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收涩药的收敛固涩之,主要用治滑脱病证#
湿热泻痢
湿热带下
血瘀出血
外感汗出
-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细脉主病是气病
气少#
气衰
气胀
血瘀
- 下列各项,配伍用药不涉及脾、肺的方剂是一贯煎
参苓白术散
复脉汤
大补阴丸#
麦味地黄丸一贯煎中配伍麦冬、沙参养胃阴以培土荣木,和脾肺是有相关性的。
- 具有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功用的方剂是复元活血汤
血府逐瘀汤
失笑散#
生化汤
七厘散
- 患者冯某,夏月露宿野外,次日晨起面肌抽动,口眼斜,舌淡红,苔薄白。治宜选用( )玉真散
大秦艽汤
牵正散#
小活络丹
消风散
- 孕妇应慎用的药物是金银花
连翘
牛黄#
鱼腥草
蒲公英
- 肾气丸、地黄饮子均含有泽泻、山药
吴茱萸、熟地
附子、肉桂
附子、山茱萸#
泽泻、茯苓
- 旋覆代赭汤主治痰饮内停,胃气上逆之呕吐
胃气虚弱,痰浊内阻之呕吐#
湿阻气滞,胃失和降之呕吐
胃虚有热之呕吐
胃气虚寒之呕吐
- 下列何项与麻子仁丸方义不符麻子仁润肠通便
大黄通便泄热
芍药养阴和里
杏仁降气润肠
枳实、厚朴行气宽中#
- 黄疸,湿重于热者治用栀子大黄汤
硝石矾石散
茵陈五苓散#
茵陈蒿汤
大黄硝石汤
- 下列各组穴中,属于表里经的两个穴是臂髎、扶突
阴市、支正
青灵、攒竹
四满、合阳#
居髎、血海
- 牛皮癣的诊断依据是( )有传染性
搔抓后易继发感染
皮损为扁平多角形丘疹及苔藓样变#
间或有糜烂渗出
瘙痒随情绪波动而加剧#
- 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是栀子
决明子#
火麻仁#
郁李仁#
牵牛子
- 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属于乌梅丸的组成干姜、细辛
黄柏、桂枝
黄连、当归
槟榔、附子#
人参、附子
- 温病固脱法主要指:( )益气摄血法
益气敛阴法#
收涩固脱法
回阳固脱法#
以上都不是
- 金锁固精丸的主治病证是肾阳亏虚之遗精
膀胱虚寒之遗尿
脾肾两虚之遗精
心肾两虚之遗精
肾虚不固之遗精#
- 主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的方剂是真人养脏汤
四神丸#
理中丸
黄土汤
小建中汤
- 汪瑟庵对秋燥的治疗,提出( )始用辛凉#
始用甘寒
继用苦寒
继用甘凉#
继用甘寒
- 下列哪项不属于“十八反”的药物( )甘草反甘遂
乌头反贝母
藜芦反半夏#
甘草反大戟
乌头反瓜蒌
- 适用于人体侧位的拔火罐方法是架火法
滴酒法#
闪火法#
投火法#
贴棉法#
- 羚角钩藤汤的主治病证是痰热互结证
阴虚风动证
热盛动风证#
风痰上扰证
热陷心包证
- 针灸治疗肠痈取何经穴位为主( )。手少阴经
足阳明经#
手太阳经
手少阳经
足厥阴经
- 羚羊角的适应证是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风内动、惊痈抽搐#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
血热吐衄,崩漏
肢麻痉挛抽搐、风湿痹痛
- 石膏与知母均能治疗的病证是虚热证
热毒证
湿热证
血热证
气分热证#
- 橘皮的主要功效是宣肺化痰
理气健脾#
温肝散寒
疏肝理气
消食健胃
- 患者,男,43岁。两耳轰鸣,按之不减,听力减退,兼见烦躁易怒,咽干,便秘,脉弦。治疗应首选手、足太阴经穴
手、足少阴经穴
手、足少阳经穴#
手阳明经穴
足太阳经穴两经经脉均入于耳中。
- 精癃患者常见下列哪些并发症( )疝气#
阳痿
便秘#
精索静脉曲张
精浊
- 主治"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偏实者宜用栝蒌薤白白酒汤
栝蒌薤白半夏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桂枝生姜枳实汤
桔枳姜汤
- 失笑散中蒲黄与五灵脂的比例是5:5#
5:4
5:3
5:2
5:1
- 清营汤中具有"透热转气"作用的药物是连翘、金银花#
连翘、黄连
黄连、金银花
连翘、麦冬
金银花、麦冬
- 服药方法的主要内容是服药时间#
服药多少#
服药冷热#
服药的剂型#
服药时的配伍
- 芍药汤与白头翁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芍药
白头翁
黄连#
大黄
黄柏
- 越鞠丸的功效是疏肝解郁
行气消食
行气止痛
行气解郁#
疏肝理气
- 寒热似疟,身热午后较甚,入暮尤剧,天明得汗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口渴心烦,脘痞呕恶,舌红,苔薄黄而腻,治宜雷氏宣透膜原法
达原饮
蒿芩清胆汤#
王氏连朴饮
三仁汤
- 下列方剂组成中不含有当归的是定喘汤#
暖肝煎
温经汤
苏子降气汤
真人养脏汤
- 带状疱疹的主要皮损为( )红斑#
丘疹#
水疱#
风团
脱屑
- 患者蔺某,身热烦躁,神昏谵语,痰盛气粗,舌红苔黄垢腻,脉滑数有力。治宜选用( )紫雪
滚痰丸
至宝丹#
苏合香丸
安宫牛黄丸
- 功能凉血退蒸,清肺降火的药物是青蒿
地骨皮#
石膏
银柴胡
胡黄连
- 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均能宣表化湿,但三仁汤较适用于表湿偏重者
湿邪偏重,湿中蕴热者#
湿热并重者
外有表寒,内有湿滞者
外有湿邪,内有寒邪
- 生殖器疱疹宜用:激光治疗
冷冻治疗
手术治疗
无环鸟苷治疗#
理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