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治疗体质肥胖,上下匀称,按之结实,消谷善饥,食欲亢进,口干欲饮,怕热多汗,腹胀便秘,脉滑有力者,合谷可清泄胃肠。
-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以下哪些条文是描述的相似症状( )诸胀腹大#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
诸寒收引
诸湿肿满#
诸逆冲上
- 阵发性瘙痒遇风触冷瘙痒加剧,食欲不振,气短无力,脉细弱,舌淡、苔白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风池
心俞
内关
太溪
脾俞#本证为脾虚卫弱引起的皮肤瘙痒症。
- 男,动则尤甚,气短,咳而痰多,神疲,少腹拘急不仁,小便不利,足跗浮肿,舌体胖大,脉沉细而滑。辨证应属痰饮脾阳虚弱证
痰饮饮留胃肠证
悬饮邪犯胸肺证
悬饮饮停胸胁证
支饮脾肾阳虚证#
- 根据补母泻子法,以下取穴错误的是:肺虚证取太渊
大肠虚证取曲池
脾虚证取解溪#
肝虚证取曲泉
心虚证取少冲
- 葛根岑连汤的主证是( )喘而汗出#
利遂不止#
脉洪大
脉促者#
以上都是
- 《针灸资生经》中收集了许多民间的临床经验,其作者是高武
王执中#
陈会
吴昆撰
张介宾
- 莱菔子治咳喘痰多、胸闷兼食少,是取其什么功效清化热痰
健脾开胃
消食化积#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燥湿化痰
- 太渊( )为手太阴经母穴#
为八会穴之一#
不用于治疗肺虚证
位于腕横纹尺侧动脉搏动处
为八脉交会穴之一
- 肌肤麻木适宜用走罐
针罐
闪罐#
药罐
刺络拔罐
- 六味地黄丸原方中熟地与泽泻的用量比例是2:1
4:3
8:3#
9:5
10:3
- 治疗肺病咳血取孔最配膈俞属于哪种配穴法俞募配穴法
郄会配穴法#
上下配穴法
左右配穴法
原络配穴法
- 下列穴位中不属募穴的是( )章门
日月
石门
关元
俞府#
- 针灸治疗小儿遗尿,常选用的耳穴是肾、膀胱、皮质下、尿道#
脾、肺、膀胱、三焦
脾、肺、肾、尿道
脾、肺、膀胱、内分泌
肺、肾、三焦、尿道
- 与梅核气有关的病机是痰滞在肺
痰迷心窍
痰气交阻#
痰在经络
痰饮停肺
- 四加减正气散和五加减正气散的主药是( )藿香梗#
厚朴#
佩兰
陈皮#
茯苓#
- 手足三阳经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阳明在前,少阳在后
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 患者疼痛剧烈,痛有定处,遇寒痛剧,苔薄白,脉弦紧。应辨证配伍的腧穴是( )肾俞、关元#
膈俞、血海
合谷、太冲
阴陵泉、足三里
大椎、曲池
- 不是完带汤中的药物是( )。白术
山药
人参
苍术
茯苓#完带汤中组成包括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和柴胡。
- 以下穴位中,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前谷
足临泣
丰隆
后溪
公孙#
- 均能够治疗温病初起的药物是金银花、连翘#
蒲公英、菊花
荆芥、紫苏
鱼腥草、芦根
紫花地丁、菊花
- 斜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的角度为( )15°左右
25°左右
30°左右
45°左右#
60°左右
- 耳针疗法治疗不寐,可选取的部位有脑
神门#
心#
皮质下#
肾#
- 患者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有轻度的学习困难,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下列各穴中,不属于主穴的是( )百会
印堂
太溪
风池
肝俞#
- 下列各项,不属于祛湿剂范畴的是燥湿和胃
清热祛湿
祛风胜湿
燥湿化痰#
利水渗湿
- 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上巨虚
下巨虚
条口
梁丘
足三里#
- 既可用于热淋、砂淋、石淋;又可用于恶疮肿毒、毒蛇咬伤的药物是泽泻
冬葵子
车前子
金钱草#
猪苓
- 治疗外感咳嗽的主穴是( )列缺、太渊、三阴交
肺俞、列缺、合谷#
肺俞、列缺、太渊
列缺、合谷、三阴交
肺俞、三阴交、合谷
- 下列属于“虚则补其母”的五输穴选用原则的是肺经病选太渊#
肺经病选尺泽
肺经病选少商
肺经病选太白#
肺经病选阴谷
- 治疗胃病取内关、足三里这属于哪种配穴法本经配穴法
上下配穴法#
前后配穴法
表里经配穴法
左右配穴法
- 大力提倡针灸并用的文献有( )《外台秘要》
《难经》
《太乙神针》
《针灸甲乙经》#
《千金要方》#
- 既能消食化积,又能行气消胀的药物是陈皮
谷芽
山楂#
莱菔子#
鸡内金
- 温经汤的药物组成中不包括肉桂#
当归
川芎
白芍
麦冬
-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下列哪项为丈夫八八的生命特征齿发去#
天癸竭
肾藏衰
精少
以上都是
- 患者,女,22岁。月经不调,常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治疗应首选( )足三里、脾俞、太冲
命门、三阴交、足三里
关元、三阴交、血海#
气海、三阴交、归来
关元、三阴交、肝俞本证经早取任脉关元调补冲任,血海以调
- 针刺治疗风热袭络型面肌痉挛,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太溪、三阴交
曲池#
风池
内庭#
丰隆曲池为手阳明合穴,内庭为足阳明荥穴,可清泻经络之郁热。
- 强调针刺时双手协同运用的文献是( )《内经》
《难经》#
《针灸甲乙经》
《针经指南》
《针灸大成》
- 五输穴中,合穴的位置一般位于( )腕部
肘膝#
躯干
面部
踝部
- 具有清热解毒、调和气血的方剂是犀角地黄汤
白头翁汤
芍药汤#
八珍汤
当归补血汤
- 当归补血汤主治证的脉象是脉虚数
脉细弱
脉浮虚
脉虚大无力
脉洪大而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