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隋朝时期,涿郡货物经水路运输抵长安须经路线是()。收录西方传教士的的科学家是()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一位英国人说,中国多织一匹布
- 唐朝两税法的实行表明()①租庸调制已无法维持②征税标准不再以人丁为主③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势头④从根本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⑤封建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
- 隋唐时期实行的租庸调制,“庸”的作用是()。据《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段引文说明()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表
-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近代人口减少的原因是()。近代工矿冶金业的变化是()。《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五口”是广州、厦门、上海和()。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因素地形成过程,基本因
- 据《清朝通典》记载:“我朝削除故明宗室禄田,令与民田―例起科(征税)。其废藩田产号为更名地者,皆给于民,而薄其征敛。”清朝的这一政策实际上是()。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 隋朝实现统一的经济基础是()。下列是世界主要国家所占世界贸易值的比例对照表,推测其年份可能是(单位:%)贴现市场的发展历程()。1946年11月,中美签订不平等条约()洪仁玕在其《资政新编》主张建立和健全法制,
- 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几经变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为主,方式由交纳实物到交纳银两,苏州账房“散发丝径,给于机户,按绸匹计工资。机户织成绸缎,送归帐房批售,往往持账房为生”。这种现象表明()余秋雨在《蓝
- 明清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势力最大,影响最远的三大商帮。为了配合当届世博会“未来世界”的主题,1938年10月在纽约世界展览会工地上埋人了一个装有当代文明记录的容器“时间舱”,并在地面的石碑上注明:直到50
-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指的是()。先秦时期,引起“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古代对手工业者实行哪种管理制度()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
- 五铢钱作为我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最主要条件是()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始于秦统一废于清末
始于秦始皇废于汉武帝
始于汉武帝废于唐高祖#
始于汉
- 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唐代许多官员开设邸店,后政府规定:“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说明了()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传#
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形成
水利工
- 三国和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开发,其共同原因是()①实行均田制②大批农民的南迁③南迁农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④南迁农民与江南人民的共同开发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力是()。生丝也是中国的大宗出口商品,但在亚
- 人口只有两三千万,乾隆年间增至三亿多,导致人口猛增的主要原因是()。有唐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这则材料反映了()①唐初经济发展的状况②唐政府征收茶税的现象③唐代某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高④
- 帝国主义列强在瓜分中国的过程中,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当时,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的主要方式有()。历史记载:洛阳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市四壁有四百余店,招致商旅,珍奇山积”由此推断出洛阳繁盛的时期是()
- 进口消费资料下降,由82.4%降至55.5%#
20年代中期,中国的棉纱出口逐步打开近东、非洲和中南美一些国家的市场#
1931年后,出口棉纱和面部的数量下降#对清政府的依赖性和保守性#
经营业务上的墨守成规#
外国在华银行势力
- 清朝实行“更名田”和“摊丁入亩”,其共同作用是①缓和了阶级矛盾②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③调整了生产关系④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输华商品总值先升后降,其主要原因是()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③④#
①②
- 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主要包括()。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下列情况的出现与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关系的是()。鸦片战争后,洋行的经营内容也逐步变化,由以从事
- 清朝“摊丁入亩”政策最重要的客观作用是()。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居民饲养的”六畜”的是()余秋雨在《蓝旗和孩子》中写道:“到了布鲁塞尔就像提纲挈领,豁然开朗地看着欧洲如何企图在陈旧结构中脱胎换骨,挥别昨天。”他
-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主要表现在()。自秦统一到清朝初年,我国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导致人口迁徙的最根本原因是:()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
- 唐代实施的“纳绢代役”和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共同原因是()。收录西方传教士的的科学家是()以下那句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描述?近代中国工业经历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途
- 下列由李鸿章创建的军事工业有()。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下面是《大公报》一则征婚广告:“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聘娶仪节
- 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近代中国城市兴起的条件是()。近代城市基础建设是指()。中国私人资本最早投资兴办的近代工业部门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普
- 明朝“一条鞭法”改变了赋税形态,从经济发展趋势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①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的商品货币化②力量远不足分解封建生产方式③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 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在国民收入中还看不出其效益#
20年代初期,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在国民收入中就显示出其惊人的效益
20年代初期,由于军事工业的发展,近代工业开始产生效益早19世纪60年代,新增14家#
1914-1930年,新增1
- 首次到达广东沿海的外国人是()人。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十九世
- 中国共产党发布了()。“水旱从人,时无荒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货币就是前来造塔的各方人等所操的语言,“官方语言”则被指定为美元,每一种其他“语言”都要求按
- 规定"邀请英人帮办税务”的不平等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哪一项建设?()近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总特征是()
- 近代工商管理方面发生了较大转变,从国家政策来看,主要是从重农抑商政策转变为保护工商业发展政策。下列关于"二五减租”说法正确的是()。张謇认为发展实业的重点应放在纺织和钢铁两个行业上,但结果是纺织业得到长足
- 清代前期省级财政总管部门是布政司。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快速发展的工业是()。最早强调劳资关系的立法是()。康熙年间大力推行鼓励垦荒的措施,至乾隆时已经是“人民户口百倍于前。地无不耕之土,水无不网之波,山无不采
- 孙中山实业计划把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商”的结果在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影响有()①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②使封建守旧思想久久得不到冲击③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产生④
- 清代前期管理全国财政的部门是工部。商鞅变法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统一度量衡③废分封,行县制④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霍布豪斯在《自由主义》一书中说:“19世纪可被称为自由
-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是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经济和()。股份经济
农业经济
混合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商业资本集团是()。五铢钱作为我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签订了《北京条约》()革命根据地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南京条约》条款未涉及的内容是()先施公司#
- 孙中山节制资本的主张是指“发达私人资本,节制国家资本”。1926年,国民党在广州通过了《本党最近纲政决议案》,即减少农民田租()%。票号兴盛的原因是()。正确#
错误28
30
40
25#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开始利用票号
- 1926年,国民党在广州通过了《本党最近纲政决议案》,进行"二五减租”,即减少农民田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持续迅速发展,对其发展原因归纳最准确的是()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对外开放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④国
-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所借外债用关税担保,我国关税自主权丧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直有着美好愿望——“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是()据《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变动
-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是()。“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载种。这反映出古
- 湖北枪炮厂由()创办。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始终未能突破萌芽状态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②君主专制空前加强③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④荷兰、倭寇的入侵清末新政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
- 下列关于"二五减租”说法正确的是()。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下列直接反映了该碑刻包含的历史信息是()。①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②我国
- 2007年9月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七次降息,至2008年4月已降到2.0%,利率水平总计下降了3.25个百分点,同时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是()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