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从汉武帝开始,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五伦十教”的是()。《法经》的制订者是()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展开猛烈批判的启蒙思潮代表人
- 从三国后期到西晋,位于北方地区的政权战胜其他割据政权形成统一的主要因素是()1940年,著名植物学家()先生创建了国立中正大学生物系。19世纪70年代,在当地人民大力支持下,左宗棠收复了()史料载:开元初,天下大
- 祖逖北伐时,北方地区正处于()先秦儒学,不包括()体现宋代雅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十六国时期#
北魏统治时期
苻坚统治时期
东魏和西魏并立孔子的“仁”学思想;
荀子的学说;
公孙龙的学说;#
孟子的思想宋诗、宋词#
- 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都是()的产物。农民起义瓦解东汉政权
官僚集团之间的斗争
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民族之间的战争农业文化#
工业文明
手工业文明
工商业文明
- 下列最能证明西汉时期中国对西亚和欧洲的丝绸贸易相当兴盛的是()孔子有两个字“牛”的学生,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他们俩有趣的名字可以印证的春秋时期的历史现象是()与袁世凯几乎同时,沟
- 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是为了()最早去日本交流的文人()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决定首战东北。为此1948年
-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时,统治中国南方的是南朝的()宋#
齐
梁
陈
- .西汉初年匈奴南下打到最南边的位置是现在的()国民党政府强化法西斯专制统治在农村的基础环节是()。“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
- 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应是()①大秦王安敦遣使来中国②东汉皇帝赐给“汉委奴国王”金印③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④西域都护的设置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汉字发
- 东汉末年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其历史根源是()下列画家按生活年代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顾恺之②吴道子③张择端④赵孟頫⑤郑燮⑥徐渭王国问题的发展
宦官和外戚交替执政
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黄巾大起义的结果①②
- 南北朝开始于()清朝早期对西藏进行管辖的职官和机构有()我国文献所知最早的确切年代是()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化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拓跋建立北魏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东晋建立
刘裕建宋#A.乌里雅苏台将军
B
- 发明家马钧制造了翻车,其主要用于()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运输
播种
灌溉#
鼓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以慈禧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地主阶级力量弱小
帝国主义干涉
- 秦始皇大量迁移人口到边远地区,这些边远地区是()①河套一带的北方地区②辽东一带的北方地区③珠江流域的南方地区④东南沿海的南方地区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此“不忍人之心”包括“四心”,其中属于“仁之端”的是()
- “平城之下祸甚苦,七日不食不能变弓驽”,这次事件发生于()公元前800年到前200年间,是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这一时代也可称为()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公元前3世纪初
公元前2世纪末
公元前2世纪
- 西周的奴隶制比殷商更为发达。是因为西周()唐朝文化在科学技术上对西亚和欧洲的影响不可估量,突出表现在()下列关于半坡氏族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相同之处的表述,不准确的是()夏商周三代文化各有不同,其中商代属
- 但其理论基础却不相同,勿忘国耻”。近代使上海蒙辱开放为通商口岸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 从商代甲骨文中可得到()1979年1月1日,邓小平再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被评选为上一年度的世界风云人物,他能够获选是因为()不属于西周时期教学内容“六艺”范畴的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确切纪年
世界
- 周初统治者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宋明时期,()思想发展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农政全书》共六十卷,包括哪些方面内容()。下列京剧行当中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是()。巩固西周国家政权#
消灭商朝残
- 从夏、商两朝的灭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黎元洪名字中的“黎元”在古代曾用来代指一种特殊的阶级,它是()被誉为“山西的紫禁城”的是()。《周易》的“易”包含几层含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 春秋后期,生产力的提高表现在()①铁器在农业上使用②开始用牛耕地③井田制逐渐瓦解④新剥削方式提高劳动者兴趣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在晋、唐、宋、明各有不同,大致说来,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
- 汉朝时受到广泛喜爱的活动是()有人将法德关系作如下比喻:以前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相同的“民主”规
- 牧野之战与“国人暴动”()我国古代发行纸币“交钞”的朝代是()。我国铁器开始应用于农业是在()汉武帝时期对民族关系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措施,其中不包括()汉朝时受到广泛喜爱的活动是()我国很多大学的校训都不
- 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决定因素是()阿倍仲麻吕在()为官“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下面哪一个选项与“中庸之道”最接近()诸葛亮的计谋
周瑜的水军
孙刘的联盟#
地理上的优势A、隋朝
B、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上
- 《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 下列关于晋国的陈述哪项是不正确的?()据史书记载,从1407年到1422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与南洋使者访华有关联的事件是()卫鞅到了秦国以后,给秦孝公阐述了三种治国策略,秦孝公选择了哪
- 现在已知我国最早关于日食、月食的记录,是在()“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语出()。《尚书·周书》:皇天无亲,惟()是辅。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A.李莫愁B.温庭筠C.元好问D.李商隐民
礼
亲
德#
- 古老炎帝黄帝的传说,反映了()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黄帝炎帝是传说中的英雄
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华夏族悠久的历史活动#
中华民族已经完全形成人们坐在
- 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出现在()与“毛泽东”“弥天大勇”“身系天下之安危”“赴蒋介石的‘鸿门宴’”等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自()起,服饰开始成为了等级和礼法的象
- 西域都护的最初设置是在()西汉前期
汉武帝在位时期
西汉中后期#
东汉前期
- 被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时日曷(何时)丧,予与汝皆亡”诅咒的暴君是()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尚书·周书》:皇天无亲,惟()是辅。夏桀#
商纣
周厉王
周幽王“仁”#
“心外无物”
“理”
- 我国封建社会开始建立地方教育系统的目的是()二里头文化以及相关考古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是几年来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二里头文化的年代断限是()下列关于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是()中共从弱到强,最后取得中
- 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成就突出,主要是由于()为巩固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广东革命政府先后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斗争有()。统治者重视科学技术
生产发展的需要#
原始迷信需要破除
唯物主义思想需要科学证明A、平定商
- “是故退睹其友,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兼士之言若此……”应是谁的思想()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 下列文化遗址中,哪项能反映出我国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历史全貌?()下列最能证明西汉时期中国对西亚和欧洲的丝绸贸易相当兴盛的是()山顶洞人
河姆渡氏族
半坡氏族
大汶口文化#张骞通西域后,沟通了西亚和欧洲的商贸关
- 北朝起止时间是()在一二九运动中,爱国学生提出的主要口号有()。386年至581年
439年至581年#
439年至589年
420年至589年打倒一切帝国主义#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自治运动#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有()①采取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石器、骨器②使用弓箭③懂得人工取火④按血缘关系组成比较固定的集团⑤开始使用简单语言以下对“一条鞭法”的解释,最确切的是()北伐战争的最主要目的()。①②③
- 下列古代文化遗址位于黄河流域的有①元谋人②蓝田人③北京人④半坡遗址()三国时使用那种工具进行农业灌溉?()统一战线中存在两个联盟,其中处于基本和主要地位的是()。①②③
②④#
②③④
①②④水排
水车#
翻车
耧车工人阶级
- 下列关于半坡氏族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相同之处的表述,不准确的是()吸收唐朝的优良技术,织出精美的朝霞锦、大花鱼牙锦的国家是()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
- 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此处“中古之世”是指()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来到了模范街,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
- 百家争鸣中下列政治主张,在中国封建社会无法实现的是()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时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下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兼爱#
非攻
仁政
法治西周分封制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