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明朝废除御史台,建立(),行政中央监察机构职责。

    明朝废除御史台,建立(),行政中央监察机构职责。宋朝官僚队伍的最大来源是()。唐代宰相除了三省长官外,也常以他官兼任,或称(),其名不一,但皆为宰相。都察院奏荫# 摄署 科举 进纳参议得失# 参知政事# 左右丞相
  • 秦汉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长官自行选拔与任用属吏的制度是()。

    秦汉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长官自行选拔与任用属吏的制度是()。目前我国居民数量()农民数量辟除制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不确定
  • 宋代地方监察机构日趋完善,将巡察与常驻监察结合起来,开始了监

    宋代地方监察机构日趋完善,将巡察与常驻监察结合起来,开始了监司制与()。隋唐掌握国家重要权力的是()。通判制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行
  • 中国专制君主阶段分成三个发展时期,即秦汉时期开始的()、隋唐

    中国专制君主阶段分成三个发展时期,即秦汉时期开始的()、隋唐时期开始的()和明清时期的绝对君主制。曹丕称帝后,为了进一步遏制尚书台,加强皇权,将秘书机构的一部分改为()。秦以后的地方基本建制为()。元代中
  • ()是汉朝先拔人才的主要制度。

    ()是汉朝先拔人才的主要制度。2012年两岸往来人员超过了:()察举制A、700万人次B、400万人次C、300万人次D、500万人次#
  • 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举是设立了()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

    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举是设立了()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战争标志着决定了中原霸权的归属。行省黄帝与炎帝的战争 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禹
  • 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

    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商朝王权制度的基本特点()。国民党以巫术化的合法性观念为主要支撑# 从分封的布局结构上看,有明显的战略考虑 有比较系统的宗法制度确保其王位继承的规范
  • 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和()。

    北洋政府时期,备顾问而已”,班次已在六部长官以上。男性,50岁。腮腺区渐进性肿块2年,活动,与皮肤无粘连,呈结节状,触之质硬。镜下可见肿瘤性上皮细胞形成不规则的腺管样结构或实性条索,各种结构之间无明显界限。病理诊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和著述可以分为正史类、()、()、会典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和著述可以分为正史类、()、()、会典类、专门著作类和其他类。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设立()作为主持变法的机构。政书类;会要类目制度局# 资政局 谘议局 责任内阁
  •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中国的群众自治和基层民主制度,主要包括()。明朝英宗正统初年,司礼监太监()利用了英宗的信任,排挤三杨,掌握了军政大权,开启了明代宦官干政的
  • 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

    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最早提出了“刑无等级”的原则的是()。1964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早市由谁来制定价格:()把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目标是为了:()常务委员会管仲 韩非 商
  •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简称《》。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简称《》。我国的省作为一级政区的行政地位基本成形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 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制。

    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制。为什么说皇权是典型的全能型权力?()将原有的以血缘划分居民改变为按地区划分居民,不是我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的一项是()古代执掌文官系列的选拔、任免、考核等事
  • 1928年10月通过的《》,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1928年10月通过的《》,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预备立宪时期的咨议局是一个()“民意”机构。对官员政绩进行考核称“考课”。秦已初具规模,汉朝则更完备,并设立了专门机构。当时对地方官的考核,主要由()负责。汉
  • 中国古代国体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和封建制阶段。

    中国古代国体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和封建制阶段。我国出现“私学”教育是在()时期。提出了“不诛而害除”的“推恩”削藩之法的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
  • 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开印行的法典是()。国家的形式特征有哪些()。东汉成帝时的“三公”为()。汉代御史大夫负责()事务,保管()。下列各项中,不是古代宰相官名的一项是()立法院
  • 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

    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清朝的地方行政建制依次为()。因贪污受贿被查处的原铁道部部长是:()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政治会议省# 府# 道# 县# 州A、蒋洁敏 B、刘志军# C、李龙 D、
  • 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中国公务员职位分类中,体现工资待遇的是()。同文馆职类 职务 职称 职级#
  • 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

    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汉代的女官有()。从()开始,相继出现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并且长期并存。参议会女御长# 宫长# 宫中学事史# 尚官汉武帝时期 王莽新朝时期 东汉章帝时期 曹魏时期#
  • 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地方是()。

    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三国、两晋、南朝、北魏均称廷尉(三国初曾称大理),北齐改称()。秦以后,官员退休制度大致形成于汉代。据班固《白虎通义》记载,汉代退休制度规定,官吏年()岁,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就必须致仕
  • 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

    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1902年,废除八股文,改为策论,以中国政治史事、西方政治及学术等问题命题。1905年9月2日,清上谕宣布:“自丙午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于是,并得到了传统合法
  • 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古代官吏的任用种类有()。以下对监察的表述正确的是:()。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促进了()。结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是由于()君主立宪候补之类
  • 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及()。

    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制定的宪法是:()。东汉“尚书不以责三公,三公不以责州郡,州郡不以讨县邑,是以凶恶狡猾易相冤也”,是指()。县议会;县参议会1954年
  • 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

    列《礼乐志》、《刑法志》,上承《史记》,明太祖以谋反罪,并宣布“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打击政敌,从而形成外戚干政的局面。外戚是指()。宋朝宰相制度的特点()。四级平民 皇族# 公民 资产阶级《史
  • 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

    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隋代是以()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两横三纵中两横指的是路桥通道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三省 一省 三省六部# 六官制度A、高铁通道 B、东西通道 C、黄河通道 D、长
  • 专制政治存在和运转的目的,主要是皇帝及其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它

    专制政治存在和运转的目的,主要是皇帝及其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它必然要选择中央集权这一最适合垄断社会利益的体制形式。专制政治在本质上是排斥法治的。清政府统一天山南北之后,在新疆建立了()。宦官在古籍中称寺人
  • 秦朝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是乡、亭、里。

    秦朝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是乡、亭、里。唐朝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通过科举选拔官吏;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④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我国的制宪机关是
  • ()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史记·夏本纪》说夏有四辅臣,称()。门下省是唐代宰相机构之一,其侍中等长官要参与政事堂议政,即参与朝廷决策,门下省的主要职权包括:献纳、()、监督朝仪礼法的实施情况。隋唐科举制
  • 汉朝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是乡、亭、里。

    汉朝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是乡、亭、里。政治制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完成两个百年目标关键在:()政府应该具有的五大职能不包括:()正确# 错误历史性# 阶级性# 权威性# 层次性# 稳定性#A、国际形势 B、经济 C、
  • ()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曹魏尚书省# 中书省 尚书台 门下省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内廷宗教与文职机构# 宫廷机构#
  • 清代辅政机关实行()与()双轨制。

    清代辅政机关实行()与()双轨制。职官制度成熟的标志,除了形成较完备的职务设计外;作为职官制度向正规化方向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一些国家发展出任官符信制度,主要标志有()。西周的邦鄙是指()的行政区域
  • 宋朝在王安石变法后,实行了保甲制。

    宋朝在王安石变法后,实行了保甲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秦汉时期县一级的主要考课内容是户口垦田、()。正确# 错误孔子 孟子 荀子 董仲舒#钱谷出入# 天象变异 盗贼多少# 荐举贤才
  • 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

    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议会的政府是()。宋朝官僚队伍的最大来源是()。任命特区行政长官的是()。都察院南京临时政府# 南京政府 北洋政府 苏维埃政府奏荫# 摄署 科举 进纳选举委
  • 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西周的大夫是分封的,所封的土地称为()。金代第3次改革官制,确立()为()控制下的唯一的最高辅政机构,使政令统一于朝廷。两横三纵中两横指的是路桥通道和:()
  • 秦在郡设()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秦在郡设()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明清的“三法司”制度,以()主管司法事务。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的是()。郡守兵部 刑部# 都察院# 大理寺# 御史台宪法制度 法律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 《法经》是一部以()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

    《法经》是一部以()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立法权主要表现为()。刑法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 有权对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做出变通规定 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和()。

    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和()。朱元璋用收集官民“犯罪”的事例来解释律条,势大权重的朝臣有可能夺取皇位,因而很难赢得皇帝的信任# 宦官作为服侍皇帝私人生活的奴才,一般没有家族背景,故深得皇帝的信任和纵容# 宦
  • 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驻(),北洋大臣由()兼任,驻()

    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驻(),北洋大臣由()兼任,驻()。秦汉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长官自行选拔和任用属吏的制度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一律由()。大封宗室为王的皇帝,除了
  • 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于1861年,作为清朝政府一个专门的办理外事的机构,其主要官署有总理大臣、()等。()改革官制,废除勃极烈制,全面采用汉官制度。马克思认为什
  • 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的制度。

    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的制度。曹魏末年,尚书省变成了执行机构,中书省则变成了出令机构,()成了真宰相。尊号中书令# 尚书令 中书监 侍中
1099条 1 2 ... 11 12 13 14 15 16 17 ...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