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煤层煤样包括煤层可采煤样和煤层多层煤样。不属于采样的3个基本要素的是()。在运输工具顶部人工采取最大粒度不超过150mm的商品煤样时,使用的尖铲宽度约()mm,长度约()mm。()以()t作为一个含矸率和限下率测
- 由若干子样构成代表整个采样单元的一部分煤样叫总样。在煤炭化验室和煤质研究中应用的现代分析技术主要有()。正确#
错误A、气相色谱#
B、动态谱
C、静态谱
D、常规仪器
- 采样人员无需确认采样单元便可进行采样。生产煤样每个子样的质量不得少于()Kg。采样精密度应定期核对,时间间隔是()个月破碎前应清拣煤样中的铁块和木屑等杂物,如发现杂物进入破碎机,应立即()。如采样精密度达
- 试验煤样与所采煤样的品质越接近,表示制备样品越具代表性。除使用联合缩分机外,粒度大于()的煤样未经破碎不允许缩分,而且应破碎至全部通过相应的筛子。煤炭堆密度大容器测定方法所用的汽车衡或轨道衡(地磅),准确
- 煤质分析试验方法具有共同的要求是: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重复性再现性好。使用的钢瓶要(),开启钢瓶时,必须站在侧面。正确#
错误A、直立固定#
B、斜放
C、倒立
D、倾斜
- 煤的粒度组成不同,质量不同时,在流动和堆积中,质量轻的煤集中在底部。系统采样可分为按时间基和()采样正确#
错误A、质量基#
B、粒度基
C、人工
D、机械
- 从大量煤样中取出一小部分煤样,并保留原煤样的性质称为缩分。在水流和煤流中人工采取煤样时,总重量不得超过()kg。制样时,煤样粒度必须达到下述条件时,才允许缩分()不属于硬煤的是()正确#
错误A、5
B、0#
C、15
- 将煤样各部分互相掺和的操作过程称为混合。日常生产检查煤样允许在采样地点进行掺和缩分,但试验场地需铺设表面光滑、厚度为()以上的钢板,并备有制样工具。浅盘石油镀锌铁板或铝板等耐热、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其规格
- 用人为的方法促使不均匀物质分散,使煤样尽可能均匀化,以减少下一步缩分的误差称为混合。在经过车辆运输后采样时,应挖坑至()采样。一列火车的装载量一般应限制在()t之间,不能过多,否则会因子样数目增加太多,总样
- 制样精密度就是指制样所能允许达到的偏差。制备煤样时,掺合用()表示。在火车顶部采样时,在矿山(或洗煤厂)应在()后立即采取。1兆帕(MPa)等于()正确#
错误A、父
B、○
C、△#
D、▥A、装车#
B、卸车
C、停车
D
- 合理的子样质量由煤炭性质极不均匀所决定的。基本采样单元或称起始采样单元,它是划分采样单元的最小煤量。在GB/T19494—2004和GB475中规定,对小批量煤(包括低流量煤流,火车、汽车和驳船载煤)以()t为1基本采样单元
- 采样单元是根据长期的生产实际经验予以规定的。采样器具的开口宽度应是所采煤标称最大粒度的()倍。标准GB475规定的火车煤采样方法是()。用机械在()中采样时,要严格按采样器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制样应在下述材
- 在于增加不均匀物质的分散程度,以减少缩分误差的是筛分。送化验室进行分析的煤样必须由磨料到粒度上限不超过()毫米的煤组成,这种煤样叫分析煤样。正确#
错误A、0.6
B、0.8
C、0.2#
D、0.4
- 将煤样的粒度减小的操作过程称为缩分。在移动煤流上人工铲取煤样时,皮带的移动速度不能太大,一般不超过(),并且保证安全。正确#
错误A、1.0m/s
B、1.5m/s#
C、2.0m/s
D、2.5m/s
- 不要在静止的、高度超过2米的大煤堆上采样。标称最大粒度为13mm的一般煤样总样、全水分总样/缩分后总样规定:全水分煤样最小质量是()Kg。一采样单元为160t洗煤,应采子样数为()正确#
错误A、3#
B、4
C、5
D、6A.
- 采样工作应遵循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爱岗敬业,勤奋钻研,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性能可靠,不发生影响采样和煤炭正常生产和运输的故障。正确#
错误A、选煤机溢流口采样器
B、煤泥水采样器#
C、煤流全断
- 中碎是指将小于50mm(或6mm)的煤样破碎至小于3mm(或1mm)。定质量缩分是指保留的试样质量一定、并与被缩分试样质量()的缩分方法使用的钢瓶要(),开启钢瓶时,必须站在侧面。采样过程中如果后续的制样设备(),应
- 采样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确保人身安全。煤样装瓶量不能超过瓶容积的()。系统采样可分为按时间基和()采样()采取的子样质量满足采样标准要求,采样时煤样不损失。正确#
错误A、3/4#
B、1/2
C、2/3
D、1/3A、
- 在车厢中采样时,第一个子样点必须用系统采样法布点采样。商品煤存查煤样,从报出结果之日起一般应保存()个月,以备复查。标称最大粒度为50mm初级子样最小质量为()作快灰测定的空气干燥煤样,其粒度应小于()mm,质
- 破碎设备应经常采用筛分法来检查,检查内容为出料最小粒度。煤堆上采样时,在采样点应下挖()下述误差是可以校正的()正确#
错误A.0.2m;#
B.0.4m;
C.0.6m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过失误差
- 按规定从煤和夹矸的每一自然分层中分别采取的试样称为煤层煤样。煤炭是一种很()的固体混合物,颗粒越大,越不均匀。正确#
错误A、不分散
B、分散
C、均匀
D、不均匀#
- 要求的精密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使用间断采样方式。煤是由古代()组成的。烟煤粘结指数分析煤样要求0.1mm-0.2mm煤粒占全部煤样的()煤流中采取精煤样,1000t至少采取子样数为()正确#
错误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 煤炭是一种性质极不均应的混合物,而且一批煤的数量比较大,要求其品质要尽可能接近全部煤量的平均品质,这是比较困难的。粒度分析总样的最小质量表中规定:标称最大粒度为150mm,当精密度为1%时,总样的质量应该是()Kg
- 在煤堆和船舶中可单独采取仲裁煤样。煤心煤样制备的过程中,需要从小于3mm的煤样中缩分出()。在煤尘防护中,以下不属于有机粉尘的是()。干燥煤样时,应密切注意煤样温度,防止煤样温度()(自燃)。冶炼用精煤,以(
- 不正确的采样,事后会很难察觉和检查,而且很难补救。在煤流中采样时,分两次或三次采样时,按()的顺序循环进行。代表商品煤平均性质的煤样,用于确定供给用户煤炭的平均性质为()。显著性水平a值越大,则测定结果()
- 取全水煤样时,煤样应破碎到规定粒度,捎加掺和扒平后用九点缩分法,全水分煤样的制备要迅速。当煤样制备过程中,全部通过6mm筛时,留样量应为()公斤。生产煤样采出后,应在没阳光和不受()影响的地点存放。标准偏差的
- 细碎是指将小于3mm(或1mm)的煤样粉碎至少于0.2mm。哈氏可磨性指数的测定结果保留到()正确#
错误A.小数点后1位;
B.小数点后2位;
C.整数#
- 制样的目的是将采集的煤样,经过破碎、混合和缩分等程序制备成代表煤样特性的分析(试验)用煤样。粒度分析总样的最小质量表中规定:标称最大粒度为150mm,当精密度为1%时,总样的质量应该是()Kg。对于小于13mm的煤样
- 通常情况下,煤样制备过程不包括筛分。煤心煤样制备的过程中,需要从小于3mm的煤样中缩分出()。遇有狂风等灾害性天气,安全作业无保障时停止开机作业并锁好保险,()关闭总电源。以()t作为一个含矸率和限下率测定的
- 在煤的工业分析中,测定的水分只是全水。中国煤炭分类中,对每一类均可用()代号表示。标准规定采样精密度与煤的灰分值有关的煤是()在煤矿正常生产情况下,按规定采取的能代表一个煤层生产煤的性质的煤()。灰分Aa
- 试样制备包括:破碎、混合、缩分,有时还包括筛分和空气干燥。正确#
错误
- 水分含量多少是造成灰分测定误差的原因。运输距离较近并且仅作简单的煤质分析的煤样,可用麻包、帆布袋等包装,但自采样到送交化验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天。煤样()是按照规定把较大量的煤样加工成具有代表性的少量
- 生产煤样采样时间必须以一个生产日(循环班)为单位将应采取的子样个数按产量比例分配到各个生产班。热稳定性煤样的制备:粒度小于()mm的部分应筛净。缩分机必须经过()方可使用。煤中能产生热量的成分是()颚式
- 生产煤样应在确定采样点的输送机煤流中采取。对采样点没有输送机的生产矿井,可采用其他方法采样,但需在报告中注明。正确#
错误
- 子样采集:采取子样时,各个子样的质量不等,并且不够时补齐。1兆帕(MPa)等于()正确#
错误A.103帕;
B.106帕;#
C.109帕
- 生产煤样的子样个数不得少于18个,每个子样的质量不得少于40kg。国标规定,灰分Ad为18%的原煤,采样精密度是()煤堆达到下述哪个温度,可随时发生自燃()正确#
错误A.±2%;
B.±l.8%;#
C.±1.5%100℃;
60℃;
80
- 矿井煤层采样如煤层过厚,需要分成两层或多层进行开采,则每个分层都要采取煤层煤样。煤样减灰之前,先用相对密度计测量()的相对密度,检查其是否达到所要求的值。制样室的钢板厚度至少为()分析煤样装入瓶中,不应超
- 煤炭的不均匀程度由单个子样标准差(以方差表示)的大小来辨别。单个子样的方差越大,煤炭就越不均匀。粒度小于3mm的煤样,缩分至()后,如使之全部通过3mm圆孔筛,则可用二分器直接缩分出不少于100g和不少于500g分别用
- 在输送机煤流中采取生产煤样时,应截取煤流全断面的煤作为一个子样。煤炭试验室一般都用破碎机械制备煤样,最常用的破碎机械有()、破碎缩分联合制样机、密封式粉碎机等。在煤炭化验室和煤质研究中应用的现代分析技术
- 采取商品煤样的目的,是确定商品煤的质量。在于增加不均匀物质的分散程度,以减少缩分误差的是()。我国规定的生产场所空气中煤尘最允许浓度为()。正确#
错误A、破碎#
B、筛分
C、混合
D、缩分A、1mg/m3
B、10m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