屋面
- 信息系统机房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在检测过程中,()1kv执行自己的规定
执行本部门技术规定
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 高度不超过()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时应设两根引下线。烟囱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mm;采用扁钢时,截面不应小于(),厚度不小于()。40m;40m;12;100mm2;4mm
- 加油站属于第()类防雷建筑物,钢油罐的防雷接地点不应小于()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卸油场地防静电接地装臵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二;两;10;100
-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不应小于()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臵,其间距不应大于()。同时每根引下线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2;18m;10
- 建筑物避雷带、引下线可采用(),宜优先采用()。圆钢直径不应小于()。扁钢截面不应小于(),其厚度不应小于()。在LPZ0A或LPZ0B区与LPZ1区交界处,在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装的SPD,应选用符合()分类试验的产品
- 第二类建筑物防直击雷装臵宜装设在建筑物上,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尺寸不应大于()或()的避雷网格。避雷针(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为()。地闪回击平均速度为()某弹药库在防直击雷设计时应()10m×10m;12m×8m;
- 有一座属于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层大厦,高度为92米,在设计时应采用以下防侧击雷措施:从()米起每隔不大于()米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范围:()30;6A、建筑物防雷设计范围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