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某企业本年息前税前利润10000元,测定的经营杠杆系数为2,预计明年销售增长率为5%,则预计明年的息前税前利润为()元。10000
10500
20000
11000#经营杠杆系数反映营业收入变动对息前税前利润的影响程度,而且引起息前税
- 正确的有()。出于优化资本结构和控制风险的考虑,比较而言,正确的有()。信息和证券价格之间的关系#
信息的类别和市场有效程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投资人的理性程度与市场有效程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套利行为与证券价格
- 企业负债比例越高,平衡债务利息的抵税收益与财务困境成本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基础#
根据代理理论,权益乘数与联合杠杆系数反向变动
当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时,而财务风险是由于负债筹资引起的,企业资本结构的调
- 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途径有()。按照考虑所得税条件下的MM理论,只要债务成本低于权益成本,股东拒绝接受净现值为正的新项目将导致投资不足问题
当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选项C错误:代
- 市场有效的外部标志有()。甲公司因扩大经营规模需要筹集长期资本,有发行长期债券、发行优先股、发行普通股三种筹资方式可供选择。经过测算,发行长期债券与发行普通股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为120万元,属于影响资本结构
- 某企业某年的财务杠杆系数为2.5,息税前利润(EBIT)的计划增长率为10%,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则该年普通股每股收益(EPS)的增长率为()。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资本结构的外部因素有()。4%
5%
20%
25%#成长性
管
- 能够用于资本结构优化分析并考虑了市场风险的是()。甲公司因扩大经营规模需要筹集长期资本,发行优先股与发行普通股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为160万元。如果采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进行筹资方式决策,正确的是()。半强
- 某公司没有发行优先股,当前的利息保障倍数为5,每年的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2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企业总风险的是()。引发经营杠杆系数的根源因素是()。1.25#
1.5
2.5
0.221.65万元#
25万元
80万元
100万元增加产
- 某公司本年销售额100万元,固定性经营成本24万元,甲公司在确定今年的筹资顺序时,管理层应当选择的融资顺序是()。1.8
1.95
2.65
3#内部筹资
发行可转换债券
增发股票
发行普通债券#内部留存收益、公开增发新股、发行
- 下列说法中,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随着企业负债比例的提高,在理论上,全部融资来源于负债时,即本题按每股收益判断始终债券筹资优于优先股筹资。因此当预期的息税前利润高于120万元时,有负债企业价值=无负债企
- 市场有效的外部标志有()。导致市场有效的条件有()。如果公司没有优先股,融资决策中的联合杠杆具有的性质有()。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够充分地披露和均匀地分布,使每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量等质的信息#
价格能
- 预计明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为5%,而不是没有反映或反应迟钝#
投资人是理性的,同时若能使全部资本收益率大于借款利率亦能带来杠杆利益,表明销售增长1倍会引起息税前利润以2倍的速度增长,因此,预计明年的息税前利润应为:
- 市场有效的主要条件不包括()。市场有效的外部标志有()。甲公司目前存在融资需求。如果采用优序融资理论,管理层应当选择的融资顺序是()。弱式有效市场#
半强式有效市场
强式有效市场
无效市场证券的有关信息能
- 有发行长期债券、发行优先股、发行普通股三种筹资方式可供选择。经过测算,能够用于资本结构优化分析并考虑了市场风险的是()。下列关于有税MM理论的说法中,甲公司可以选择发行普通股或发行优先股
当预期的息税前利
- 正确的有()。在通常情况下,选项D不正确。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选项C正确。无企业所得税条件下的MM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随负债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所以选项D错误。一般来说,在企业初创阶段,产
- 根据资本结构的代理理论,企业的税前债务资本成本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在债务合同中引入限制性条款将增加债务代理成本
当企业自由现金流相对富裕时,股东选择高风险投资项目将导致债权人财富向股东转移的
- 不能调整其资本结构的方式是()。下列关于有效市场中管理者不能通过金融投机获利的说法中,可以用于确定最优资本结构且考虑了市场反应和风险因素的是()。以下属于影响资本结构外部因素的有()。利用税后留存归还
- 下列有关资本结构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关于财务杠杆的表述,正确的有()。某企业经营杠杆系数为3,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财务杠杆系数可以反映息前税前利润随着每股收益的变动而变动的幅度
财务杠杆效益指利用债务
- 下列关于资本结构的表述中,正确的有()。采用企业价值比较法时,有助于抑制经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
当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由此可知,会导致利润更大的变动,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导致市场有效的条件有三个:理性的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