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长期卧床制动治疗的骨转移瘤患者,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常规放射治疗中,胃的耐受剂量为 ( )决定肿瘤生长率的主要因素是 ( )高钙血症#
低钙血症
高钾血症
低钾血症
高磷血症25Gy
35Gy
60Gy
45Gy#
55Gy细胞周期
- Ipilimumab治疗黑色素瘤的作用靶点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鼻咽癌的疗效较20世纪50年代有了明显提高, 5年生存率达到非病毒载体近年来在基因治疗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下列各项中最常用的非病毒载体是( )颈段食管癌距中
- 下列措施中属于肿瘤二级预防的是下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正确的是( )脊髓压迫最常用且有效的抗肿瘤治疗方法是( )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多见于合理的膳食、节制饮酒
控制体重、加强体育锻炼
防治工作环境中
- 粒子放射治疗不适用于胃癌最常见的大体类型为( )地龙可用于( )肝细胞性肝癌
非小细胞肺癌
头颈部恶性肿瘤
皮肤癌#
颅底脊素瘤髓质型
弥漫浸润型
局限溃疡
浸润溃疡型#
结节蕈伞型胃寒呕吐
心悸失眠
肝郁胁痛
痰
- 关于Stanford V方案,叙述错误的是喉癌最好发部位是 (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氧效应的机制主要为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提高了剂量强度
增加了阿霉素及博来霉素的累积剂量#
去掉了甲基苄肼,减轻了烷化剂带来
- 皮肤基底细胞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鼻咽癌患者可出现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其临床表现及病因包括WT-I基因突变可引起对于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术的切除范围,最恰当的是吉西他滨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恶寒与发热
- 胶质瘤的好发部位是术中探查为胃窦癌,肿瘤直径3cm大小,此时最适宜的手术方式为 ( )临床上体内肿瘤组织细胞生长的速度比根据所了解细胞周期和生长比例作出的预计要慢得多,其原因是以下剂量学步骤中有一项与近距离
- 脑转移瘤中最常见的是有关干扰素(IFN)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一些国家恶性肿瘤诊断后,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 ( )乳腺癌
胃肠癌
膀胱癌
肺癌#
食管癌IFN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IFN-α和IFN-β以前称为Ⅰ型干扰素
IFN-γ以
- 关于先天性脑瘤,叙述正确的是湿热带下过多的主症不包括( )全部来源于胚胎发育时期的外胚层
婴幼儿发生的胚胎性肿瘤属于先天性脑瘤
小儿颅内淋巴瘤属于先天性脑瘤
来自残留脊索组织的脊索瘤属于先天性脑瘤#
GH腺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需要放射治疗的情况为恶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呈阳性表达的是F-FDG肿瘤显像可提供肿瘤的哪些资料原发肿瘤位于内象限
肿瘤病理分级为Ⅲ级
有脉管瘤栓
腋淋巴结转移数≥4#
“三阴”乳腺癌S-100
- 经颅底卵圆孔穿过的脑神经是乳癌根治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的剂量为 ( )不可行根治性肝切除的情况是哪一种三叉神经眼支
三叉神经下颌支#
三叉神经上颌支
展神经
滑车神经40Gy/20次/4周
60Gy/30次/6周
30Gy/10次/2
- 治疗骨转移瘤患者高钙血症的常用药物是钴-60源的γ射线的平均能量为1.25Mev,γ射线能量和活度变为 ( )早期的放射性脊髓炎( )比较常见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在病程的不同时期需要作放射治疗的大约占原发性肝细胞癌的AF
- 关于垂体腺瘤,叙述错误的是18F–FDG PET/CT肿瘤显像( )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属于化痰止咳平喘剂的是( )内伤咳嗽多以调理脏腑为主,表现为( )女性PRL瘤临床表现为Forbis-Albright综合征
男性PRL瘤会出
- 关于垂体瘤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是由Miller夫妇提出的化学致癌理论是( )经颅底卵圆孔穿过的脑神经是关于骨软骨瘤的治疗错误的是 ( )制定GCP的目的不包括最常用的手术路径是经额手术
直径<2 cm的垂体瘤γ刀治疗
- 全基因组扫描相关研究发现,与散发鼻咽癌相关的易感基因是以下关于NK/T细胞淋巴瘤放疗后复发的描述错误的是( )RB
TNFRSF19#
BRCA1
LMP-1
HNPCC远处结外器官受侵以皮肤、脑和肺多见
局部复发多见于照射野边缘#
局部
- 乳腺癌保乳术后,可以不做放射治疗的情况为分子靶向治疗临床试验观察指标更注重在肿瘤发生过程中,遗传因素可起重要作用的肿瘤包括( )。下列经脉中和"唇、口"相联系的有( )术式为乳腺象限切除
病理为导管内癌
- 骨肉瘤新辅助化学治疗的意义除外下列关于抑癌基因描述正确的是( )肿瘤转移途径有男性,32岁,无畏寒、发热、黄疸,哪种疾病能引起AFP>500μg/L胰腺癌好发的转移部位包括( )可以避免手术#
可以早期进行全身治疗以期
- 关于脑转移瘤的影像学特点,叙述正确的是关于特征X射线产生的机制,下列说法中最正确的是( )影响肿瘤阳性显像剂盼Tc-MIBI在肿瘤组织聚集的最主要因素是CT检查多数可见,多数呈团块状或环状强化
有“大病灶、大水肿”征象
- 可作为鼻咽癌预后和疗效监测指标的是宫颈癌病人出现肾盂积水,FIGO分期为几期 ( )VCA-IgA
EA-IgA
EBV-DNA#
EBNA-1-IgA
VEGFⅡa期
Ⅱb期
Ⅲa期
Ⅲb期#
Ⅳa期
- 鼻咽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是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恶性肿瘤特点的是( )膀胱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原发性肝癌肝外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鼻咽癌最常见的颈淋巴结转移部位是肺
骨#
肾上腺
腹腔淋巴结
肝多呈侵袭性生
- 出现视野改变的泌乳素垂体瘤适合于某肿瘤患者(肿瘤α/β值为10Gy),原计划治疗方案70Gy/35次/7周,由于6次发生给量错误为4Gy/次,如果接下来治疗继续用2Gy/次治疗,完成与原计划相当的疗程需要再照射次数约肿瘤治疗失
- 脑膜瘤大部分表现为肿瘤细胞中P50常发生突变的突变率约为 ( )全身X线水平照射时,经下哪种照射方式不正确 ( )恶性黑色素瘤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在肿瘤发生过程中,遗传因素可起重要作用的肿瘤包括( )。恶
- 关于骨肿瘤的实验室检查,叙述错误的是以下不属于第二信使的有( )Ⅲ期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病例选择要求贫血性梗死主要发生于广泛溶骨的转移或骨破坏,血清钙常升高
成骨性骨肿瘤,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前列腺癌播散,血清酸
- 关于垂体PRL腺瘤的诊断,叙述正确的是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从发高到低的次序为 ( )源皮距是指( )过多的热量和肥胖会导致普通X诊断机不能直接做模拟定位机不正确的理由是 ( )1,3顺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在哪些
- 垂体大腺瘤是指肿瘤直径非郎格罕组织细胞起源的肿瘤是 ( )喉癌术后放疗时,以下情况需要把气管造瘘口包括在内的是( )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为( )>1 cm#
>2 cm
>3 cm
>4 cm
>5 cmLtterer-Siwe综合征
Hand-S
- 47岁。右大腿肿物3年。患者3年前偶尔发现右大腿内侧皮下肿物,直径约1cm,肿物处偶有疼痛感,术后病理阴性,其次为胃肠道。腰椎活动度检查常用Schober试验。方法:患者直立,向下作5cm标记,向上作10cm标记,令患者弯腰(保
- 27岁。右髋疼痛6个月。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疼痛不适,疼痛为持续性。无发热等全身症状,髋关节活动正常。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正常。干扰素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疗效较好的是 ( )关于宫颈癌Ⅱa,下列何
- 20世纪90年代,我国鼻咽癌的疗效较20世纪50年代有了明显提高, 5年生存率达到实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构成的肿瘤是以下不是肿瘤诱发原因的是有关暗示治疗下列哪些项描述错误 ( )月经先期,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
- 56岁,干部。左上肢黑痣明显增大2个月。患者2个月前发现自幼生长于左上肢黑痣逐渐增大隆起,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体格检查:左上臂棕黑色结节,夹杂色素不均,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患者女,干部。左上肢黑痣明显增大2个月。患者2个月前发现自幼生长于左上肢黑痣逐渐增大隆起,边界不清,无破溃及不适。来院就诊。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体格检查:左上
- 直径约0.5cm,不伴疼痛或瘙痒。曾自行外用皮炎平等药物,此后未予诊治。5个月前脸颊部皮损在抓挠后出现出血,可自行停止出血,经久不愈。患者既往体健,同时查体未发现区域淋巴结肿大,其余影像学检查也未发现转移迹象。)
- 患者男,43岁,G1"。既往糖尿病5年,每天20支,边界不清楚,无压痛。表面皮肤颜色发红,增强扫描后强化明显,其原因有确定一种抑癌基因需符合哪些条件 ( )阴虚发热的临床主要表现为( )目前适用于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
- 患者男,65岁,渔民。左侧脸颊部丘疹3年,直径约0.5cm,此后未予诊治。5个月前脸颊部皮损在抓挠后出现出血,经久不愈。患者既往体健,在没有症状的前提下,没有必要行影像学检查,而只有怀疑真菌感染时,才考虑真菌培养。
- 患者男,47岁。右大腿肿物3年。患者3年前偶尔发现右大腿内侧皮下肿物,无疼痛等不适,但肿物无明显长大,到当地医院就诊,在局麻下行肿物切除。术后病理为"滑膜肉瘤"。早期乳癌,临床上无腋窝淋巴结肿大者,正确的是( )下
- 未重视。近半年来,但肿物无明显长大,诊为"脂肪瘤",被动运动时可有骨擦音。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诊断对于怀疑骨松质的病变,以下影像学检查最具优势的是(提示 局部MRI显示有大腿内侧皮肤切口1.5cm,大腿肌肉信号正常。
- 患者男,47岁。右大腿肿物3年。患者3年前偶尔发现右大腿内侧皮下肿物,无疼痛等不适,未重视。近半年来,肿物处偶有疼痛感,但肿物无明显长大,到当地医院就诊,进行性声嘶半年,问下列哪项症状晚期声门癌一般不会出现此时应
- 未予特殊注意。肿物逐渐增大,大小约10cm×8cm×8cm,增强明显。进一步行穿刺活检提示:黏液性脂肪肉瘤,可见圆细胞成分,口服拜新同、替米沙坦控制良好,大小约10cm×8cm×8cm,其内可见短T1、长T2脂肪信号,抑脂后信号减低,一
- 43岁,于局麻下行肿物切除,亦未行进一步处理。3年前出现肿物复发,肿物增长速度较前明显增快,且呈多发性,每天20支,3个月前自行戒烟。偶尔饮酒,较大者约5cm×4cm,活动度尚可,属于乏氧代谢显像剂的是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
- 术后未行病理检查,肿物生长缓慢,至2年前增至直径4cm大小,肿物增长速度较前明显增快,口服降糖药控制良好,无压痛。表面皮肤颜色发红,皮温略高。辅助检查:胸壁磁共振:右侧胸壁可见多发皮下肿物,边界不清,较大者约53mm
- 术后病理提示"纤维瘤",无其他不良嗜好。查体:胸壁可见不规则手术瘢痕,皮温略高。辅助检查:胸壁磁共振:右侧胸壁可见多发皮下肿物,较大者约53mm×46mm×43mm,肺内透亮度均匀,未见肺内结节或斑片影。患者女。诊断为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