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治膏淋的要药是滑石
石韦
冬葵子
萆薢#
地肤子
- 下列哪项不是十枣汤的用法服药得快利即停服#
甘遂、大戟、芫花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
从小剂量开始,清晨空服
服药得快利后,食麋粥自养
平旦服
- 具有降逆止呃、益气清热功用的方剂是苏子降气汤
橘皮竹茹汤#
丁香柿蒂汤
旋覆代赭汤
清气化痰丸
- 具有凉肝息风、增液舒筋作用的方剂是半夏白术天麻汤
镇肝息风汤
大定风珠
天麻钩藤饮
羚角钩藤汤#
-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五脏失守"的病候是( )头倾视深
背曲肩随
水泉不止#
仓廪不藏#
气高息促
- 醋制延胡索是为了矫味和矫臭
增强行气之功
加强活血止痛之功#
改变药物性能
降低毒性
- 治脏躁,神志不安,宜选甘草
山药
党参
大枣#
白扁豆
- 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功效的药物是肉豆蔻#
白豆蔻
五味子
砂仁
佩兰
- 佛手的作用是理气和胃,化湿止呕
行气调中,燥湿化痰#
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疏肝破气,散结消滞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鹿茸的适应证肾阳不是之阳痿早泄、宫冷不孕等
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头晕目眩#
精血亏虚之筋骨萎软或小儿五迟
冲任虚寒、带脉不固之崩漏、带下
疮疡久溃不敛或阴瘦内陷不起
- 治疗实火牙痛的组穴是:合谷、下关、颊车、内庭、劳宫#
合谷、下关、颊车、太溪、行间
合谷、下关、颊车、侠溪、足临泣
合谷、下关、颊车、外关、风池
合谷、下关、颊车、解溪、厉兑
- 治疗怀胎蕴热,胎动不安,应选用的药物是黄连
黄柏
知母
黄芩#
艾叶
- 有哪项不符合丝状疣的临床特点:中年妇女多见
好发于手及头面部#
一般无自觉症状
好发于颈项部及眼睑部
皮损为单个细软丝状突起
- 心肝血虚证见惊悸不眠,烦热多梦,大便秘结者最宜选制首乌
生首乌
酸枣仁
瓜蒌仁
柏子仁#
- 下列治法不属于正治法的是寒者热之
劳者温之
甚者从之#
微者逆之
坚者削之
- 木香的适应证是脾胃气滞证#
泻痢,里急后重#
湿热黄疸,胁痛#
肝郁月经不调
痰阻胸痹证
- 外感秽浊之气,热毒内盛可见白腻苔
黄腻苔
积粉苔#
灰黑干燥苔
黑苔而滑
- 乌头汤中有而桂枝芍药知母汤中没有的药物是( )黄芪#
白蜜#
川乌#
细辛
草乌
- 患者霍某,男,39岁。自诉两天来大便下血,并伴有矢气,血色鲜红,四溅如射,舌红,脉数。治宜选用( )黄土汤
十灰散
四生丸
槐花散#
归脾汤
- 既能清热泻火,又能除烦止渴的药物是夏枯草
决明子
升麻
石膏#
葛根
- 朱砂的功效是安神解毒#
纳气定喘
平肝潜阳
利尿通淋
清心镇惊#
- 患者,女,35岁,心悸失眠,目赤翳障,口舌生疮,颜面皮肤色斑,宜首选珍珠#
珍珠母
朱砂
僵蚕
地龙
- 针灸治疗原则关于标本缓急叙述错误的是治病求本
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
俱急治标#
俱缓标本兼治
- 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属于比较
类比
演绎#
以表知里
试探
-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内容,下列不是正治法的是寒者热之
虚者补之
甚者从之#
客者除之
实则泻之
- 具有祛风湿、利关节、降压、解毒功效的药物是独活
豨莶草#
络石藤
五加皮
桑寄生
-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违法责任
- 头针感觉区的位置是在( )运动区前移0.5cm处
运动区前移1.0cm处
运动区后移0.5cm处
运动区后移1.0cm处
运动区后移1.5cm处#
- 据《金匮要略》原文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历节
伤寒
风痹
血痹
湿痹#
- 电针中,动力作用强,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的波形是( )疏波
密波
疏密波
断续波#
锯齿波
- 被誉为"方书之祖"的医著是《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外台秘要》
《成方便读》
《医学源流论》
- 下列各项,不属于蒿芩清胆汤证临床表现的是寒热如疟
寒轻热重
胸胁胀痛
吐酸苦水
苔白脉弦#
- 患者,女,42岁。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色淡、腰膝酸软,取三阴交、关元、肾俞治之。针刺关元时,应用何种进针法为佳( )。单手进针
提捏进针
舒张进针#
指切进针
夹持进针
- 手三阳经的走向是从头走手
从手走头#
从胸走手
从手走胸
以上均非
- 用药禁忌的内容除哪项外配伍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炮制禁忌#
证候禁忌
- "清阳发腠理"之"清阳"是指肺气
水谷精气
胃气
卫气#
清气
- "余幼多疾病,长好医术,遭逢有道,遂蹑[亨衢]"(《外台秘要》序)中括号部分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比喻#
借代
举隅
委婉
避复
- 治痰时应用祛痰剂常配伍温里药
祛湿药
理气药#
清热药
祛瘀药
- 下列属于前后配穴的是( )。内关与外关
中极与膀胱俞#
大陵与阳溪
太溪与昆仑
阳陵泉与阴陵泉
- 服茵陈蒿汤后,病退征象,哪条是错的身黄渐退
腹满减轻
小便当利
尿如皂角汁状
身溅然汗出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