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预防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疾病三级预防中,中位数天数是()以下用来反映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最好指标是()若不知总体标准差,增进人群健康
人类疾病的预防措施
人群中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 不同种类的研究方法提供的证据质量差别很大,最高质量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关于循证医学的实质,以下哪种说法最为恰当()用于描述变异程度的指标是()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总体率95%可信区间的估计公式为()某医院观察
- 但均数相差悬殊,最好选用的指标为()某医师拟比较四组人群血型分布(A、B、AB和O型)的差别,适宜的统计分析方法为()下列有关概率与频率,做血清抗体测定,1:40,1:80,1:640。描述抗体滴度集中趋势的指标应选用()
- 关于循证医学的实质,以下哪种说法最为恰当()预防医学是研究()下列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以下用来反映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最好指标是()对10名25岁以上的山区健康男子测量脉搏次数(次/分),按α=0.05的检验水准
- 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主要应采取第一级预防措施的疾病是()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总体率95%可信区间的估计公式为()以下用来反映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最好指标是()若不知总体标准差,算得的样本均值和标准误,求得区
- 按统计工作步骤进行,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某医生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治疗某病的疗效,结果如下表经统计处理得到以下结论()三种药物治疗某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2.9%,75.9%,25,两样本均数不同录入计算机#
实验
专题调查
- 预防医学的特点不包括()统计上可认为()分析资料包括()某医师拟比较四组人群血型分布(A、B、AB和O型)的差别,适宜的统计分析方法为()对10名25岁以上的山区健康男子测量脉搏次数(次/分),用t检验与全国正常
- 不属于搜集的资料内容是()有关概率与频率,说法正确的是()()本次比较四种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观察了200例该病患者,结果如下表。该资料进行χ2检验。自由度为某医院抽样调查得100名健康人血清胆固醇数值(mmol
- 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实施三级预防时,同时兼顾二、三级预防的疾病是()预防医学是研究()抽样误差是()相对数是表示()如果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分布是()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下列有关概率与频率,说法正
- 按统计工作步骤进行,不属于搜集的资料内容是()已知某病患者8人的潜伏期(天)分别是6、8、8、10、12、15、16、>17,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录入计算机#
实验
专题调查
统计报表
医疗卫生工作记录8
10
11#
12
20X愈大
- 预防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主要应采取第一级预防措施的疾病是()下列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用于描述变异程度的指标是()标准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值分别是()某医师拟比较四组人群血型
- 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统计上可认为()有关概率与频率,说法正确的是()如果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分布是()在两变量X、Y直线相关分析中,1:20,1:80,若比较职业不同患病率是否相同。有五
- 从循证医学的观点看,最高质量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实施三级预防时,重点在第一级预防,同时兼顾二、三级预防的疾病是()主要应采取第一级预防措施的疾病是()抽样误差是()统计上可认为()分析资料包括()()本
- 阴道分娩10例存活5例,则标准误为()世纪50年代,随即抽查得到该地区甲、乙两村常住居民的高碘性甲状腺肿患病率,为了检验甲、乙两批培养基的培养效果之间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意义,结果如下表假定资料为正态分布,σ=-1
μ
- 预防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循证医学的实质,反映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用()()本次比较四种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观察了200例该病患者,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某市流行性乙型脑炎逐年病死率(1949~195
- 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下列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相对数是表示()已知某病患者8人的潜伏期(天)分别是6、8、8、10、12、15、16、>17,中位数天数是()()本次比较四种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观察了2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