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塑料表面的处理的作用:(1)增加极性,提高表面能;(2)增加涂料中成膜物和塑料表面间的(),(3)清洗塑料上残留的脱膜剂和渗出的增塑剂等。扩散
- 涂料进行涂装前,一般要对被涂物进行表面处理,对金属表面处理可概括为:(1)除锈;(2)除油;(3)除旧漆;(4)()处理磷化
- Fox和Flory提出自由体积理论,指出:(1)液体或固体物质的体积由两部分组成的,—部分是()的体积,另一部分是未被占据的自由体积,后者以空穴的形式分散于整个物质中。被分子占据
- 影响玻璃化温度的因素可概括为:(1)主链的影响,聚合物主链越柔顺,玻璃化温度越低;主链越僵硬,玻璃化温度越高;②()的影响。侧链
- 良溶剂是指溶剂分子与聚合物分子链段间的吸引作用大于聚合物链段间的吸引作用的溶剂,此时聚合物分子链在溶液中呈()状态。伸展
- 在临界浓度以前为稀溶液,在临界浓度以后为()溶液,临界浓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浓
- 聚合物溶液的粘度随浓度增高而增加,到达一定浓度时,粘度变化变得更为急剧,此时的浓度称为()。临界浓度
- 成膜物不应具有明显的()作用。原因如下:(1)漆膜会失去透明性,因为聚合物固体中同时存在有结晶区和非结晶区,不同区域的折射率不同,因此透明性变差;(2)使软化温度提高,软化范围变窄,不利于漆膜的流平;(3)聚
- 66法规由加州1966年提出,首先是对()的限制,即禁止使用能发生光化学反应的溶剂,后来改为对有机挥发份的限制。溶剂种类
- 从液体的涂料到固体的漆膜,在某种意义上讲只是()发生了变化。流动的速度
- 涂料的发展过程:(1)天然树脂阶段;(2)()阶段;(3)节约型阶段。在涂料流变学中,实现理想分散的手段有()合成树脂A、配方#
B、设备#
C、工序
D、预处理
- 涂料的作用包括:(1)保护作用;(2)()作用;(3)特殊功能作用(经过适当的配方设计,得到具有特殊功能的涂膜,如:防火涂料、防水涂料、防结露涂料、导电涂料、绝缘涂料)。装饰
- 助剂用量很少,主要用来改善涂料某一方面的性能,常见的助剂如:消泡剂、()、乳化剂、润湿剂等用来改善涂料生产过程中的性能;防沉剂、防结皮剂等用来改善涂料的贮存稳定性等;流平剂、增稠剂、防流挂剂、成膜助剂、
- 常用作成膜物质的树脂如()、聚酯树脂、酚醛、氨基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乙烯基树脂、纤维素类树脂、天然及合成橡胶类。醇酸
- 成膜物质又称基料,是使涂料牢固附着于被涂物表面上形成连续薄膜的主要物质,是构成涂料的基础,决定着涂料的基本性质。它既可以是热塑性树脂,也可以是()树脂。热固性
- 涂料的组成可分为成膜物质、挥发分、()、助剂4部分。测定水性涂料甲醛时,使用的分析方法是()。颜料A.乙酰丙酮法分光光度法B.酚试剂分光光度法C.气相色谱法D.靛酚兰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