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内容是( )提高医疗质量的思想保障是( )现代医患关系特点( )最能体现不伤害原则的是对医学伦理学不伤害原则的准确理解是对病人()国际护理学会1973年修订的《国际护士伦理守则》中,20
- 护士又详细询问家长,证实为菌痢,值班护士便及时报告医生,经医护密切配合抢救,患儿得救。从2002年11月起,并对其中66名女性支付了每人30万~150万韩元的酬金。在卵子捐献过程中虽然预知过度排卵会引起卵巢肿胀等后遗症
- 出自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的内容是( )医学道德修养的内容是()某患者夜间突发急腹症被送到某医院看急诊,初诊为急性胆囊炎。负责医生因自己年轻,怕担风险,未作任何处理,即让家属把患者送到20里外的中心医院就诊,延
- 一位被汽车撞成重伤的少校军官被一位好心的老工人用三轮车送到某市医院急诊室。被请出来的值班医师一见到刚刚苏醒过来的少校问:"带钱了吗?"少校摇了摇头,于是又回原房间睡觉去了。到早晨交接班时,多脏器破裂,朝廷
- 遇上感和月经来潮时疼痛加重,男,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其后果也是不可设想的。上述情况表达的最主要思想是()。临床诊疗工作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启我爱医术,尽力为病人。"
"医本活人,精通方术……以善其生。"名誉是
- 奠定中国医学人道传统的文献是( )保守医疗秘密之两方面的内容是指()在人体实验中使用对照组、安慰剂和双盲法()。护士有时要对病人保密,但应除外()。对于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不正确的理解是()。A.《黄帝内经
- 奠定西方医学人道传统的文献是( )医务人员的道德义务是目前,关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和应用中道德争议的焦点问题是()医学与医学伦理学的关系是()。关于医患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下述口号和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
- 能报销……"话未说完又昏迷过去。医生给当地部队打电话,发现少校军官已死于候诊室外长椅上。事后,不先交钱就给你看病的医院有哪家?"体现医学目的原则的是( )上述关于执行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的提法中,最易引发争议的
- 医学伦理学作为学科出现的标志是( )出自林逋的话是( )1946年通过的第一个关于人体实验的国际文件()体现不伤害原则的是( )医务人员的道德义务是医学伦理学的时代性在()符合医学研究献身医学原则()A.《黄帝内经
- 出自林逋的话是( )最早明确提出保守医密和反对堕胎这两条医德规范的是( )道德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因车祸受重伤的男子被送去医院急救,当病人家属拿来钱时,但不包括()。护患关系是一种()。指导合作型的护患关系
- 待病人服药后该护士才想起给患者服错了药,在病人坚持己见时,遇上感和月经来潮时疼痛加重,于是出于彻底检查的目的来院坚决要求作CT检查,被医师拒绝。医师开出脑电图检查单和请耳鼻喉科会诊单。病人大为不满。为形成正
- 知行统一的方法是指( )对医师有合理的个人利益的正确理解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引起了医德的一系列变化,但应除外()。我国提出建立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主张是哪一年代()。对肺心脑
- 59岁,因患肝硬化腹腔积液,出现肝性脑病,处于濒死状态。其子在得知母亲已治愈无望时,向主管医师提出书面请求:为其母实施"安乐死",病人安静地死去。之后,后经市人民法院多次公开审理及诉讼后,才宣告主管医师无罪释放
- 对患儿仔细观察,发现精神越来越差,末梢循环不良,但患儿颈部不强直。于是,证实为菌痢,值班护士便及时报告医生,经医护密切配合抢救,患儿得救。第六届世界精神病学大会通过的对待精神病人伦理原则的医德文献是()。A.
- 可允许行人工流产或引产,这符合()某男患者,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而住入某院。患者认为"再障"是不治之症而拒绝一切治疗措施,获得患者信任。在患者主动配合下,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出自孙思邈
- 道德主要通过( )体现不伤害原则的是上述关于执行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的提法中,最易引发争议的是医疗卫生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卫生资源分配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是()。不属于病人的权利是()。A.都
- 法律主要通过( )下面关于医务人员泄露医疗秘密,不包括()患者李某,7岁,因上呼吸道感染收住某医院儿科病房。当时高热39℃,咳嗽,咳嗽减轻,情况好转。该医院因在搞一项关于儿童电生理无伤性检查方面的研究课题,故经患儿
- 医学伦理学的实践性表现在()选择器官移植受者的首位标准是()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名闻天下。为了给百姓治病,他长期游历在民间行医。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注意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多发病
- 被同行的人送到附近一家医院抢救。经查:伤员多发性骨折,如不及时手术,被同行的人送到附近一家医院抢救。经查:伤员多发性骨折,多脏器破裂,会有生命危险。但手术需要亲属签协议书。可伤员的同行者谁也不敢代签。这时
- 初诊为急性胆囊炎。负责医生因自己年轻,延误了治疗时间,致使病人胆囊穿孔,中毒性休克。后虽经抢救挽救了生命,初诊为急性胆囊炎。负责医生因自己年轻,未作任何处理,即让家属把患者送到20里外的中心医院就诊,致使病人
- 某患者夜间突发急腹症被送到某医院看急诊,初诊为急性胆囊炎。负责医生因自己年轻,未作任何处理,延误了治疗时间,致使病人胆囊穿孔,中毒性休克。后虽经抢救挽救了生命,但医药费用去2万多元下列对"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
- 某患者夜间突发急腹症被送到某医院看急诊,怕担风险,未作任何处理,即让家属把患者送到20里外的中心医院就诊,延误了治疗时间,致使病人胆囊穿孔,中毒性休克。后虽经抢救挽救了生命,但医药费用去2万多元提高医疗质量的物
- 某中学生,医院正在尝试使用一种疗效不肯定、有一定风险的药物。其家长表示愿意做这种试验性治疗。但没有履行书面承诺手续。治疗二天后,要追究医生责任,于是造成医疗纠纷。对病人不一定有助益,语调适中,而到了一般病
- 某研究者,为了验证氯霉素对伤寒的疗效,在408例伤寒病人中进行对照试验,其中251例用氯霉素治疗,其余157例不用。结果使用组251人中死亡20人,死亡率7.07%,未用组157人中死亡36人,病死率22.8%,已有结论被亲自证实。
- 为了验证氯霉素对伤寒的疗效,并有颈淋巴结转移。医生告诉患儿母亲,决定打破常规,采用一种新的术式,又使女孩子保留外形美观,功能不受破坏。患者及家属同意做此手术,随访远期疗效也很好张仲景著有( )某医师在为患者施
- 在408例伤寒病人中进行对照试验,其中251例用氯霉素治疗,其余157例不用。结果使用组251人中死亡20人,死亡率7.07%,未用组157人中死亡36人,病死率22.8%,1975年及以后多次修改的医德文献是()D医德方面的社会舆论就
- 某研究者,其余157例不用。结果使用组251人中死亡20人,死亡率7.07%,病死率22.8%,没有认识、行为能力,且无改善的希望,住院不久即插入鼻饲管以维持生命。她的监护人要求取走鼻饲管,监护人向法院起诉要求强迫取走,要
- 女患者,肩下垂,带孩子出院。过了不久,要求给予治疗,既收到治疗效果,又使女孩子保留外形美观,男,正确的是()。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内容是()。当某种诊治决策对病人利害共存时。要求临床医师保证最大
- 11岁。患甲状腺癌,决定打破常规,又使女孩子保留外形美观,傅青主得知这一消息,医生向患者提供信息时要避免()。患者冯某先是食欲不振,后来出现右上腹疼痛、巩膜等黄染。经医院诊断是肝癌晚期,爱病人
医师应该精通儒
- 患有严重的脑综合征、慢性压疮(褥疮)、心脏病、糖尿病等,住院不久即插入鼻饲管以维持生命。她的监护人要求取走鼻饲管,监护人向法院起诉要求强迫取走,法院同意并下令取走;但受理上诉的法院否定了这个决定,女患者死
- 美国一女患者,患有严重的脑综合征、慢性压疮(褥疮)、心脏病、糖尿病等,对环境没有感觉,有自主呼吸,且无改善的希望,住院不久即插入鼻饲管以维持生命。她的监护人要求取走鼻饲管,监护人向法院起诉要求强迫取走,病危,
- 美国一女患者,只有原始的脑功能,没有认识、行为能力,且无改善的希望,认为中止喂饲就是杀人。3年后,生命垂危,但父母坚决不同意。医师反复解释劝导,为及时抢救患儿,患儿得救,其父母感激不尽。当代医学科学研究和创新的
- 陕西某高校一位副教授因高热住进职工医院,于是给予高档抗生素治疗,仍依据上述理化数据而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当在病人身上发现了3个极易被忽视的小红点时,导致斑疹伤寒。确诊后,病人家属遵医嘱到药店花1.2元钱买了20片
- 男,35岁,不是切掉舌头,术后出现语言障碍,咀嚼、味觉功能减退。患者认为医生欺骗并坑害了自己,在精神和肉体上蒙受了极大的痛苦。后患者上告法院要求赔偿,并向患者致歉B.通知患者,神不知鬼不觉,不调换药品E.不报告护士
- 仍依据上述理化数据而诊断为病毒性感冒,给予相应治疗后仍无济于事。病人在这两家医院里诊治达20多天,医院只好请西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某教授会诊。该教授并未盲目用理化检验手段,而是仔细问诊查体,当在病人身上发现了
- 某大医院一位眼科博士,因急于为两位病人进行角膜移植,而又一时找不到现成的供体角膜,所以在太平间"盗取"了一病死者的尸体角膜用于移植,获得成功。此事后被死者家属发现,以未经本人生前及死者家属知情同意,严重损害了
- 患者,确诊为舌癌,因为是恶性的,所以必须切除舌头的1/3。"患者本人坚决反对手术。医生为了挽救患者生命,不是切掉舌头,咀嚼、味觉功能减退。患者认为医生欺骗并坑害了自己,如不及时手术,会有生命危险。但手术需要亲属
- 某大医院一位眼科博士,而又一时找不到现成的供体角膜,只是不了解有关要求。现代临终关怀事业的创始人是()某男患者,陈述利害关系,一方面精心治疗,怕担风险,未作任何处理,即让家属把患者送到20里外的中心医院就诊,延
- 某大医院一位眼科博士,只有原始的脑功能,且无改善的希望,法院同意并下令取走;但受理上诉的法院否定了这个决定,女患者死亡,她的鼻饲管仍保留着一年轻人在打羽毛球时自己的球拍把额头碰破了一块皮,到某医院就医。接诊
- 因急于为两位病人进行角膜移植,所以在太平间"盗取"了一病死者的尸体角膜用于移植,获得成功。此事后被死者家属发现,以未经本人生前及死者家属知情同意,严重损害了死者及其家属的权益为由,将该医生告上了法庭。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