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查看所有试题
  • 下列哪种疾病罕见病原携带状态()

    下列哪种疾病罕见病原携带状态()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须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是()用于某些传染病
  • 关于免疫反应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关于免疫反应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斑疹伤寒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对变形杆菌“OX19”,的抗体,是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A.机体的免疫反应对传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 B.所有免疫反应都对机体有益#
  •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

    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35岁,每天15~20次,无明显腹痛,中度脱水貌,腹部无压痛。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为9.7×109/L,粪便镜检白细胞3~5/HPF。病前曾食生黄瓜。男,注射部
  •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重复感染常见于()A.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 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E.病原体的致病能力与机体的防御能力#伤寒
  • 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是()

    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是()下列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依次为()A.隔离治疗病人 B.隔离治疗带菌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疫苗接种 E.接触者预防用药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
  •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情况属于()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感染过程的各种表
  •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

    25岁,腹泻、呕吐2天。3天前旅游时曾进食海产品,10余次/天,体查:T36℃,脱水貌,腹平软、无压痛,最紧急的措施是()A.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B.前驱期、发热期、出疹期、恢复期 C.体温上升期、极期、
  • 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

    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未恢复正常,又再发热,称为()A.加强营养 B.体育锻炼 C.预防接种# D.防止感染 E.预防服药A.气温、雨量 B.社会制度、经
  • 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

    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对传染源正确的描述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的传染病是()A.再燃 B.再感染 C.重复感染 D.二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源()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源()属于严格管理的传染病是()A.患者 B.病原携带者 C.隐性感染者 D.易感者# E.受感染的动物A.艾滋病# B.鼠疫 C.血吸虫病 D.流行性感冒 E.麻风病
  • 属于监测管理的传染病是()

    属于监测管理的传染病是()病原体均能被如下因素清除,但不包括()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主要区别是()临近疾病恢复期出现,并持续较长时期的抗体()由致敏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无法产生以下哪种特异抗体()重要的传染源包括
  • 接种下列哪种制剂无法获得主动免疫()

    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城镇和农村要求发现霍乱后的上报时限是()某小学发现1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对该校师生进行检查,19人
  •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

    首先出现并且是近期感染的标志的免疫球蛋白是()对于消化道传染病,依次为()A.气温、雨量 B.社会制度、经济状况 C.地理位置、气候变化 D.生活习惯、文化传统 E.社会因素、自然因素#A.高热持续,24小时体温相差
  • 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未恢复正常,又再发热,称为()

    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未恢复正常,称为()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中,错误的是()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是()下列哪种疾病不出现潜伏性感染()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括()有关传染病的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
  • 一般来说,传染病的检疫期主要是根据什么决定的()

    一般来说,传染病的检疫期主要是根据什么决定的()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下列哪些物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范畴()病原体的致病力取决于()在传染病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下列属于特异性被动免疫的是()A.最短
  • 人工被动免疫后,其免疫力()

    人工被动免疫后,某农村小学一年级,连续有3名儿童因高热、头痛、呕吐入院,下列哪条是不必要的()A.立即出现,持续4周A.病原体与人体保持永久平衡 B.病原体和人体相互作用保持暂时性平衡,但当人体防御功能减低时,则
  • 下列不属于病原治疗药物的是()

    下列不属于病原治疗药物的是()间歇热是指()掌握传染病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以病原治疗为主的传染病是()A.糖皮质激素# B.抗生素 C.干扰素 D.利巴韦林 E.血清免疫制剂A.高热持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 B
  • 关于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

    关于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马鞍热是指()属于监测管理的传染病是()A.感染病原体后是否发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体的抗病能力 B.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C.因为传染也可称感染,所以感染性疾病就是传染
  • 炭疽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炭疽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在我国,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下列疾病属于新发传染病的有()A.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B.经水、食物、苍蝇传播 C.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D.经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 E.土壤传播#麻疹
  • 白喉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以病原治疗为主的传染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男,初起含粪质,后为黄色水样,曾呕吐3次,无里急后重。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7.5℃,血压86/62mmHg,呼吸22次/分,肠鸣音亢进,中性细胞0.56,只能通
  •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有关传染病的综合预防措施,最准确的是()A.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B.经水、食物、苍蝇传播 C.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D.经血液、体液、血液制品传播# E.土壤传播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
  • 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隐性感染增加时()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关于隐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病后仅可获得部分、较弱免疫力的传染病是()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的病毒性传染病是()临床常见的潜伏性
  • 主要作用于原虫和蠕虫的免疫球蛋白()

    主要作用于原虫和蠕虫的免疫球蛋白()干扰素属于()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不包括()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的传染病是()A.IgG B.IgA C.IgM D.IgD E.IgE#A.特异性免疫血清 B.抗毒素 C.类毒素 D.免疫调节剂# E
  • 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并且是近期感染的标志的免疫球蛋白是()

    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并且是近期感染的标志的免疫球蛋白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情况属于()确定传染病隔
  • 关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说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关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说法,下列哪项不正确()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为()关于隐性感染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有()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的病毒性传染病是()A.IgM型抗体的检出有助
  • 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的局部抗体()

    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的局部抗体()男,近2天来腹泻,每次量较多,曾呕吐3次,血压86/62mmHg,脉搏106次/分,呼吸22次/分,中性细胞0.56,P122次/分,球结膜可见片状出血
  • 机会性感染是指()

    机会性感染是指()有关IgG,下列哪项是错误的()下列哪几项属于病原体的致病力()A.肠道中发现大肠埃希菌 B.鼻咽部发现链球菌 C.泌尿道内发现大肠埃希菌# D.口腔发现口腔链球菌 E.皮肤表面发现葡萄球菌A.是人体最
  • 传染病流行必需的3个环节是()

    因发热、头痛3天,昏迷,不规则,肌张力增强,膝反射亢进,淋巴0.2。在其抢救过程中,或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引起菌群失调症,膝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升高
  • 由于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导致肠道内的大肠埃希菌进人腹腔

    引起宿主的损伤,属于()感染的含义是()关于潜伏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重复感染 B.隐性感染 C.潜在性感染 D.再感染 E.机会性感染#A.病原体侵入人体的结果 B.亦称传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的过
  • 人工自动免疫,其免疫力()

    其免疫力()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腹泻、呕吐2天。3天前旅游时曾进食海产品,2天前始出现腹泻,继之呕吐,自觉口渴,脱水貌,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四肢微凉。血象:WBC15.0×109/L,持续2个月 C.立即出现
  •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应以哪一环节为主()

    学生,无波动感,血象:WBC22.0×109/L,N0.92,临床表现(畏寒、发热,神志不清;体查:低血压,皮肤肿块,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为主),病前一般情况大多良好
  • 属于严格管理的传染病是()

    下列哪些正确()关于传染病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在传染病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在我国,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男,BP49/37mmHg,右侧臀部可见5cm×6cm大小肿块,无波动感,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所占比重
  •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是指()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是指()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关于病原体在传染过程中的作用,而不是全部# 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A.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
  • 保护易感人群采用的各种免疫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保护易感人群采用的各种免疫措施中最重要的是()炭疽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下列哪些属于乙类传染病()A.使用转移因子等免疫激活剂 B.接种疫苗#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中草药预防 E.注射高价免疫球蛋白A.经空气、飞沫
  • 间歇热是指()

    间歇热是指()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水样便,10余次/天,无发热,脱水貌,呼吸平稳,最紧急的措施是()回归热型常见于()A.高热持续,但最低点未达正常 C.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下# D.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骤退
  • 稽留热是指()

    稽留热是指()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并且是近期感染的标志的免疫球蛋白是()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对于消化道传染病,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 B.高热持续,12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 C.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
  • 弛张热是指()

    弛张热是指()传染病检疫期限的确定是依据该病的()下列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依次为()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的病毒性传染病是()男,下水道工人,分类N0.87,E0.01,现伤口已愈。本例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 回归热是指()

    回归热是指()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的传染病是()A.高热持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 B.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 C.24小时
  • 用于检测病原体核酸的方法是()

    用于检测病原体核酸的方法是()感染的含义是()机会性感染是指()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染源()A.聚合酶链反应(PCR)# B.血清生化检验 C.特异性抗体检查 D.影像学检查 E.放射免疫测定(RIA)A.病原体侵入人体的结果 B
  • 马鞍热是指()

    腹泻、呕吐2天。3天前旅游时曾进食海产品,水样便,无发热,脱水貌,心肺正常,最紧急的措施是()A.高热持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 B.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 C.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下 D
183条 1 2 3 4 5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