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电源SPD参数()。由压敏电阻元件组成的电源避雷器属于()避雷器。起动电压、雷电通流量、漏电流、响应时间开关型
箝压型#
复合型
- 避雷针所采用材料规格分别为:当针高φ≥12㎜,G20㎜,φ≥16㎜,G25㎜
- 当磁感应强度为0.03GS时计算机(),0.75GS时(),2.4GS时()。产生误动作,假性损坏,永久损坏
- 安全距离包括()。在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小于10米,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小于()。电磁安全距离、高电压反击安全距离10米
5米#
20米
8米
- 在LPZ0A或LPZ0B区与LPZ1区交界处,在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装的SPD,应选用符合()分类试验的产品。云雾粒子的荷电量主要取决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不应少于()根,其间距不应大于()米。Ⅰ级#
Ⅱ级
Ⅲ级
常规云
- 有一高度50米的砖结构烟囱,应设()根防雷引下线,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应不少于()。两,Φ12㎜
- 环行导体应连接到钢筋或其他屏蔽构件上,典型的连接间距为()米。铜或镀锌钢等电位连接带的最小截面应为()平方毫米。5,50#
10,50
10,100
5,100
- 平屋面坡度不大于1/10的屋面易受雷击的部位为()。层状云的单极性电荷分布是指:()檐角#
屋角
屋脊
屋檐#
女儿墙#云中含有正负极性的荷电粒子;
云中只含有一种荷电粒子;#
云中含有三种以上的荷电粒子
- 地网(ρ=100Ω〃m)现测得工频接地电阻为10.0Ω,问该接地装臵的冲击接地电阻为()。5.0Ω
10.0Ω#
15.0Ω
20.0Ω
- 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所在场地建筑物对直击雷的防护应符()第一级应采用开关型10/350μs波形的SPD,当线路有屏蔽时,可接上述确定的雷电流的30%考虑。当按上述要求选用配电线路上的SPD时,其标称放电电流In不宜小于()。
-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将()米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臵连接。层状云的单极性电荷分布是指:()30#
15
45云中含有正负极性的荷电粒子;
云中只含有一种荷电粒子;#
云中含有三种以上的荷电粒
- 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等接地共同用一接地装臵,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同,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Se2≥0.3KcRi的要求,但不应小于()。一云中水滴在大气中受大气电场
- 安装在电气装臵电源进线端或靠近进线端的电涌保护器(SPD)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是不小于()平方毫米的铜线或与其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于()开始正式实施。10
4#
6
251999年10月31日
1999年5月18日
2000年1月1
-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中,属于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米时,可仅沿周边敷设一圈避雷带防直击雷。避雷针及其衍生的各种室外避雷系统实际上是一种()。闪电电磁场包含有三个分量,其在闪电近处以()20#
18
25防
- 线路穿钢管和两端接地的目的在于起到:()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不应少于()根,其间距不应大于()米。屏蔽#
散流
集肤效应
跨接2根、12米;
根、12米;
2根、18米;#
- 北京火车站属于几类防雷建筑物()。由压敏电阻元件组成的电源避雷器属于()避雷器。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防雷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欧姆。建筑物防雷设计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的方法是()一类
二类#
三类
- 一座15层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有10条引下线,底层和首三层的分流系数分别为()。闪电中可能出现的雷击有()。0.1、0.11
0.1、0.2#
0.11、0.1
0.2、0.1短时首次雷击#
感应雷击
向上闪击(上行雷)
后续闪击#
- 高度超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应采取防侧击雷和等电位保护措施。雷电过电压波是持续时间极短的()。在LPZ0A或LPZ0B区与LPZ1区交界处,在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装的SPD,应选用符合()分类试验的产品。从城市土地
- 当设有防雷装臵时,符合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是不小于()平方毫米的铜线或与其等效。地闪梯级先导通道直径为()4
10
6
16#100~200米
20~30米
40~70米
1~10米#
- 一环绕建筑物的环形接地体长30M,宽10M,土壤电阻率为500Ω〃Μ,下面说法()为正确。下类人员必须经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或相应的组织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陆地上晴天大气电场的复杂型日变化表现为
- 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起到保护作用的系统标称电压最高为交流()V、直流()V。地闪是指()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000、1000
1000、1500#
1500、1000
1500、1500云与大地相接触的放电
- 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欧姆时,连接处应用金属跨接,对有不少于()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层状云负的双极性电荷分布是指()一环绕建筑物的环形接地体长30M
- 在TT系统或TN系统中,接于中性线和PE线之间的电涌保护器(SPD)动作后流过工频续流,电涌保护器(SPD)额定阻断续流电流值应大于或等于()。地闪梯级先导的梯级步长平均为()50A
100A#
30A
150A100米;
30米;
50米
- 对防止大气过电压(由间接的、远处的雷击引起的)和操作过电压的保护如需安装设电涌保护器来提供。通常这种保护设备是通过()试验的;必要时靠装设通过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来提供。地闪中电场的R变化是指(
- 建筑物防雷设计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的方法是()保护角法
滚球法#
折线法
避雷网格法
-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击的雷电流幅值(KA):()如大气层电场高度随高度增加,则大气是何种极性的电荷()100#
50
25正电荷
负电荷#
无法确定
- 各类防雷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装臵之间的连接导体,材料为铜材时,最小截面应为:()电子信息系统户外的交流供电线路、视频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的屏蔽应()A、16mm2#
B、25mm2
C、35mm2A、金属屏蔽层并穿钢管
- 计算机场地通讯附设的保护范围一般按()计算。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证由下列单位统一制作和发放:()陆地上晴天大气电场的简单型日变化表现为()一类
二类
三类#
不做要求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B、省级气
- 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所具有的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的范围包括:()在TT系统中,当SPD在剩余电流保护器(RCD)的负荷侧时,UC不应
- 一高层建筑在年检时发现新增许多太阳能热水器,对这些热水器()。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应采取的基本屏蔽措施是()规范无明确规定,可不做防雷处理
应加装电源避雷器
应予以拆除
与屋顶其它防雷设施配合,统筹接
- 第一级应采用开关型10/350μs波形的SPD,当线路有屏蔽时,可接上述确定的雷电流的30%考虑。当按上述要求选用配电线路上的SPD时,其标称放电电流In不宜小于()。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所在场地建筑物对直击雷的防护应符()
-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防雷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欧姆。10#
20
30
40
- 首次雷击波形是:()8/20μs
10/350μs#
10/1000μs
-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LPZ1()地闪回击平均速度为()防雷工程设计应当根据()等条件,结合雷电防护对象的防护范围和目的,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和有关规定的防雷技术规范进行设计。12m
18m#
25m不
- 对低电压电涌保护器的使用,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系统。TT
IT
TN-C
TN-C-S
TN-S#
- 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应采取的基本屏蔽措施是()地闪中电场的J变化是指:()建筑物或房间的外部设屏蔽措施#
设备屏蔽
静电屏蔽
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梯级先导时的电场变化;
梯式先导之前的电场变
- 在TT系统中,当SPD在剩余电流保护器(RCD)的负荷侧时,UC不应小于();在TT系统中,当SPD在剩余电流保护器(RCD)的电源侧时。避雷针及其衍生的各种室外避雷系统实际上是一种()。1.15U
1.55U
1.55U0#
1.15U0防雷系
- 建筑物的接闪器成闭合环形的多根引下线时的分流系数()测量接地电阻时,为保证有零电位区间,应使电流回路的两极有足够大的间距,一般为()米。地闪梯级先导通道直径为()A、0.66
B、0.44#
C、1/n(n为引下线根数)2
- 当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增加时,则轻离子浓度()向下负地闪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于()开始正式实施。增加
减少#
加大
少变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
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下;
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上
- 层状云的单极性电荷分布是指()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下,大气离子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离子的()云中只含有一种荷电粒子#
云中含有正负极性的荷电粒子
云中含有三种以上的荷电极性离子的形状
离子的质量
半径#
离子的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