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关于ST段位移幅度描述错误的是()年轻女性双侧乳房经前胀痛,经后可缓解,超声检查显示乳腺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呈粗大光点、光斑,最可能是()从事核医学甲种工作条件下的人员应多长时间进行体格检查()骨骼在X线
- 借助R/S比值可以辅助诊断()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效记录时间应该是()最大耗氧量(VO2max)是指()脑膜瘤血管造影的特征表现是()单纯性甲状腺肿与Graves病的区别正确的是()患者,女,23岁,临床高度怀疑子宫先天
- P波时间/PR段时间比值为()最大耗氧量(VO2max)是指()普通CT扫描与螺旋CT扫描的相同点()下列有关胸部疾病MRI的检查论述错误的是()从事一般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应多长时间进行体格检查()骨骼在X线片、透视荧
- 应考虑()患者男性,58岁,单位年度体检X线胸片示右上肺第2前肋间见直径2cm结节病灶,密度均匀,两侧肺门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时限小于等于0.10s,胸前导联小于等于0.25mV
时限小于0.11s,胸前导联小于等于0.20mV
- 女,30岁,尿频、尿急、尿痛1年,多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液性腔及钙化灶,液性腔及肾盂壁不规则,容积明显缩小,最可能的诊断为()运动实验时正常血压反应为()以下哪项不是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左、右倾后斜位支气管
- 关于正常窦性P波方向的描述是()肝癌动态增强CT扫描分三期名称顺序均正确为()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的显像典型特征是()Ⅰ、Ⅱ、aVL、V1导联倒置,aVR正负双向
Ⅰ、Ⅲ、aVL、V5到V6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Ⅱ、Ⅲ、aVF、V1
- 一份正常心电图,它的节律应该是()患者,30岁,尿频、尿急、尿痛1年,实质结构紊乱,多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液性腔及钙化灶,右输尿管全程扩张,膀胱壁弥漫性增厚、僵硬,容积明显缩小,心脏负荷增加时会出现心绞痛()窦性#
- 关于心电图波形的含义,下列哪项是错误的()ST段是指()以下哪项不属于运动实验的绝对禁忌证()下列关于胃溃疡X线表现错误的是()心电图R波处相当于()临床疑新生儿先天性直肠肛管闭锁,下列哪项检查为首选()放
- 患者无痛性血尿,超声示膀胱三角区乳头状隆起性病灶3cm×2cm,基底部较宽,不随体位移动,首选诊断是()下列哪种疾病不能在胸片上看到"空气支气管征"()采用注射血管内对比剂后进行的CT扫描,称之为()下列哪一项不是MR
- 患者2岁男孩,突发性腹痛,包块处探及多层强弱回声团,呈“同心圆征”,最可能的诊断是()关于T波描述正确的是()描计常规心电图导联应包括()CR摄影和常规X线摄影不同之处在于()腹内实质性脏器病变宜先采用何种检查
- 患者,女,30岁,声像图示右肾轻度肿大,多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液性腔及钙化灶,部分液性腔相互通连并与扩张的肾盂沟通,液性腔及肾盂壁不规则,右输尿管全程扩张,膀胱壁弥漫性增厚、僵硬,最可能的诊断为()脑膜瘤血管造影
- 老年女性患者,原有糖尿病,突发腹痛弥漫加剧。超声表现:胆囊偏小,壁厚毛糙,胆囊周围见液暗区,可诊断为()窦性P波正常的时限、振幅是()口服胆囊造影宜选择下述哪种对比剂()脑膜瘤血管造影的特征表现是()从事一
- 男性患者,37岁,既往有肝炎史,超声发现脾脏显著肿大,肝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不均匀。右肝可见3cm的圆形病变,边缘整齐光滑,有弱回声晕,内部为均匀低回声,诊断最可能是()从下面所述合并原发性肺癌的X线表现中选出一
- 年轻女性双侧乳房经前胀痛,经后可缓解,回声分布不均,呈粗大光点、光斑,最可能是()P波时间/PR段时间比值为()下列哪种疾病不能在胸片上看到"空气支气管征"()下列关于胃溃疡X线表现错误的是()关于CT机的工作原
- 年轻女性病人,突发剧烈腹痛,二尖瓣与三尖瓣的鉴别正确的是()肾动态显像注药21分钟时有滞留,下列哪项正确()患者男性,听诊两肺未闻及湿啰音,隐约可见肺纹理,边缘清晰,左侧胸廓肋间隙未见明显变窄或增宽。正确的诊
- 患者阵发性高血压,超声检查肾上腺区发现一圆形团块回声,大小约3~5cm,内部为均匀的中等回声,考虑病变最可能为()早期乳腺癌最适宜的检查方法是()左室长轴切面,如何鉴别扩张的冠状静脉窦和降主动脉()超声对比造
- 患者被硬物撞击左上腹后来诊,超声检查脾不大,脾包膜下见梭形不规则无回声区,为以下哪种病变声像图改变()胸部CT扫描,35岁,今午后突然持续性上腹剧痛前来就诊,体查:扪及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高度怀疑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