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作为两股平行发展、相互促进的历史潮流,是各国发展对外金融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金融国际化趋势的重要推动力量。()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但从理论演变过程来看,其认识经
- 综观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根本动力有两个,是()。以下属于人民币发行保证的有()由私营清算机构所有并运行的支付系统有()。我国的3家政策性银行都明确规定了资金来源,其中()允许
- 原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离,中国人民银行专司货币政策职能是在()年。国际清算银行于()在瑞士巴塞尔正式运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新体系由()两部分组成。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是指()。2001
2002
- 国际清算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会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从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把货币供给量的控制重点()。中央银行的作用不包括()。从事货币
- 从中央银行理论及各国央行的实践来看,所有国家都把()作为中央银行的第一目标。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其作用主要表现在()等方面。按照业务活动是否与货币资金的运动相关,中央银行业务可以分为()。保持币值稳
-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部分。下列不属于公开市场业务优点的是()。下列属于中央银行吸收存款业务的目的和意义的是()。1995年颁布的()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了“经理国库
- 一般而言,金融稳定具有()、()、()的特征。只有在金融稳定的状态下,金融机构作为()的功能才能够得以有效发挥。下列属于中央银行吸收存款业务的目的和意义的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国的证券市场监管体
- 国际金本位体系始于1880年,它是一种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和()三种形式。在下列中央银行业务中,属于负债业务的有()。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货币发行#
贷款和
- ()是当今世界上最富于全球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同时也是各种国际金融组织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中央银行的活动表正是()关于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中央银行作
- 借外债可以给债务国的经济带来许多收益,但同时,也将使债务国付出代价,主要有()。债务偿还的压力#
附带条件的外债#
挤占国内投资
对外债的依赖性#
外资供应的不确定性#
- 我国现行的外债偿还管理制度规定:为了减轻中央的负担、增强地方和部门使用国外贷款的责任感,提高使用单位的负债经营意识,从财政角度确立了谁借款,谁偿还的总原则。()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债务率是指一定时期一国的外债余额占该国当期外汇总收入的比率,该比率以不大于20%为界限。()二战后中央银行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等方面。正确#
错误国家对中央银行的控制加强#
确立了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货
- 国际清算银行于()在瑞士巴塞尔正式运营。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的意义体现在()等方面。1930年#
1935年
1945年
1955年对世界性的利率、汇率、股价变动有稳定的作用#
有利防范或缓和货币和债务危机#
有助于抑
- 在金本位货币制度时期,各国间货币的汇率是以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为基础,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国境,国际贸易与汇兑畅通无阻,所以,汇率平衡能自动调节,无需施予强制性管理。()正确#
错误
- 就外汇管理对象中人的对象而言,通常将其划分为公民与非公民,一般而言,外汇管理对非公民较严,中长期金融市场统计包括()。货币发行具有双重含义,具体是指()。正确#
错误债券发行市场统计#
证券流通市场统计#
同业
- 国际储备货币在汇率上应该(),在数量上应该(),在结构上应该()。相对稳定;充足;能够满足国际贸易的需要
- 对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我国目前资本项目的管理对象与国际通行做法基本相同。()从存量角度记录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金融资产与负债状况,并以期初存量、本期交易、其他变化、期末存量等统计指标反映金融资产的
- 外债结构管理包括()几方面的管理。假定原始存款为200万元,准备率为20%,现金漏损率为30%,存款总额可扩大为()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其作用主要表现在()等方面。融资结构#
投放结构
期限结构管理#
利率结构管
- 按债权人划分,外债可分为以下几类()。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直接政策变量,以下可视为操作指标的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引起财富的变动,从而改变人们的支出意愿,引起消费支出和投
- 从外汇管理体制的现状看,我国经常项目外汇管理表现出()特点。中央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交易商的行为称为()。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时应向审批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 国际货币体系主要是指(),也就是由国际间资本流动及货币往来而引起的(),以及相应的国际规则或惯例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当中央银行的()低于市场利率时,商业银行才愿意以再贴现、再贷款方式向中央银行借款。下列
- 中央银行的外汇交易是按中央银行间签订的“()”来进行的。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新体系由()组成。互换货币安排资产负债表和资金流量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和投入产出表
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和经济循环帐户#
资产负债表和投入产
- 衡量一国的外债偿还能力的偿债率是指()。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
年偿还外债本息/年外汇总收入#
外债余额/年外汇总收入
年偿还外债本息/国民生产总值
- 1996年底实现人民币()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意味着我国取消了对经常性国际交易支付和转移的汇兑限制,正式开始履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义务。经常项目可兑换;第八条款
- 证券市场中的市场操纵行为的方式主要有()。下列不属于集中监管体制的国家是()。洗售#
对敲#
轧空#
信息杠杆#
联合操纵#德国
瑞士
荷兰
法国#
- 对目前我国外汇管理的现状,描述正确的是()。已实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可兑换
已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已实现了部分可兑换#
尚未实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可兑换
已实现了资本项目可兑换,经常项目仅部分
- 在(),我国中央银行设立了专门的外汇管理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1949年到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53年到1978年实行全面计划经济时期
1979年到1993年底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
1994年以后
-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监管,是其实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需要。()正确#
错误
- 我国规定,承兑、贴现、转贴现的期限不超过一年,再贴现不超过半年。()货币政策的标的又称()。正确#
错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我国规定,承兑、贴现、转
- 下列属于外汇管理项目的是()。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调整主要着眼于()的考虑。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引起财富的变动,从而改变人们的支出意愿,引起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变动,进而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这就是所谓的()。货
- 按照我国2003年公布的《外债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的规定,按债务类型可将外债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其中之一的是()。间接信用指导包括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通过()等作用过程进行传导。外国政府贷款
- 轧空,又称洗空。指机构或个人利用所拥有的资金、库存证券及其他优势,人为地制造交易价格的虚假上升或下降,从中获取价差收益的现象。()国际清算银行于()在瑞士巴塞尔正式运营。下列中央银行制度中,属于复合式中央
- 我国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监管主要包括对()的监管两个方面。现金投放为200亿,现金回笼为500亿,现金净回笼为()亿元。设有单独的国库机构的国家有()。银行结售汇市场#
外汇黑市
国际外汇市场
银行间外汇市场#
国
- 汇率管理是通过以()汇率代替()汇率,即由()制定统一的汇率。中央银行要实现"松"的货币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按独立性程度不同分类,属于独立性较小模式的是()。法定;自由;中央银行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对证券交易所的监管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有价证券主要是()。政策扩张能力的自我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首先会影响到()。()是指货币从流通中通过商业银行的
- 总的说来,外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谋求(),维持(),其具体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二是()。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表现的是()。金融稳定的“三根主要支柱”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汇率稳定
-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实行集中监管。()关于中央银行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表述正确的是()。正确#
错误D1998年国务院机构体制改革将证券委和
- 我国的3家政策性银行都明确规定了资金来源,其中()允许吸收公众存款,因此,在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中将其视为存款货币银行,而将另两家视为特定存款机构。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首要
- 在信托业务的风险负担上,信托存款的风险全部由()承担,而委托贷款与投资的主要风险由()承担。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一般包括()账户。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手段有()。目前世界上对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体制有
- 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是各国尤其是()的监管重点,而()的国际合作是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中央银行是()许多国家的金融立法中都明文规定,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票据,必须是()。属于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