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取列缺以何种取穴法比较正确()

    取列缺以何种取穴法比较正确()运用腕踝针法治疗肩周炎常选的进针点是()临床最常用的磁片,其磁场强度为()A、指量法 B、动态标志法 C、折量法 D、肌性标志法 E、骨性标志#上2 上3 上4# 上5# 上6#500~2000GS左右
  • 下列特定穴中治疗急性病证应首先选用()

    下列特定穴中治疗急性病证应首先选用()用于按摩分肉之间,治分肉之间病症的针具是()下列除哪项外均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皮内针一般的埋针时间是()三棱针法古代又称()A、八脉交会穴 B、郄穴# C、俞穴 D、八会
  • 手少阳三焦经的有穴通道起于() 穴,止于() 穴。

    手少阳三焦经的有穴通道起于() 穴,止于() 穴。少商穴位于()。手三里位于()。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在线,阴陵泉下3寸的穴位是()。照海通于()。地五会是()。关冲;丝竹空A、食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B、
  • “十二皮部”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十二皮部”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下面哪些是灯火灸的适应症()下列不属于额旁2线主治病症的有()针刺工具的发展顺序是()A、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 B、调理气血# C、屈伸关节 D、保护机体抗御外邪 E、约束骨骼小儿
  • 明代医家杨继洲在家传医书的基础上广搜文献,并结合实践写成()

    明代医家杨继洲在家传医书的基础上广搜文献,并结合实践写成()下面哪个穴位针刺时须闭口()症见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舌尖红少津,脉细数。证属()A、《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B、《针灸大成》# C、《针
  • 《内经》一书论及穴名约为()

    《内经》一书论及穴名约为()症见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舌尖红少津,脉细数。证属()A、200个 B、以上均不是 C、140个 D、180个 E、160个#风热犯肺 风寒袭肺 燥邪伤肺 肺阴亏虚# 肺气亏虚
  • 八脉交会穴中通阳维脉的是() 。三焦经的合穴是()。

    八脉交会穴中通阳维脉的是() 。三焦经的合穴是()。大肠募穴位于()。属胃经的穴位是()。下列经脉中,与胃有联系的经脉有()。在肾经上,又属郄穴的穴位是()。平第7胸椎棘突下的穴位是()。不与足厥阴肝经相
  • 内关穴既是()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 。

    内关穴既是()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 。太渊属()。复溜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络;阴维脉A、荥穴 B、输穴# C、原穴# D、八会穴# E、八脉交会穴A、水泉上1寸 B、照海下1寸 C、太溪上2寸# D
  • 下列哪本书的出现说明经络学说已基本形成()

    下列哪本书的出现说明经络学说已基本形成()《灵枢·官能》:“用针之要,勿忘其()”芒针进针时采用()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舌红绛,脉弦数有力,属()A、《内经》# C、《阴阳十一脉灸经》 B、《脉经》 D、《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成书于公元()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成书于公元()眼部腧穴承泣、睛明、球后等穴刺法操作方法中,有错误的是()出针时,可用()手法泻邪症见气喘息踊,痰多呈泡沫状,胸满不能平卧,肢体浮肿,脉弦细数。证属()《针经》一般是指()
  • 心包经的郄穴是阴郄。

    心包经的郄穴是阴郄。位于手食指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的穴位是()。曲池位于()。大肠经联络的器官有()。足太阴脾经循行有()。正确# 错误A、阳溪 B、合谷 C、二间 D、三间# E、中渚A、肘横纹内侧端,屈肘,
  • 《针灸甲乙经》记载经穴名()

    《针灸甲乙经》记载经穴名()候气是()摄法的临床作用主要是()出针时使用的手法有()A、361个 B、365个 C、349个# D、312个 E、356个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 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 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
  • 曲泽是()经的合穴,位于() 。

    曲泽是()经的合穴,位于() 。胃经的合穴是()。在肾经上,又属郄穴的穴位是()。平第9胸椎棘突下的穴位是()。心包;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A、上巨虚 B、下巨虚 C、足三里# D、至阳 E、温溜A、交信# B、温溜 C、郄
  • 《针灸问对》的成书朝代是()

    《针灸问对》的成书朝代是()磁疗剂量大剂量,贴敷磁片的总磁场强度为()下列除哪项外皆可面见青色()A、元代 B、明代# C、唐代 D、宋代 E、晋代4000~6000GS 6000GS# 4000GS以下 200~1000GS左右 300GS左右虚证#
  • 根据《内经》记载,灸法起源于我国的()

    根据《内经》记载,灸法起源于我国的()进针后未得气使用的手法有()艾叶古时以何处产者为佳()“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语出()晕针的轻重不同临床表现可以有哪些症状?()A、北方#
  • 中冲位于(),归属()经。

    中冲位于(),归属()经。手太阳小肠经的起始穴位是()。“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的经脉是()。位于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的穴位是()。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手厥阴心包A、云门 B、中府
  • 手少阴心经经脉循行起于()

    手少阴心经经脉循行起于()针刺前必须()下列腕踝针选点原则中正确的是()A、小肠 B、大肠 C、目系# D、心中 E、缺盆守神 定神# 制神 养神 移神上病取上、下病取下# 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区域不明,选双上1# 上下同
  • 照海通于阴维脉。

    照海通于阴维脉。商阳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的经脉是()。“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的经脉是()。以下穴位中平第5胸椎棘突下的是()。正确# 错误A、无名指末节尺侧,
  • 足少阴肾经的循行为“连舌本、散舌下”。

    足少阴肾经的循行为“连舌本、散舌下”。属小肠经的穴位是()。不与足太阳膀胱的、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八脉交会穴中,通阴维脉的穴位是()。循行至目锐眦的经脉有()。足少阳胆经的起始穴位是()。不与足
  • 根据《内经》记载和近年考古发现砭刺治病起源于我国的()

    根据《内经》记载和近年考古发现砭刺治病起源于我国的()以下何法主要用于催气()主治脾、胃、肝、胆等中焦病症的头针线是()症见畏冷肢凉,面色不华,腰酸,腹部冷痛,久泄久痢,或完谷不化,浮肿少尿,阳痿早泄。舌淡
  • 我国第一具针灸铜人铸造于()

    少寐多梦,头晕目眩,耳鸣口干,烘热汗出。舌红,舌苔薄黄,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大便干结,脉洪数,属()A、唐代 B、明代 C、金代 D、宋代# E、元代心胆气虚 心脾两虚 心阳亏虚 心血瘀阻 心肾不交#表邪入里 里热炽盛# 热入
  • 我国第一个绘制彩色经络图的医家是()

    我国第一个绘制彩色经络图的医家是()以下辅助手法中,容易引起滞针的是()A、孙思邈# B、王焘 C、杨继洲 D、华佗 E、滑伯仁弹法 刮法 搓法# 颤法 摇法
  • 最早提出“阿是穴”的是()

    最早提出“阿是穴”的是()飞经走气四法可用于()“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痞满拒按,胸闷不舒,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多属()A、滑伯仁 B、杨继洲 C、王惟一 D、孙思邈# E、华佗等待经气而至 催促经气速
  • 第二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地点()

    第二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地点()治疗蝎、蜂等虫毒咬伤,宜用()根据骨度分寸规定,天突至歧骨之间的长度是()A、汉城 B、悉尼 C、京都# D、巴黎 E、北京化脓灸 雀啄灸 隔姜灸 隔蒜灸# 温针灸A、8寸 B、9寸# C、6.5寸
  •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穴位是督俞。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穴位是督俞。三阴交位于()。正确# 错误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内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 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E、内踝尖上4寸,
  • 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穴位是肾俞。

    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穴位是肾俞。听宫位于()。手太阳小肠经循行有()。正确# 错误A、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 B、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 C、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 D、颧弓下,下颌
  • 首先提出“十四经”这一名称的医家是()

    首先提出“十四经”这一名称的医家是()摄法主要作用于()竹罐尤宜用于()三棱针法古代又称()临床最常用的磁片,其磁场强度为()可以融入“烧山火”手法操作的相关内容包括哪些?()症见气喘息踊,痰多呈泡沫状,胸
  • 太溪位于内踝尖直下方的凹陷中。

    太溪位于内踝尖直下方的凹陷中。“……别贯膈,上注肺”的经脉是()。入前发际0.5寸的穴位是()。与目系发生联系的经脉有()。正确# 错误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手少阴心经 D、足少阴肾经 E、足厥阴肝经#A、
  • 天池位于()肋间隙,归属()经。

    天池位于()肋间隙,归属()经。少海位于()。“还出挟口,交人中”的经脉是()。循行中不与胃联系的经脉是()。在经脉循行中,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尺侧的凹陷中 B、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C、屈
  • 针灸在太医院被禁止使用的时期是()

    针灸在太医院被禁止使用的时期是()下列针法中属于《金针赋》的为()A、清初 B、晋代 C、晚清# D、元代 E、明末龙虎交战 白虎摇头# 苍龟探穴# 赤凤迎源# 青龙摆尾#
  • 针刺工具的发展顺序是()

    针刺工具的发展顺序是()以下辅助手法中,容易引起滞针的是()竹罐尤宜用于()刺血拔罐适用于()症见腹痛骤起,剧烈拘急,恶寒,手足欠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苔白腻,脉沉紧,证属()A、竹针砭石金属针 B、铁针银针
  • 飞扬在昆仑直上8寸。

    飞扬在昆仑直上8寸。少商穴位于()。循行中与唇发生联系的经脉有()。正确# 错误A、食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B、拇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C、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D、中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E
  • 《医宗金鉴》的作者是()

    《医宗金鉴》的作者是()古代针法中,提出九刺、十二刺的为何书()A、淳于意B、高武C、杨上善D、王执中E、吴谦《灵枢》# 《难经》 《金针赋》 《针灸大成》 《针经指南》
  • 针灸医学起源于我国()

    针灸医学起源于我国()透穴刺法操作方法中,下面哪项是错误的()红外线灸疗器辐射头与患部或穴位的照射距离一般为()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原始时代氏族公社制时期E、周代直透法:直刺进针,由一侧
  •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于()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于()能鼓舞人体正气,痞闷厌食,暧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缓,肠鸣矢气,脉滑或实。证属()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舌红绛,脉弦数有力,属()A、1990年 B、1953年 C、1987年# D、1969年 E
  • 膏肓平第3胸椎,旁开1.5寸。

    膏肓平第3胸椎,旁开1.5寸。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乳头直下,平第6肋间隙的穴位是()。与肝发生联系的经脉有()。正确# 错误A、起于大指的桡侧 B、上肩# C、入上齿中 D、连目系 E、入缺盆#A、梁门 B、期门# C、日
  • 我国最早流传到国外的针灸专著是()

    我国最早流传到国外的针灸专著是()晕针现象,除什么之外,都可以发生()古代针法中,强调双手行针、补泻分清营卫的为何书()用针和灸结合用的方法是()补泻手法的效应多通过哪两种方式判断?()A、《针灸资生经》
  • 《针灸甲乙经》成书于()

    《针灸甲乙经》成书于()飞法的操作方法是()艾绒有粗、细之分,粗绒不可用于()针灸医学传人欧洲的时问是()A、春秋时期 B、元代 C、唐代 D、晋代# E、汉代用拇食中三指扣住针尾,或用拇食指掐住针尾进行盘转 用
  • 我国第一个设计、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我国第一个设计、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用以守气的方法包括有()用针和灸结合用的方法是()“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语出()葛洪在其《肘后备急方》中论及的灸方有()根据《内经》记载和近年考古发现砭刺治病
  • 志室与脾俞相平。

    志室与脾俞相平。“……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郄穴是()。十二经脉中,循行至胃部的经脉有()。循行中不与胃联系的经脉是()。正确# 错误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手少阴心经 D、
6973条 1 2 3 4 5 6 7 8 ...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