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裱糊工程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并不得少于()间不足()间时应全数检查.《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183-2008中规定:以下单位工程验收表格,验收结论可以填写优良的是(
- 配置强度等级不大于M20的抹灰砂浆,宜用()级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配制强度等级大于M20的抹灰砂浆,宜用强度等级不低于()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时,搅拌时间宜延长()。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
- 不同品种、不同等级、不同厂家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正确#
错误
- 水泥踢脚(墙裙)、梁、柱等应用标号()以上的水泥砂浆分层抹灰。用膨胀土进行回填时,应对膨胀土的膨胀性强弱进行判段,按下列要求区别使用()以下关于清水混凝土模板选型正确的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 水泥基抹灰砂浆凝结硬化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至少不得小于()天.保护层采用块体材料宜设置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应大于()m,分格缝的宽度宜为()mm;表面应干净平整,周边应顺直,无空鼓现象。灰渣混凝土空心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基层抹灰平均厚度宜控制在()mm以内,当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灰时,平均厚度宜控制在()mm以内,采用石膏砂浆抹灰时,平均厚度控制在()mm以内。依据《地漏》GB/T27710-2011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些
- 当抹灰层厚度大于()时,应采用与基体粘结的加强措施。不同材料的基体交接处应设加强网,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mm。当采用()作为施工、冲洗和浇洒等用水时,应采取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25、100
35、9
- 抹灰应分层进行,水泥抹灰砂浆每层厚度宜为(),水泥石灰抹灰砂浆每层宜为()。关于渗排水、盲沟排水工程验收,下列属于主控项目的是:()中埋式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与预埋通道接头中心线应()。土
- 在用硅酸盐水泥拌制抹灰砂浆时,不可掺入下列哪种物质。()水泥超过()属于过期,对质量重新进行检验。下面关于风管及其部件说法错误的是()。《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规定,防水卷材屋面的坡度不应小于()。石灰膏
- 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屋面女儿墙压顶应做水流向内的排水坡。滴水线应垂直顺直、内高外地,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mm。依据《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中基础底面应有素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
- 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应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落,并列安装的接线开关的相邻间距≥20mm。
B、开关应距地面1.2m,距离门框边缘100mm,并列安装且安装高度一致,距离门框边缘200mm,开关位置与灯具位置相对应。同
- 预制混凝土顶棚抹灰厚度不宜大于()mm;现浇混凝土顶棚抹灰厚度不宜大于()mm。水泥楼地面裂缝宽度较大是一个定性的概念,一般控制在()mm。依据《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中应对轻质楼板进行承载力检验,受弯承载
- 相同砂浆品种、强度等级、施工工艺的室外抹灰工程,每()m2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高度小于或等于3m的填充墙砌体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处的温度。沉降差、基础倾斜
-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80%;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小于70%.砌体洞口宽度大于()m时,两边应设置构造柱。预制桩桩位垂直于基础梁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mm。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
- 凡在砌筑砂浆中掺入()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通风与空调工程金属风管的加固时,矩形风管边长大于630mm、保温风管边长大于800mm,管段长度大于()mm或低压风管单边平面积大于1.2m²、中、高压风管大
- 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60mm;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钢结构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测时,先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画线
- 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由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工程底部最低高程()以下,必要时应采取降水措施。对采用明沟排水的基坑,应保持基坑干燥。自密实混凝土在搅拌
- 挡土墙内侧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填,分层松土厚度应为()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由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抹灰用的纤维、聚合物、缓凝剂等应具有()。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中要求,上下水管道套管及预留洞口坐标
- 砌筑毛石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应座浆,并将大面向下.凡涉及安全、功能的原材料及成品应按本规范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见证取样、送样。机械连接接头的现场检验应按检验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接头,
- 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中,砖、砌块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建筑涂饰所用的涂料和半成品包括涂饰现场配制的材料,均应有产品名称、执行标准、种类、颜色、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地址、使
- 设置在()环境中的砌体灰缝内的钢筋应采取防腐措施。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应当()。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的检验有()。墙面保温工程中保温浆料应在施工中制作同条件养护试件,对其()进行检测。潮湿#
有
- 在配筋砌体工程中,钢筋的()应符合设计要求。卫生器具安装工程分户验收质量要求应符合()规定。对于饰面板工程描述正确的是().()适用于泵送高强砼和自密实性砼拌合物的稠度。冬期砌筑施工时,砂浆温度不应低于
-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中,采用搭接头的受力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5d,且不应少于350mm。机械固定法铺贴卷材,卷材周边()mm范围内应满粘。硫铝酸盐水泥可与硅酸盐类水泥混合使用,硅酸盐类水泥的掺用比例应小于()%。在
- 填充墙砌体砌筑前块材应提前1d浇水湿润。钢结构构件组装宜在()上进行,并且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应便于构件的装卸、定位。当采用人工砂与海砂混合配制海砂混凝土时,海砂与人工砂的质量比宜为()。正确#
错误A、
- 在气温15℃时,铺浆后立即砌砖和铺浆后()再砌砖.3min#
4min
5min
6min
-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用专用百格网检测小砌块与砂浆粘结痕迹,取其平均值。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进行闭合校验。控制轴线应包括().依据《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范》中水把土搅拌桩施工时桩机就位应对中,
- 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宜为().加气混凝土块用作多层房屋的承重墙体,当设防烈度为6或7度时,应在内外墙交接处设置拉结钢筋,沿墙高度每600mm应放置2Φ6钢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得小于()。且每开间均应设置现浇钢
- 下列哪些墙体或部位允许留脚手眼?()()分部(子分部)工程才有可能评为优质分部(子分部)工程。裱糊工程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并不得少于()间不足()间时应全数检查.工艺标准库中要求,电缆头制作时缠绕的
- 配筋砌体工程中,设置在砌体水平灰缝内的钢筋,应居中置于灰缝中。水平灰缝厚度应大于钢筋直径()以上。塔机在工作时,司机室在门窗关闭的状态下噪声不应大于()。3mm
4mm#
5mm
6mm60dB
70dB
80dB#
90dB
- 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应砌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混凝土坎台等,其高度不宜小于()。每相邻的三个楼层应至少取一组建筑饰面砖试样,试样应
- 高度小于或等于3m的填充墙砌体垂直度允许偏差为().EPS板宽度宜为()m,高度宜为建筑物层高。当屋面玻璃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大于3m时,必须使用()玻璃。单片镀膜玻璃的镀膜层及磨砂玻璃的磨砂层应朝向()。关于爆
-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浇灌芯柱的混凝土,宜选用专用的小砌块灌孔混凝土,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时,其坍落度不应小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整
- 拌制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大于()的冻结块沉管桩采用复打法施工时,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之前完成。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7d天的水化热不宜
- 砌筑毛石挡土墙应时每砌()为一个分层高度,并进行找平。混凝土拌合物单位水泥用量低于()kg/m3时,必须合理选择配管方法和泵送工艺,宜用直径大的混凝土输送管和长的锥形管,少用弯管和软管。3~4皮#
4~5皮
2~3皮
5~6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对于20层以上或体型复杂的14层以上的建筑物,应进行沉降观测,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的有关规定。凡涉及安全、功能的原材料及成品应按本规范规定
- 有冻胀环境和条件的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宜采用()。门窗框和厚度大于()的门窗扇应用双榫连接。榫槽应采用胶料严密嵌合,并应用胶楔加紧。运输天然砂岩建筑板材过程中应防()。烧结普通砖
烧结多孔
- 石砌体的灰缝厚度控制,毛料石和粗料石砌体不宜大于().住宅工程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应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mm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他房间地面低30mm以上。外脚手
- 高层建筑在轴线竖向投测中,宜使用()级激光经纬仪或激光自动铅直仪。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不小于()的坡度。板状材料保温层的厚度其正偏差应不限,负偏差应为5%,且
-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应在()内采取保湿、控温措施。养护期内,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不应超过250℃;依据《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建筑外门窗水密性能检测使用稳定加压法进行工程检测时,
- 附着式塔式起重机与建筑物结构进行附着时,应满足其技术要求,附着点最大间距不宜大于15m,附着点的埋件设置应经过设计单位同意。钢结构工程中,当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保管时间超过()后使用时,应按相关要求重新进行扭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