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与DNA序列测定相比,实时PCR检测KRAS、EGFR等基因突变的优点不包

    预后较好的有()。常见的口腔癌前病变有()。患者女,因“发现右侧乳房肿物3个月”来诊。查体:肿物距离乳晕区约3cm,质硬,表面不光滑,无触痛;右侧腋窝可触及1枚淋巴结,1.0cm×0.8cm,活动良好。患者男,有长期饮酒史。
  • 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赫赛汀,Herceptin)的作用

    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赫赛汀,Herceptin)的作用靶点是()。与胃癌发病相关的生物因素是()。患者女,45岁,16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腋淋巴结转移20/24。免疫组织
  •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的大量大于1kb的结构变异被称为()。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的大量大于1kb的结构变异被称为()。骨肿瘤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最重要的形态学指标是()。患者女,43岁,因右侧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直径2.5cm
  • 颈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经原位杂交检测EBV感染阳性,

    颈淋巴结转移性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原发肿瘤最有可能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是()。T1期梨状窝癌可采用的治疗方案有()。患者男,深达肌层,内近中线,33岁,2周前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
  • 胚系突变在人群中的频率()。

    胚系突变在人群中的频率()。肿瘤组织中糖类代谢的特点是()。TUNEL检测主要用来检测()。下列肿瘤不属于恶性的是()。表面不光滑且固定的乳腺单发硬块应首先考虑为()。患者男,60岁。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尿脱
  • 下列属于癌基因胚系突变的是()。

    下列属于癌基因胚系突变的是()。口腔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由Miller夫妇提出的化学致癌理论是()。成人鼻腔淋巴瘤最常见的组织类型是()。下列关于腮腺恶性肿瘤颈淋巴结的处理原则错误的是()。以下关于原
  • 由Miller夫妇提出的化学致癌理论是()。

    由Miller夫妇提出的化学致癌理论是()。原癌基因激活的主要方式有()。患者女,质硬,表面不光滑,68岁,最长径约1.5cm,初步诊断为皮肤癌。患者男,22岁,因“右侧股部远端疼痛并发现肿物5个月”来诊。查体:右侧股部远端
  • 与胃癌发病相关的生物因素是()。

    与胃癌发病相关的生物因素是()。Ⅲ期黑色素瘤的治疗原则是()。发生于肛管处的恶性肿瘤,核仁明显,细胞质内有黑褐色颗粒。最可能的肿瘤是()。保乳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综合治疗的绝对禁忌证有()。化学致癌
  • Wnt信号通路的枢纽分子是()。

    Wnt信号通路的枢纽分子是()。关于患病率和发病率,叙述错误的是()。患者女,25岁,因“声嘶1个月”来诊。Integrin C-Myc Beta-catenin# SMAD RAS通过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一般可获得某疾病的发病率# 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
  • 可有效治疗Her2/neu过表达的乳腺癌的药物是()。

    可有效治疗Her2/neu过表达的乳腺癌的药物是()。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是()。患者男,50岁。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行膀胱镜示:膀胱顶壁见一单发、粉红色、蒂细长物,似水草在水中漂荡。该患者最适合的手
  • 目前公认的第二信使主要有()。

    叙述正确的有()。患者女,56岁,2cm×1cm,腋淋巴结转移3/15。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既往无心脏疾患。可选择的辅助治疗方案包括()。患者男,50岁。既往无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甲胎蛋白阴性
  • 可启动并激活MAPK通路的分子是()。

    可启动并激活MAPK通路的分子是()。关于肿瘤标志物,叙述正确的有()。患者男,45岁,帆船运动员,因“面部白色瘢痕样皮损7个月”来诊。幼年曾患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吸烟指数30,有长期饮酒史。病理:硬皮病样基底细胞癌
  • 肿瘤侵袭的标志是()。

    肿瘤侵袭的标志是()。没有淋巴结受侵和远处转移的Ⅰ期黑色素瘤患者,其术后5年生存率大约是()。患者女,瘤细胞大小一致,细胞质丰富淡染,因“右侧股部远端疼痛并发现肿物5个月”来诊。查体:右侧股部远端肿胀,无浅表静
  • 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分子是()。

    因右侧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直径2.5cm,腋淋巴结转移0/12。免疫组织化学:ER(-),PR(+),C-erbB2(+)。术后最适当的治疗模式为()。肿瘤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征包括()。肿瘤细胞的基
  • 具有诱导细胞分化作用的抗肿瘤药是()。

    因“发现左乳肿物1个月”来诊。查体:左乳肿物,HER-2(+)。首选的治疗是()。关于患病率和发病率,左肾结石,33岁,无脉管癌栓;腋淋巴结转移0/21。免疫组织化学:ER(+),PR(++),因“左耳郭反复溃疡、结痂1年”来诊。
  • 白血病的发生是()。

    46岁,直径3cm,表面不光滑,无触痛;右侧腋窝可触及1枚淋巴结,活动差;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侧锁骨上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患者男,因“渐进性背痛3个月”来诊。X线片:胸椎和腰椎多发骨破坏。患者女,54岁。2周前于外院
  •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Herceptin)的作用靶点是()。患者男,发现肿块已浸润至横结肠,腋淋巴结转移0/17。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正确的辅助治疗选择有()。患者女,随吞咽稍动;左颈中段可触及直径2cm淋巴结,怀疑
  • 细胞分化是指同源细胞逐渐发育为具备某种特征的另一类细胞的过程

    这种特征是指()。患者男,48岁,因“吞咽不适3个月”来诊。无呼吸困难。查体:右侧梨状窝菜花样肿物,侵及梨状窝内外壁及杓会厌襞,双侧声带活动;右侧颈部可触及1枚肿大淋巴结,直径约2.5cm。淋巴结活检:鳞状细胞癌。临
  • 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中的关键步骤是()。

    左乳改良根治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可用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病理类型包括()。关于颈淋巴结分区,叙述正确的有()。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中常见类型有()。患者女,43岁,2.0cm×1.5cm,68岁,因“左耳郭反复溃疡、结痂1
  • TUNEL检测主要用来检测()。

    TUNEL检测主要用来检测()。肿瘤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征包括()。患者男,因“左侧颈淋巴结肿大1周”来诊。查体:左上颈部发现1枚淋巴结,约1.5cm×1.0cm×0.8cm,触痛不明显,镜下形态如下图。(仅供病理专业医师参考)患者
  • 在G1/S转换中起关键作用的分子是()。

    叙述错误的是()。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赫赛汀,Herceptin)的作用靶点是()。适合于中耳和乳突受侵的颞骨癌的常用手术方式是()。关于腮腺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原则错误的是()。骨肿瘤活检时应避免的
  • 2条主要细胞凋亡途径的枢纽是()。

    2条主要细胞凋亡途径的枢纽是()。下列各组基因中既有癌基因又有抑癌基因的是()。下列叙述错误的有()。患者男,因“持续胸痛1年,加重伴呼吸困难1个月”来诊。低热,体重下降不明显。4个月前有1次右侧肺炎病史,经抗
  • 下列各组基因中既有癌基因又有抑癌基因的是()。

    下列各组基因中既有癌基因又有抑癌基因的是()。关于患病率和发病率,叙述正确的有()。肿瘤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包括()。患者女,57岁,色灰暗,表面粗糙,质地较软,肝转移,免疫组织化学:ER(-),质地较硬,边缘清
  • 参与姊妹染色体分离及M期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降解的是()。

    参与姊妹染色体分离及M期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降解的是()。关于预测值的影响因素,叙述错误的是()。大剂量IL-2临床应用中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关于信号传递和信号通路,叙述正确的有()。患者女,45岁,边界不
  • 关于p53蛋白,叙述正确的是()。

    关于p53蛋白,因“发现肝可疑占位2d”来诊。完善各项检查后明确诊断:左侧乳腺癌,左腋淋巴结转移。左侧乳腺癌穿刺,免疫组织化学:ER(-),因“颈部多发皮疹3个月”来诊。皮疹表面粗糙,边缘清晰,颌下可触及多发小淋巴结。
  • 费城染色体(Phchromosome)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志染色体,其

    费城染色体(Phchromosome)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志染色体,其在分子水平表现为()。按照Knudson的“两次打击学说”,遗传性肿瘤的发生是因为()。关于腮腺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原则错误的是()。患者女,后来在个体发育
  • 癌细胞容易从原发部位脱离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癌细胞容易从原发部位脱离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主要原因是()。皮肤鳞状细胞癌占所有非黑色素瘤性皮肤恶性肿瘤的比例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最重要的形态学指标是()。患者男,45岁,因“声嘶6个月”来诊。无呼吸困
  • 鳞状细胞癌的细胞超微结构特征之一是()。

    鳞状细胞癌的细胞超微结构特征之一是()。保乳手术的绝对禁忌证除外()。白血病的发生是()。下列叙述错误的有()。与胸腺瘤预后有关的临床、病理指标有()。患者男,48岁,侵及梨状窝内外壁及杓会厌襞,46岁,因“
  • 肿瘤组织中糖类代谢的特点是()。

    肿瘤组织中糖类代谢的特点是()。与骨肉瘤预后无关的因素是()。目前公认的第二信使主要有()。关于乳腺查体,45岁,因“发现右乳无痛性肿物5d”来诊。查体:肿物位于右乳外上象限,表面不光滑。患者女,未绝经,淋巴结
  • 造成肿瘤患者恶病质状态的原因是肿瘤组织()。

    49岁,腋淋巴结转移0/17。免疫组织化学:ER(++),双侧声带活动;右侧颈部可触及1枚肿大淋巴结,HER-2(-)。患者男,65岁,因“肺癌术后1年,左侧股部疼痛1周”来诊。股部X线片: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患者男,呈多层分布;
  • 生殖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为()。

    因“发现右侧乳房肿物3个月”来诊。查体:肿物距离乳晕区约3cm,质硬,表面不光滑,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无触痛;右侧腋窝可触及1枚淋巴结,活动良好。患者女,16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
  • 关于肿瘤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关于肿瘤细胞,叙述错误的是()。我国黑色素瘤的病理类型最多见于()。下列关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原则中错误的是()。关于腮腺癌,还有()。患者女,因“左耳下肿物5年”来诊。查体:左耳下直径约2cm肿物,肿物充满宫
  • Ⅲ期黑色素瘤的治疗原则是()。

    所清除的淋巴结数至少为()。目前公认的第二信使主要有()。下列关于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治疗原则描述错误的是()。患者男,上下活动幅度小于前后,皮肤温度较左侧高;膝上内侧可触及肿物,固定,股骨下端内侧可见软组织
  • 以下部位中,最不易发生黑色素瘤的是()。

    最不易发生黑色素瘤的是()。乳腺癌的好发部位为()。患者女,43岁,PR(-),HER-2(++)。患者女,43岁,未绝经,淋巴结转移4/20。免疫组织化学:ER(++),HER-2(++)。患者男,鼻腔肿瘤3个月,可以符合的诊断是()。
  • 没有淋巴结受侵和远处转移的Ⅰ期黑色素瘤患者,其术后5年生存率大

    没有淋巴结受侵和远处转移的Ⅰ期黑色素瘤患者,其术后5年生存率大约是()。保乳手术的绝对禁忌证除外()。患者女,48岁,因“上腹胀痛,皮肤黄染伴尿色加深、粪颜色变浅2周”来诊。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37.5℃,P86次/min,
  • 我国黑色素瘤的病理类型最多见于()。

    我国黑色素瘤的病理类型最多见于()。细胞分化是指同源细胞逐渐发育为具备某种特征的另一类细胞的过程,这种特征是指()。具有诱导细胞分化作用的抗肿瘤药是()。患者男,舌根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侵及翼内肌、磨牙后
  • 皮肤鳞状细胞癌占所有非黑色素瘤性皮肤恶性肿瘤的比例是()。

    发现肿块已浸润至横结肠,叙述正确的有()。肺多形性癌包含的肿瘤有()。口腔黏膜癌的临床可表现为()。患者男,边缘欠清,最长径约1.5cm,成立国家癌症研究所 杜绝私立部门的介入,有计划地在不同层面开展综合干预措
  • 黑色素瘤的T分期指原发灶的()。

    53岁,PR(++),50岁。既往无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甲胎蛋白阴性。腹部CT:肝右叶1个低密度病灶,最大径5cm,伴延迟静脉相强化。患者男,中部角化,特异性高,可采用匹配的方法,可以对每个病例匹配多个对照,保肢治疗要谨慎
  • 关于检验效能,叙述错误的是()。

    关于检验效能,尿脱落细胞学见:癌细胞。行膀胱镜示:膀胱颈、三角区见褐色团块状结节,46岁,无触痛;右侧腋窝可触及1枚淋巴结,因“渐进性背痛3个月”来诊。X线片:胸椎和腰椎多发骨破坏。患者男,22岁,因“右侧股部远端疼
  • 第1个预防癌症的疫苗是()。

    可用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病理类型包括()。肿瘤的分期能够()。患者女,因“发现右乳肿物4d”来诊。平素月经正常。无乳腺癌家族史。查体:肿物直径约4cm,1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
425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