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张之洞系统阐述“中体西用”思想的著作是()。先让国家富强,再让老百姓富裕,这是哪个学派的观点?()唐代被称为“振兴儒学的卫道者”的思想家是()从性三品出发,韩愈认为不可教,须施以刑罚的是()《采西学议》
《劝
- 我国女子师范教育及女子教育正式列入学制,始于()1922年新学制对中学年限的规定是()。1901年
1905年
1907年#
1911年中学只一级,共四年
初中二年,高中四年
初中四年,高中二年
初中高中各三年#
- 梁启超认为处于儿童期,接受小学教育的学生年龄为()科举制正式废除的时间是()6~13岁#
7~13岁
6~12岁
7~12岁C
- 百日维新改革科举制度,开设()以选拔新政治人才。程朱理学控制科举与学校始于哪个朝代。()下列教材中()是太平天国时期编辑的重蒙教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创办了一批革命干部学校。其中,()是毛泽东1921年8月在
- 清末留学教育中派往留学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是()。“学所以为道”的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是()。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孔子
董仲舒
柳宗元
韩愈#
- 汇集欧美日七国学校教育制度,作为清政府了解西方各国教育制度的重要书籍的是()。颜元是时期的教育家()1931年,梁漱溟到()开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花之安的《泰西学校论略
- 下列教材中()是太平天国时期编辑的重蒙教材。《尚书》的内容不包括?()隋唐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被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壬子学制公布实行于()。朱熹教育原则的总纲是()。《旧遗诏圣书》
《新遗
- 1837年,德国传教士花之安撰写(),将德国学校制度系统全面介绍进中国。“三舍法”是()在熙宁兴学期间创立的,是对太学的一种改革西周天子所设“五学”中,居于中心的学校称()我国古代学校的萌芽是()。下列学校中,不
- 1875―1897年,清政府共派六批留学生赴英、法学习,其中绝大多数学生来自()。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是()()创立了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必修选修制度奴隶制学校教育萌芽于()。A分斋教学
自由讲学#
注重考试
藏书读书王
- 初步勾勒出“中体西用”思想理论框架的著作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的农村改进实验以()为第一试办区。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于()起开始推行。冯桂芬的《采西学议》#
- 《京师大学堂章程》的拟定者是()我国独立设置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始于()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黄遵宪北洋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抗日战争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
- 开我国近代新型综合性大学先河的学校是()。《春秋》这本书的名字来源是?()隋唐时期设立了专门管理教育的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是()。京师同文馆
天津中西学堂
京师大学堂#
上海南洋公学在古代春天与秋天是朝聘
- 1866年,清朝第一位出访欧洲的官员()以笔记的形式介绍欧洲各国的近代学校制度。"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元代建立的第一所官办书院是()。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持有的观点是()。黄遵宪
- 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是()。在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中,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秦统一后,铲除私学,结束“百家争鸣”局面的是()。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是()。隋唐时期设立了专门管理教育的中央政府教
-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是()的观点。民国初年颁布的学制是()孟子关于人性的哲学观点是()。朱熹
王守仁#
颜元
王夫之壬寅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
癸卯学制
戊辰学制性善论#
性恶论
染丝说
性三品说
- 中国教育由传统开始向现代转化的分界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学与其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什么?()1840年鸦片战争#
1903年癸卯学制
1905年科举废止
1911年辛亥革命智慧
哲学
道德
心性#
- 颜元教学方法的中心原则是()。史官在古代担任几种使命?()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于()起开始推行。思
习#
行
知1
2#
3
4公元前124年
公元前135年
公元前140年#
公元前148年
- 颜元晚年主讲并分设六斋的书院是()中日文化交流中,肩负着外交和学习双重任务的是()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是()。漳南书院#
尼山书院
丽泽书院
龙冈书院留学生
学问僧
遣唐使#
观光客南京鼓楼幼稚园#
北京香山慈
- 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持有的观点是()。清朝国子监在发展中,以下数端是值得注意的()。国子学的设置始于()。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是()。知先行后
知行合一
行先知后#
知为先,行为重设置学官
实行监生历事制度#
- 提出“以七字富天下”“以九字安天下”“以六字强天下”的教育家是()。起点很低,但是经过世代流传下来的是?()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不包括()。王守仁
王夫之
陆九渊
颜元#A.《毛诗序》B.《大雅》C.《国风》D.
- 提出“天下学术公有”主张的教育家是()。礼的第四个作用是什么?()董仲舒
颜之推
王安石
王守仁#A.禁乱B.形成哲学观C.形成价值观D.刑罚#
- 学术界称之为阳明先生,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明代教育家是()。“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中国近代第一个研究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是()墨子教育内容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方面,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
- 《存学编》的作者是()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清朝国子监在发展中,以下数端是值得注意的()。古代国子学积分法始于()。中国近代从
- 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影#
改进了教学方法
女子教育取得一定地位,开创了男女同校
课程上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训练江苏
浙江
广东
-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以()为基础。下列哪项不属于早期改良派所提出来的措施()。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提倡教育平等#
改革科举制度
建立近代学制
倡导女子教育
- 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女子学校设在()朱熹邀请陆九渊赴()讲学,首开书院“讲会”之先河。“八股文”是()时期科举考试采用的专门文体。上海
宁波#
福州
南京白鹿洞书院#
嵩阳书院
应天府书院
岳麓书院魏晋
隋
- 提出“养教并重”教育作用论的教育家是()。有“汉代孔子”之称的西汉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壬戌学制颁布执行于()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对教育采取了()政策。王守仁
王夫之
陆九渊
颜元#董仲舒#
王充
颜之推
朱
- 在人性论方面,王夫之主张()。以下教育论著不属于《礼记》的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韩愈在()中提出的教育思想。C《大学》
《四书》#
《学记》
《乐记》《传习录》
《进学解》#
《近思录》
《
- 王夫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圣化
主知
躬行#
习行
- 王安石在()中提出变法改革的指导思想。京师大学堂开办后,每到科举考试时期,学生纷纷请假赴考,这说明()以下唐朝的学校中,不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是()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的是()。《举贤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韩愈关于()的观点。“科举考生看榜图”,这样的场景最终消失于()西汉初年的政治指导思想是()明清时期,()是民间比较经常和普遍设置的蒙学教育机构。在下列四个阶层中,称之为“四民之首”
- 朱熹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1845年美国传教组织长老会在宁波举办的学校是()商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学校名为()。《学记》的精华在于()。对于西政的解释,正确的是()。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
二无论的客观唯心主
- “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是()的言论。中国近代“幼童留美”的成行,主要得力于谁的倡导()。董仲舒
王充
颜之推#
韩愈曾国藩
严复
容闳#
李鸿章
- 王充关于知识的言论是()《明鬼篇》是谁的著作?()颜元认为治国安民的根本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以专文论述师范教育的文章是()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闻见博而知益明
见之不若知之,知
- 朱熹理学教育的中心是()。“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明清时期,()是民间比较经常和普遍设置的蒙学教育机构。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
思想教育
伦理教育教学的三种方法
判断言谈的三条标准#
道德教育的三个层次的要求
- 《师说》提出择师的根本标准是()。京师大学堂开办后,每到科举考试时期,学生纷纷请假赴考,这说明()颜元认为治国安民的根本是()道#
业
智
仁京师大学堂仍然实行旧式教育
通过科举考试仍然是解决读书人做官问题的
- “蓬生麻间,不染自黑”,礼就变成了什么?()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是()。下列思想家中,但他肯定善恶是可以改变的。“在化不在性”,可变为恶
- 胡瑗在教学方法方面的特色在于提倡()。“科举考生看榜图”,这样的场景最终消失于()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是对教学方法的总结()王充的思想中,与
- 朱熹将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阶段是()董仲舒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汉代察举制实施时,在郡国推荐的是()。6~15岁
8~15岁#
6~18岁
8~18岁德艺周厚
圣化#
教学相长
传道、授业、解惑进士
秀才
- 朱熹教育原则的总纲是()。“科举考生看榜图”,这样的场景最终消失于()“以吏为师”是哪个派别的教育管理手段()居敬穷理#
学思力行
因材施教
居敬持志隋朝
唐朝
明朝
清末#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