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完成氧化期任务的主要手段是靠碳的()。在下列因素中()有利于碳的氧化。()元素对钢液的熔点影响最大。碳和锰比较与氧亲和力在()温度时开始大于锰。氧化沸腾A.钢液中Si、Mn含量低#
B.低温
C.低碱度炉渣A.C
- 炼钢炉内的反应可近似地认为是在()下进行的。在1600℃时其浓度为0.1%时脱氧元素脱氧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为()。常规钢种40Cr、40Mn2易产生的缺陷是()。水冷件进出水管应()。恒温恒压A.Mn,C,Si,Ti,C,V,Nb,B,Zr
- 氧化期各元素氧化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与氧()的大小。在()条件下,钢液中氧与渣中氧的浓度比值是一个常数。钢锭凝固过程中的传热特点是()。亲和力A.钢液中碳含量一定
B.钢液温度一定#
C.碳含量与温度均匀一
- 影响炉渣流动性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和温度及炉渣的()。化学成份
- 钢液中的气体主要是指氢和()。铸锭用发热剂的目的是防止钢锭产生()。炉渣组成为:CaO:50~55%;SiO2:15%~20%;FeO:<0.5%;MgO:<10%;Al2O3:2~3%;CaF2:5~8%;CaS<1%;CaC2<1的炉渣为()。氧A.缩
- 钢中含有大量气体,且钢水()不良是造成皮下气泡的主要原因。降低酸性渣粘度的方法是()。钢包吹氩的主要目的是:()。脱氧A.加石灰
B.加莹石或碎耐火砖#
C.加镁砂A.调整钢液温度和防止炉渣结壳
B.均匀钢水温
- 对于镇静钢钢锭,C、P、S较多富集在钢锭的()。电炉炼钢用石灰要求其CaO含量()。若炉渣中含氧化镁较高,则碱度的正确表达式为:()。中心部A.>80%
B.>85%#
C.>90%A.R=SiO2%/(CaO%+MgO%)
B.R=CaO%/(S
- 按照分子理论,去硫反应式可写为:[FeS]+(CaO)=()+(FeO)。氧化期C-O反应的目的是为了去除钢液中的()。CaSA.P
B.C
C.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
- 在PH2和PN2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H]和[N]的数值将()。用硅锰钙合金脱氧,可降低钢种硫化物夹杂,且氧化物夹杂比用()脱氧少一半。增大A.铝#
B.硅
C.钛
- LF渣量不能过大,过大会导致耗电量增加,对炉衬侵蚀加重及影响()的回收率。钢锭凝固过程中的传热特点是()。氧化期脱碳量一般控制在()左右,即能满足去气要求。有大量油污的炉料在冶炼中分解出许多()被钢水吸收
- 钢中夹杂物的上浮速度与()成正比。为了降低钢中气体[H、N]氧化期的去气速度必()吸气速度。含Ni合金结构钢易产生白点,因此冶炼时()或()应尽量提前加(氧化沸腾之前)保证氧化期熔池高温强烈沸腾,以利于脱氧。
- 钢锭中除集中的缩孔外,还存在着分散的孔隙,称为()。硅铁易(),因此需经烘烤后使用。下列废钢中含碳较低的是()。疏松A.吸附气体#
B.粉化
C.受潮A.轻薄料#
B.机铁件
C.废钢锭模
D.45#钢
- 钛和碳形成碳化钛,能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强度
- 生产硼钢出钢时,应先插铝,再加(),再插硼。钢的含Al量增加,晶粒显著细化,有利于降低钢的裂纹倾向,但残Al量超过()以后,晶粒反而开始粗大,使之高温温度降低。钢包吹氩的主要目的是:()。钛A.0.10%
B.0.15%#
C.
- 当钢水含碳量从低到高时,碳花的高度由低到高再到低,碳花的密度和()程度由疏到密,由弱到强。炉渣碱度的表达式为()。分叉A.R=(SiO2)/(CaO)
B.R=(CaO)/(SiO2)#
C.R=(CaO)/[(CaO)+(SiO2)]
D.R
- 钢包由内到外可分为工作层、()、绝热层及包壳四层。“VOD”表示()。永久层A.真空吹氧脱碳法#
B.钢包炉法
C.氩氧脱碳法
- 炼钢过程中向钢水中加入铝的主要目的是脱氧和()。在熔化期为了有效地去除钢中的杂质,要求炉渣必须有一定的()。炉渣组成为:CaO:50~55%;SiO2:15%~20%;FeO:<0.5%;MgO:<10%;Al2O3:2~3%;CaF2:5~8%
- 炉渣的物理性质包括炉渣的熔化性、粘度、导电性、密度、()、热容、表面张力、界面张力等。下列合金()可以随装料或熔化期加入炉内。电弧炉炼钢的热源主要是()。电炉炼钢热效率一般可达以上()。导热性A.钼铁#
- 直流电弧炉底电极一般可分为三种方式,即导电炉底型、多片针式及()。“VOD”表示()。为了提高轴承钢的质量寿命,要求钢中的P、S()及()等含量应尽量低些。水冷金属棒型A.真空吹氧脱碳法#
B.钢包炉法
C.氩氧脱
- 不锈钢按照组织形态可以分为奥氏体、()及马氏体不锈钢等。对于不含钛的低C<0.25%钢种,为了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塑性和防止产生轴心裂纹可加入0.2%的()进行终脱氧。碳和锰比较与氧亲和力在()温度时开始大于锰。铁
- 关于炉渣结构的理论,经典的有分子理论、()和共存理论。离子理论
- 直流电弧炉的电气设备主要由变压器、()和电抗器等组成。含Ni合金结构钢易产生白点,因此冶炼时()或()应尽量提前加(氧化沸腾之前)保证氧化期熔池高温强烈沸腾,以利于脱氧。对于不含钛的低C<0.25%钢种,为了细
- 氧化期的基本任务是钢水升温、脱碳、()、去除夹杂和气体等。在下列因素中()有利于碳的氧化。为了提高轴承钢的质量寿命,要求钢中的P、S()及()等含量应尽量低些。钢的含Al量增加,晶粒显著细化,可使钢有较高的
- 渣中CaO含量增加时能使渣的粘度增加,而SiO2含量增加时则会使渣的粘度()。任何不锈钢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降低A.Ni
B.Cr#
C.Ti
- 气化脱硫过程中,硫生成()气体而脱除。一般来说,表征电弧炉的参数是()个。A.SO2#
B.CaS
C.MnSA.1
B.2
C.3#
- B,Zr#
B.Mn,Si,C,V,Nb,Al,Zr
C.Mn,Si,C
- 钢包吹氩的主要目的是:()。若炉料中硫含量很低,例如冶炼40CrNiMoA,则还原期炉渣碱度()对提高钢锭质量有利。炼钢的金属料是()、废钢、铁合金。A.调整钢液温度和防止炉渣结壳
B.均匀钢水温度和成份,促进夹杂
- 高铝砖的Al2O3成份范围()。铸锭用发热剂的目的是防止钢锭产生()。氧化期脱碳量一般控制在()左右,即能满足去气要求。28%~48%
30%~68%#
48%~78%
78%~95%A.缩孔#
B.裂纹
C.夹杂A.0.1%
B.0.3%#
C.0.5%
D
- 炼钢用高Si铁的含Si量一般在:()。一般情况下,要求除渣温度比出钢温度高()。钢中的脱氧产物以()状态上浮排除更为彻底。A.35%左右
B.55%左右
C.75%左右#A.10~20℃
B.20~30℃#
C.30~40℃A.复合脱氧物
B.
- 使用煤气、天然气等各种燃气时应该:()。在下列因素中()有利于碳的氧化。氧化期C-O反应的目的是为了去除钢液中的()。由于直流电弧炉和交流电弧炉电气特性的不同,冶炼过程中前者产生的噪音通常比后者()A.先
- 产生白点缺陷的原因通常是钢中含有较高的()。A.氮
B.氢#
C.氧
- 由于直流电弧炉和交流电弧炉电气特性的不同,冶炼过程中前者产生的噪音通常比后者()氧化期C-O反应的目的是为了去除钢液中的()。炼钢炉内的反应可近似地认为是()下进行的。还原性渣主要是指:()。A.低#
B.高
- 电炉供电线路中,短网是指()的一段电路。为了降低钢中气体[H、N]氧化期的去气速度必()吸气速度。白点是钢材中的一种缺陷,产生白点的主要原因是钢中()含量高。A.从主电网的出线开始到电炉变压器为止
B.从电炉
- 直流电弧炉的顶电极应为:()。电炉出钢时(EBT炉除外)为了保证钢液全部出净电炉倾动机构应使炉体向出钢方向倾动()。氧化性渣是指:()。还原期的主要任务是()。A.阳极#
B.阴极#
C.无需区分A.15°~20°
B
- EBT是指:()。电炉测温度一般用()。水冷件进出水管应()。A.偏心炉底出钢#
B.无渣出钢
C.虹吸出钢A.热电偶#
B.光学测量计
C.温度计A.高进低出
B.低进低出
C.低进高出#
D.高进高出
- 下述元素脱氧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在下列因素中()有利于碳的氧化。耐火材料低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能称为()。在1600℃时其浓度为0.1%时脱氧元素脱氧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为()。下面与氧亲和力小于铁的
- 还原性渣中氧化铁含量一般应低于:()。炼钢的金属料是()、废钢、铁合金。有色金属中,铜属于()。A.0.5%#
B.2%
C.8%A.铁矾土
B.铁水#
C.矿石A.重金属#
B.轻金属
C.贵金属
- 氧化性渣是指:()。影响脱硫的关键因素是()。钢中氧的总浓度决定于()。A.能向钢水输氧的渣#
B.流动性好的渣
C.碱度高的渣A.原料硫含量
B.炉渣碱度
C.脱氧程度#A.脱氧元素的脱氧能力
B.钢液中脱氧产物
- 若炉渣中含氧化镁较高,则碱度的正确表达式为:()。电弧炉炼钢用辅助材料有()。电炉脱硫反应式是()。钢中的脱氧产物以()状态上浮排除更为彻底。钢锭产生疏松的直接原因是()。A.R=SiO2%/(CaO%+MgO%)
B
- 渣中Al2O3含量增加时对渣的粘度的影响是:()。耐火材料低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能称为()。镇静钢浇注时,保温帽保温好,充填不良或保温剂(发热剂)不好,钢材会产生()A.增加#
B.降低
C.视情形不同既可降低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