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某地流感暴发流行,经调查该地3789人当月有837人发生流感,这些人中有14人曾在1个月前发生过流感,计算得837/3789=221%,这个率是()下列疾病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关于无形体病的三间分布情况,描述正确的有(
- 流行性感冒最常见严重并发症是什么()下列传染病中不宜采用隔离传染源的方法来控制的是()送检标本过程中应注意保温,且最好先预温的细菌是()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来保证病例按要求进行隔离()A、呼吸道疾病
B、
- 流感大流行一般存在几个流行高峰()发病前7天内有病死猪接触史,急性起病,发热,头痛继而出现血压下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全身淤斑,诊断为()嗜人粒细胞无形体属于()做补体结合试验前血清加热灭活以破坏它所含有
- 历史上曾多次形成世界性大流行的传染病不包括()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现SARS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城镇应于几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向当地县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 常常引起局部暴发,不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的是什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必须满足出院标准持续几天才可出院()以下不属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控制措施的是()关于医疗机构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中,下面描述
- 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多少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需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报告()关于预防人感染H5N1禽流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现场调查报告正文部分应包括哪些内容()
- 饮用水以消毒后水样中大肠菌群下降至()为消毒合格不可用于手与皮肤消毒的是()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
- 下列哪项关于肠道病毒理化性质的描述是错误的()突发急性传染病紧急措施的解除应由()宣布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哪种菌主要引起神经症状()甲肝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为()某菌属的一个血清群只有1个血清型,诊断
- 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哪种菌主要引起神经症状()一般来说,感染早期先产生哪种抗体()进行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调查病例所在地基本情况,包括()流感在流行病学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关于医疗机构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
- 污水消毒后,每升大肠菌群≤500CFU,()采样未检相应致病菌为消毒合格提示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异常情况不包括()一般情况下,连续()次粪检未找到滋养体或包囊,可解除隔离当出现禽流感疫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时,对
- 女,民工,急起腹泻、呕吐6小时,共吐泻30余次,开始为黄色稀便,后转为清水样便,就诊时大便已无法计数,RBC0-2个/HP,WBC0-3个/HP。大便悬滴可见穿梭状快速运动的细菌。最可能的诊断是()同源暴发疫情可分为一次暴露、二
- 常见的引起学校聚集性呕吐、腹泻暴发疫情的病毒是下列哪种病毒()对于疑似SARS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疑似流感病例恢复期血清应在发病后采集()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新型病毒有哪些特点()A、轮状病
- 当发生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时,最有意义的的措施是()关于肺鼠疫病人的转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关于人畜共患病的描述,错误的是()毒力是指病原体感染宿主后引起严重疾病的能力,可以用哪些指标来表示()A
- 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多少()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需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报告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不包括()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
- 肠道传染病的综合预防措施中,主要措施应是()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实行()在一项队列研究中,RR值95%可信区间为0.2-1.8,那么研究因素可能是疾病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哪种菌主要引起神经症状()
- 野外劳作时为避免被蜱虫叮咬,下列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常用的表示个体离散程度的指标包括()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报告()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
- 下列哪一项关于蜱的处置是不正确的()洪水退水后,无自来水的地区可利用井水为饮用水水源。水井应有井台、井栏、井盖,井的周围内禁止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各级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
- 下列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哪一项()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不包括()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人,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属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下列哪一项不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检测可能出现的结果()传染病隔离率是考评灾后预防控制措施质量的指标之一,某地发生洪涝灾害后发生了腹泻疫情,有50人发病,其中诊断为细菌性痢疾的40人(其余10人为非传
- 据推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潜伏期可能为下列哪一项()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病因调查的思路可包括()病因调查
- 哪些人群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易感人群()凡符合以下4条标准中的几条既可判定为须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①事件的公共卫生影响严重②事件不寻常或突然发生③有国际传播的严重危险④存在限制旅行
- 患者男性,45岁,发热2天,伴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就诊。体温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04×109/L,血小板35×109/L,蛋白尿。患者发病前1周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诊断应高度怀疑是()疫情暴发单位发现达到预警指标的流感样病例暴
-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时,为预防甲型肝炎,开展了甲型肝炎疫苗应急接种,需要接种800人,实际接种了700人,应急免疫率为()关于对人感染H5N1禽流感的易感性,正确的说法是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多发于哪一个季节()使用喷雾消毒法进行消毒时错误的操作是()下列消毒灭菌法正确的是()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在()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主要分布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
- 对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多少天的医学观察()下列选项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包括()影响患病率降低的因素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医学观察期起始时间应怎样计算()根据《人间传染的病
- 以下不属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控制措施的是()以下哪些不是风险沟通信息收集管理的机构()以下传染病中致病力最强的是()有关病毒性腹泻急性期可采集的标本有哪些()可以采用下列哪些方法进行病毒检测和诊断()
-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在()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信息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出现不良反应多少例及以上需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接到确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SARS潜伏期一般为()天内某单位举行一次大型会议,与会者中发生了不明原因的上呼吸道疾病。为确定
- 1天内有例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消毒的准确概念是()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同人畜
- 群防群控落实“禁止宰杀病死猪”的措施,使动物病原没有机会到达人体,疫情很快得到控制。这符合病因推断中的什么标准()可用于明确病例传染期的开始时机,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患者的隔离防护哪一项最科学有效
-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有关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是指()某地流感暴发流行,经调查该地3789人当月有837人发生流感,这些人中有14人曾在1个月前发生过流感,计算得837
- 配制0.5%过氧乙酸5000ml,需20%过氧乙酸和水各多少毫升()()是病原体感染检测的首选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率也较高A、125ml和4875ml#
B、4875ml和125ml
C、120ml和4880ml
D、4880ml和120mlA、抗原检测技术
B、抗体检
-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诊断要点应不包括()患者男性,45岁,发热2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04×109/L,血小板35×109/L,按照防护能力不同,安全柜可分为型()下列哪一项处理措施不能灭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 某个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称为()常用霍乱监测的培养基是()下列疾病病例的报告时限为24小时以内的是()A、信息偏倚
B、失访偏倚
C、混杂偏倚#
D、选择偏倚A、半固体培养基
B、三
- ()各级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权限、危害性和紧急程度,发布、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出现在猪疫情之后,病例多有病死猪的密切接触史。这符合病因推断中的什么标准()下列哪种疾病不需要终末消毒()
- 快速风险评估通常采用方法进行定性评估()饮用水以消毒后水样中大肠菌群下降至()为消毒合格鼠疫疫情处理中,疫区解除隔离的条件()下列选项中,病例对照研究在研究病因时主要缺点有()传染病流行必需具备的基本条
- 对于甲类法定传染病,应于发现后多长时间内报()以下关于消毒过程注意事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疾病监测的特征包括()可以采用下列哪些方法进行病毒检测和诊断()A、2小时内#
B、6小时内
C、10小时内
D、12小时内
-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对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多少天的医学观察()假设应该具备特征包括
- 除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外,其他乙、丙类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应在发现后几小时内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感染疫情中,由地方政府出面,群防群控落实“禁止宰杀病死猪”的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