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输油臂主要由立柱、内臂、外臂、()、快速接头等部件构成。往复泵部分的吸入﹑排出阀关闭不严或(),会降低流量。断流阀是在管路突然爆裂时,防止油缸向另一侧高速下滑而立即将出油口(),使其停止下滑。新型轻油罐
- 铁路粘油槽车卸油加热约20min左右,关闭(),使加热蒸汽全部进入加热管路,以保证罐内介质加热效果。排油阀
冷凝水阀
内螺纹球阀#
外螺纹球阀
- 铁路槽车容积表号在液体常装高度范围内,液面高度每变化()列出1个对应的容积数值。H44H--25中的第一H指的是()。装车过程中,发生铁路槽车冒车应立即()及停泵。垫片失效的处理方法采用适当方法更换垫片,向失效垫
- 铁路槽车车型660,字母K,下列不属于其表号范围的是()。油罐进油后,原则上需沉淀()小时,方可脱水。175
176
177
178#12
24#
36
- 管线扫线时扫线介质的压力必须()油品在管线中的压力。检查轴套、压盖、底套、减压环、封油环、口环、隔板、衬套、中间托瓦等密封件各处暗隙属离心泵()内容。小于
等于
大于#
不确定日常巡检
日常维护保养
小修
- 铁路粘油槽车加热装置有内部排管式和()外部加热套两种形式。某罐直径为30m,进油量120m3/h,出油50m3/h,即罐每小时液位上升()。()能供停泊的油船吨位大,借助引桥将泊位引向深水处。升降式止回阀及旋启式止回阀均
- 输油完毕,通过操作(),将输油臂与油轮集管法兰松开。扫线时一定要控制时间,对移动完后的高凝点油品扫线时间不得少于()分钟,对于一般油品扫线时间不少于()分钟。管线伴热可以降低油品在管线内输送的()摩阻。机
- 输油臂对接操作中,操作者应始终拉紧操纵绳,规定了每个牌号()℃运动粘度的范围。热传导是由于()而在同一物体内或者相互接触的物质之间进行热能传递。当介质温度在()℃时,应在密封腔外加一冷却水套,进行冷却。各润
- 铁路槽车辨别表号是否正确必须()、车号、表号三者都符合才可以。气炬高度显示,可选用()仪表。流体通过直管产生的阻力称()。对于内燃机润滑油来,粘度比越大,粘温性质越()。检查轴套、压盖、底套、减压环、封
- 可以满足()的要求,操作较方便。但真空管路()。在机械设备中,润滑的主要作用是减小摩擦和控制磨损,同时还可起到冲洗杂质、降低工作温度、防治锈蚀、密封()等作用。简明铁路槽车容积表使用时,并超过互不找补幅度
- 铁路槽车容积表高度那一纵列所示单位有毫米、()。油品交接计量的误差不得超过()。机泵在正常运转过程中突然停电处理方法正确的是()。油品中混入水分,会使油品(),加速油品老化变质。冬季要经常检查各罐区的排
- 输油内臂油缸控制内臂的()。原油的储存温度一般应高于它的凝固点()℃。硫化氢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mg/m3。浮顶罐应每()对防爆用电部位进行一次绝缘和等位连通设施试验。船舶救生的应变信号用()表示。A、
- 输油臂收回时,操作人员应避开()垂直下落的位置,防止发生意外。()泵多用于输送粘度较大的重质油品和润滑油。重油罐量油尺的尺锤规格为()。备用离心泵应定期(),防止轴变形。硫化氢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mg/
- 铁路槽车车型662,字母(),其表号范围000~999。旋转轴在密封处的偏心量超过()允许值就会导致填料与轴套产生较大间隙,使泄漏量增加。油泵按检查周期可分为:日检查、月检查、季检查和()。烃类十六烷值高低的排列
- 铁路槽车车型600,字母(),其表号范围000~999。离心泵运转中出现异常振动和杂音这一故障现象,可能存在原因是()。车用汽车混入少量柴油或煤油会使其()温度升高。在工艺流程图中,设备(机器)一般取()比例。M
N
- 液压油箱的油应每隔()个月更换一次。()泵和齿轮泵都属于旋转泵。一般离心油泵采用电动机驱动,最常见的额定转数是()转/分。SY-Ⅰ型密度计有9种量程,最小的一种是()。阀杆螺纹被锈蚀,可用()浸润阀杆螺纹和螺
- 自重力矩式鹤管的()与鹤管自重力矩在各个角度及部位均能达到平衡,故能上下自如,操作轻便灵活。石油添加剂代号中,由百位或千位阿拉伯数字表示()。阀门大修后,应及时提供的技术资料有验收记录、检修记录()。常用
- 为了保障压力表准确可行,延长使用寿命,使用范围不得超过满刻度的()。管线用水作介质进行严密性试验时,试验压力为(),但最低不少于0.2MPa。降温法消除气阻的原理是降低油品的()。铁路槽车()装车可以进行油气回
- 灌装车用汽油作业时,控制初流速不超过()。1m/s#
2m/s
3m/s
3.5m/s
- 当油轮在码头停靠并系好缆绳后,最少应有()个人同时操作手动输油臂与油轮对接。硫含量为()的原油叫含硫原油。()表示了燃料油不经预热所能输送的最低温度。不能在与潮湿空气或水接触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是()。
- 油轮卸油结束阶段中操作工要密切注意油品进罐量不得超过罐的()。润滑油类别符号用()表示。10sh-19A型离心泵中,数字19代表()。当带电体与不带电体或静电()很低的物体接近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更换阀门时,阀
- 确定铁路槽车装油应考虑其经济流速,一般为()。消防水幕应()试喷一次。1.5m/s
2.5m/s
3.5m/s
4.5m/s#每月#
每周
每天
每季度
- 全天候呼吸阀采用()式结构,正、负压阀盘为同轴式排列。润滑油的粘度主要是指润滑油的粘稠程度及()。水环式真空泵是利用各个叶片间互不相通的()变化达到吸气、排气的。铁路槽车装载量由()确定。自重#
弹簧
液
- 油罐上的液压安全阀安装位置应比机械呼吸阀()。当油品的汽化为0%时的蒸汽压称()。低#
高
一样
任意泡点蒸汽压#
露点蒸汽压
两者都不是
- 位移配重式鹤管基本原理是靠()改变重心,从而改变力矩与另一端保持平衡。浮盘沉没时,以下处理不正确的是()。油罐汽车的罐体多由()厚的钢板制成,罐内设有两个带孔的挡板把油罐分隔成多个可以相通的隔间,以减轻油
- 液压安全阀是为提高油罐更大安全使用性能的又一重要设备,它的工作压力比机械呼吸阀要高出()。装车过程中,发生铁路槽车冒车应立即()及停泵。浮顶穿孔,穿孔较大时,可采取(),维持运行。润滑的原理是将互相接触的
- 油罐呼吸阀按其结构和压力控制方式可分为重力式和()两种。油罐的接地体数与罐的容积有关,3000M3的油罐的接地体数为(),5000M3的油罐的接地体数为。浮盘沉没时,以下处理不正确的是()。润滑油中混入水分,会使油膜
- 没有转动接头的鹤管是()基础油进罐区一般压力为()千克/平方厘米。浮盘沉没的原因有()。销售系统油库汽车油罐灌装普遍采用()。位移配重式鹤管
自重力矩式鹤管
升降式万向式鹤管
气动鹤管#2#
4
2.5浮盘变形
浮
- 一般立式金属罐不适用的规格是()。通汽扫线时,应尽量向压力较小的一方进行,应先对油罐进行(),提前检查需使用到管线伴热,如伴热未通则要及时开通伴热。调合柴油过程中,应遵循确保直接参与调合直馏柴油组份的性质,
- 全天候呼吸阀由()、导向套和防滴罩组成。400立方米的油罐安全高度为()m。装车过程中,发生铁路槽车冒车应立即()及停泵。阀体、阀盘、阀座、导杆#
阀盘、阀杆、阀座、阀体
阀座、阀盘、阀杆
阀体、阀盘、导杆6.1
- 港口用输油臂用于连接油轮与(),进行液态物料的传输。原油中的特性因数K值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石油或石油馏分中的()分布情况。因调节性能差,()一般不作调节流量用。要精确地调节小流量时,应选用()。通
- 油轮装油结束阶段中操作工要密切注意罐内油品液位不得低于罐的()。()是用不燃物或难燃物覆盖油面,设法使油液面与空气隔绝,使火熄灭。在润滑油基础油加工过程中,采用()工艺将油中非理想组分抽提分离,获取理想组
- 三维接头船法兰的轴线设计为装卸臂处于()状态总是保持水平。低管架的高度在()米以下,一般用于不通行的地带。通汽扫线时,应尽量向压力较小的一方进行,以减少()。电动机转子铁心是由相互绝缘的()叠压,外圆上形
- 装卸轻质油时,当气温超过()℃船上甲板要采取适当降温措施。SY-Ⅰ型密度计有9种量程,最大的一种是()。输油内臂油缸控制内臂的()。液压泵用电机不能启动的原因有可能是()。A、20
B、30#
C、40
D、50A、0.93~0.9
- 装卸油鹤管多为直径()左右的钢管式铝管制成的。其一端装有4~6m长的活动铝管,另一端与集油管相连。润滑油调合过程中,添加剂的稀释比一般按()(添加剂,基础油).与石油产品的毒害性无关的是()。不属于更换输油
- 位移配重式鹤管主要由吸油管、半长管、位移配重、()和转动接头组成。XP-311A型便携式可燃气体浓度检测仪反应速度慢灵敏度差,需检查()有无堵塞。无缝钢管φ89×5,其内径为()。加长管#
升降管
底座
延伸滑轮检流计
- 油罐呼吸阀按出口结构可分为双出口与单出口两种,双出口即呼气口与()分开。联轴器的类型有()。生产受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生产经营工作的()受控,确保企业本质安全。直流电动机线圈和铁心的温度过高原因有()。管
- 通常用发油鹤管主要由()等组成。要求结构简单、轻便灵活、安全可靠、密封性能好,且便于维修。添加剂的稀释比一般可按()考虑。直流电机不能启动或转数达不到额定转数的原因有()。采集的有限空间分析样品应保留
- 码头装油的初始流速不得大于()m/s。重柴油是以()为基本原料,调入一定比例重质馏分而得的。离心泵常见的性能参数中,()代表扬程。在用油罐液面接近浮顶起浮高度时,应()带用罐出口阀门,确定管线已通,再关闭原用
- 码头装卸油时,因管线超压易引发危险事故的部位是()和接卸用皮龙。输油臂对接操作中,最少应有个人同时操作输油臂与油轮对接。理想溶液具有与所处理油料的()差要大。硫化氢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mg/m3。在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