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有关腔隙性脑梗死的描述错误的是()脊髓外硬膜内常见肿瘤有()好发于大脑深部、基底节区
皮层支动脉梗塞#
大小约0.5~1.5cm
常多发
临床症状可为单纯运动或单纯感觉障碍A.神经纤维瘤B.神经鞘瘤C.脊膜瘤D.胶质细胞
- CT、MRI上有以下表现,可提示胸腺瘤恶变,错误的是()异物吸入最易进入()肿瘤短期内明显增大
肿瘤边界不清,向邻近组织浸润
点状、曲线状钙化#
轮廓不规则、分叶状
出现胸腔积液和胸膜肿瘤结节左下叶支气管
左上叶支
- 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的连线称为()"中效栓塞剂"的栓塞时间通常为()听眦线#
听眶线
听鼻线
听口线
瞳间线A.48小时以内B.48小时~1个月C.1个月以上D.2个月以上E.3个月以上
- 下列哪种为MRI中肾上腺的异常形态()线状
倒Y形
圆形#
倒V形
三角形
- 常引起视神经孔增大的病变是()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为()A.骨纤维异常增殖症B.畸形性骨炎C.石骨症D.眶内血管瘤E.视神经脑膜瘤A.5~10天B.3~4周C.4~4周D.1~3周E.5~3周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应首选的栓塞剂是()肺癌支气管动脉化疗的并发症有()明胶海绵#
PVA颗粒
自体血凝块
无水酒精
弹簧钢圈A.化疗后综合征B.局部出血C.脊髓损伤D.穿刺部位血肿E.气胸#
- 常规头颅CT扫描基线取()"改良Seldinger穿刺法"指()听眉线25°
听眶线25°
听眉线20°
听眶线20°
听眶线10°#直接穿刺血管造影
皮肤切开,暴露血管,插管造影
穿刺针不带针芯,不穿透血管后壁#
穿刺针带针芯,穿透血管前
-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X线可见()肺癌细支气管充气征形成的病理基础是()A.肺野呈毛玻璃样密度增高B.均匀分布、大小密度相同的粟粒状病灶C.正常肺纹理常不能显示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A.肿瘤瘢痕收缩B.瘤内含气、扩张
- 大叶性肺炎的X线表现为()多数肺泡实变而少数肺泡仍然含气,所构成的影像称为()A.肺纹理增强,透光度减低B.肺叶或肺段云雾状阴影C.炎症部位呈蜂窝状透亮区D.大叶不均匀性阴影E.肺叶或肺段密度增高一致性阴影支气管
- 结节性硬化的钙化特征是()脑结核球在MRIT2WI上,中心部的较低信号病理上多代表为()A.侧脑室周围,室管膜结节状钙化B.脑内宽大全层脑回状,齿状或曲线状钙化C.毛线团样或簇状钙化D.局限性斑块状钙化E.基底节区斑片状
- 关于脑肿瘤好发年龄的描述,哪项不对()A.髓母细胞瘤:10岁以下多见B.松果体生殖细胞瘤:10~30岁多见C.脑膜瘤:常为40~50岁中年人D.脉络膜乳头状瘤:50岁以上多见E.颅咽管瘤:15岁以下儿童多见
- 肺内空腔影可见于()中央型肺癌常见到的阻塞性改变为()A.肺大泡B.含气肺囊肿C.肺气囊D.周围型肺癌E.囊状支气管扩张#A.阻塞性肺气肿B.间质性肺气肿C.阻塞性肺炎D.阻塞性支气管扩张E.阻塞性肺不张#
- 关于"多发性硬化"的影像表现,哪项不对()MRI扫描最易显示顶枕沟的扫描位置为()静止期病灶不强化
可有脑萎缩
常有脑肿胀#
反复发作则病灶新旧程度不一
亚洲患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A.横轴位B.矢状位C.斜位D.斜冠
- 有关表皮样囊肿的描述,错误的是()桥小脑角区多见
肿瘤为均匀等密度#
病变边缘清楚
具有"钻缝"特点
增强扫描无强化
- 颅内压增高引起哪些X线改变()脊髓后角的神经元是()蝶鞍扩大及骨质吸收#
颅骨骨质普遍吸收#
颅缝分离#
脑回压迹增多#
颈静脉孔骨质破坏传出神经元
交感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副交感神经元
- KerleyB线最常见于哪种疾病()构成肺门的主要结构是()A.肺癌B.肺结核C.心房间隔缺损D.二尖瓣狭窄E.慢性支气管炎A.肺动脉B.支气管C.肺静脉D.淋巴组织E.以上都不是#
- MRA是利用了流体的()流空效应
流入性增强效应
相位效应
以上均是#
以上均不是
- 梯度回波(GRE)与自旋回波(SE)相比()热造影剂栓塞是将泛影葡胺加热到()A.GRE幅值较SE小,图像信噪比高B.GRE幅值较SE小,图像信噪比低C.GRE幅值较SE大,图像信噪比高D.GRE幅值较SE大,图像信噪比低E.GRE幅值较SE小
- 支配拇收肌的神经是()正中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肌皮神经
- 右主支气管与正中矢状面成多少度角()前纵隔不常见的肿瘤是()15°~25°
20°~35°#
0°~30°
30°~40°
40°~50°A.恶性淋巴瘤B.恶性畸胎瘤C.胸骨后甲状腺D.胸腺瘤E.皮样囊肿#
- DSA的中文全称是()以下选项中,"CT图像质量指标"包括哪几项()数字成像
数字减影
数字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伪影#
空间分辨率#
密度分辨率#
扫描时间
球管数量
- 胸内甲状腺有以下表现,错误的是()下列与气管、支气管异物相关影像,哪项不对()大多位于胸骨后
恶性者较少见
因甲状腺含碘CT值较高
气管常向前侧方移位#
气管常向后侧方移位膈肌矛盾运动
肺门影增大#
肺不张
肺气
- 右侧皮质核束损伤可出现的症状是()右侧抬头纹消失
右侧鼻唇沟变浅
左侧抬头纹消失
左侧鼻唇沟变浅#
- 梭形动脉瘤的首要形成原因是()A.动脉粥样硬化B.外伤C.动脉内膜撕裂D.感染E.先天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