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管道使用的自行检查书面记录,至少要保存()年。充装前应由专人负责,逐只进行检查,检查内容至少应包括:()。依靠流体本身的力量自动启闭的阀门是()。二氧化碳在公称压力为15MPa时,其充装系数为()kg/L。在一定
- 使用单位的管理层应配备一名人员负责()的安全工作。下列属于易燃易爆介质的是()《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高耗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移交()。移动式压力容器(液化气体
- 埋地管道的回填必须在耐压试验、泄漏试验及防腐层检验合格()进行,并且按隐蔽工程验收。充装系统使用的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级,表盘直径不小于150mm。()属于不燃液态混合气体。全启式安全阀适用于排放()介质
- 压力管道所用的安全阀、爆破装置、阻火器等的制造单位应取得()。关于乙烯气体特性描述正确的是()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89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的氯气生产、使用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管理权限,向()等部门申报,未经
- ()属于管道的重大维修。瓶内如果还有残液没有用完应交由充装站进行抽残处理,严禁用温度超过()℃的热源对气瓶加热。()压力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其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表压力。不可机械拆卸部分受压元件
- GC1、GC2管道全面检验的周期一般为不超过()年。中度危害的介质其空气中允许浓度为()mg/立方米。压力容器在使用中会产生各种缺陷,如()等,如不及时发现,易发生事故。3;
6;#
9。<0.1;
0.1~1.0;
1.0~10;#
≥1
- 压力管道的在线检验()年至少一次。理想气体物理状态三个参数压力P、比容V、和温度T中假定比容不变,P和T关系是()一;#
二;
三。温度增加多少倍则压力也增加多少倍。#
温度增加多少倍则压力减小多少倍。
- 气瓶在车厢放置时,瓶帽均应朝向一方,但()朝向汽车油箱的一侧。安全阀的校验应至少()一次非法定压力单位225kgf/cm2合()psi。瓶装硫化氢是易燃、在空气中爆炸下限小于10%的剧毒气体,也是不形成氢卤酸的酸性腐蚀
- 当需要用人工将气瓶向高处举放或需把气瓶从高处放落地面时,必须()人同时操作,并要求提升与降落的动作协调一致,姿势正确,轻举轻放,严禁在举放时抛、扔,在放落时滑摔。同一种可燃气体,蒸汽爆炸极限()初始温度对混
- 气瓶在车上除直径较大、瓶身较短的外,一律顺车厢()向卧放。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是指容器()在正常工艺操作时的压力液化气体气瓶充装检查记录应由充装单位存档保存,保存时间至少不应少于()年。竖;
斜;
横;#
立
- 运输瓶装液化石油气时,车辆必须配备()。关于压力表的维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气瓶充装前的检查,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检查气瓶是否有余压,如果有余压就可对瓶内气体的性质进行签定,签定采用洗耳橡胶球从瓶阀出气口
- 为了防止气瓶在途中移位和撞碰,()层气瓶的下面应放置带凹槽的底垫或塞上制动垫木。如果途中道路不平或需要经过山道和坡度较大的桥梁时,则还必须用绳索捆绑。易燃介质是指与空气混合后()压力容器在进行气压试验过
- 如用马车运输气瓶,途中遇到下坡路、叉路口和闹市时,驭手应()。对()介质的压力容器应在安全阀或爆破片排出口装设导管,并不得直接向大气排放。压力容器一般应当于投用后()内进行首次定期检验。下车步行易燃#
毒
- 气瓶在长途运输装卸时,(),且在车厢装卸气瓶的部位垫橡胶垫子,以免使气瓶受到撞击或擦伤。许用压力气瓶在()过程中允许承受的最高压力。气瓶充装前必须逐只认真进行检查,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气瓶在充装过程中或在运输
- 运输可燃性、助燃性或毒性气体的运输里程最多超过()km时,必须配备两名司机轮换驾驶。安全阀的校验应至少()一次紧急切断阀属于()安全附件。爆破片的最小爆破压力不得小于该容器的()100;
200;
300;
400。#
-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单位不隶属安装单位,也不是安装单位直接委托的,在检测前应书面告知管道安装工程所在地的()单位。在标准大气压下,氧的液化温度为零下()℃、氮的液化温度为零下()℃、氩的液化温度为零下()℃。液
- 碳钢、碳锰钢不宜长期在()以上使用。生产易燃气体厂房必须设有足够的泄压面积并有与厂房空间相适应的泄压设施,生产介质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充装站排气泄压设施应开设在建筑物()。优质碳素钢中的硫磷含量均小于(
- ()不得用于GC1级管道。奥氏体不锈钢设备及管道水压试验水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g/m3常见压力容器事故有:超温超压、异常变形、异常响动、泄露、异常震动等,操作人员在处理这些事故时()。压力表盘刻度极限值应
- 严禁使用自卸汽车、挂车或长途客运汽车捎带气瓶,同时也不允许装运气瓶的货车()。《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不适用于()。压力容器的压力常用()来表示。冷却、冷凝的方式有()载客盛装溶解气体的气瓶;#
吸附气体的
- 安装单位在提交安装质量证明文件时,同时提交()。用车辆运送气瓶,立放时,车辆的车厢高度应在()气瓶高度以上。安装监检报告1/2
1/4
2/3#
1/3
- 沸腾钢和半镇静不得用于()介质管道。乙炔瓶使用时应:()对焊缝缺陷的类型和严重性有疑问时,应采取其他无损探伤方法逐只复检,其探伤率应不小于()。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带压密封、氧舱维护等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工
- 运输()必须有押运人员押运。在()的管道上应装设安全泄放装置。压力容器使用中,生产性毒物常以()等形式存在,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当有毒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危害人体健康,预防毒物危害十分重要。压力容器中常用的
- 严禁使用()捆绑或钩吊瓶帽等方式吊运气瓶,以避免吊运过程中气瓶脱落而造成事故。圆筒形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中适用的场合有()。常温容器的温度设计范围是()关于氟化氢和氢氟酸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充装结束后,
- 气瓶运到目的地后,放置气瓶的地面必须平整,放置时将气瓶()放稳,方可松手脱身,以防止气瓶摔倒酿成事故。系统及压力容器投运前应制订()。当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规定值时,操作人员()水平;
竖直
- 灰铸铁和可锻铸铁不得用于()。剧烈循环工况
- 运输小容积气瓶应将其装入带有()的箱里运输。倒残液时当气相管压力高于残液罐压力()时,就可以开始倒残。关于乙炔气体特性描述正确的是()绝对温标等于摄氏温标()。为了防止容器装卸物料时流速过快及环境发生
- 气瓶在入库贮存期间还应定期测试库内(),并作出记录。高度危害的介质其空气中允许浓度为()mg/立方米。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的规定,《气瓶充装许可证》有效期为()年。瓶装硫化氢是易燃、在空气中爆炸下限小
- 下面属于城市下部结构的是()。在标准状态下,液态甲烷的密度为0.4公斤/升,气态甲烷的密度为0.717公斤/立方米,一升的液态甲烷汽化后生成()升的气态甲烷?投料控制包括()及物料配比等控制。设计温度小于等于()℃
- 气瓶库房最大存瓶数不得超过()只。永久气体中最危险的气体是()。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危害主要表现在碎片的危害()、介质毒性的危害、二次爆炸的危害。()是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1000;
2000;
3000;#
4000。氧气
- 对于容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的气体气瓶,除应远离电磁波、振动源外,还必须规定(),并予以注明。存放压力;
存放压力降;
贮存期限;#
恒温温度。
- 气瓶入库贮存时,如堆放,则堆放层数最多不应超过()层。液化石油气液体的密度是()。《气瓶安全监察规程》适用于最低公称工作压力为()Mpa的气瓶。气瓶在存放或运输过程中气瓶的瓶阀应()。乙炔多孔填料空隙率为
- 气瓶短途运输,方型底座气瓶最好是使用(),单瓶或双瓶放置,并用铁链牢固。瓶体磕伤、划伤或凹坑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的钢瓶应报废。压力表的种类有()几大类设计压力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不属于高压容
- 气瓶人库后应按照(),严格分类存放,最好将其直立于指定的栅栏里,用可移动的铁链将栅栏拦住。气瓶的大小;
气瓶的制造厂家;
气瓶的出厂日期;
气体的性质、公称工作压力及空、实瓶。#
- 对入库的气瓶,气瓶库房管理员必须细致地逐瓶检查其外表面的()是否与入库单据相符。在检查中,发觉瓶内积水过量或存在杂物时,该瓶()处理。充装乙烯中含氧超过2%及充装其他易燃气体中含氧超过()%时严禁充装。瓶
- 入库气瓶发出时应先使用()气瓶优先发出,应尽量将这些气瓶贮存在一起,并在栅栏的牌子上注明。安全阀的校验单位应具有相应资格,且安全阀要定期校验,一般()至少一次。在一般条件下使用的爆破片应在()内更换。压力
- 气瓶在库房内应摆放整齐,并留有适当宽度的通道。库房应有明显的“()”、“当心爆炸”等各类必要的安全标志。同一种可燃气体,蒸汽爆炸极限()《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在经常性检查中,发现情况紧急时,可决
- 新入库的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气瓶,在()天内应定时测定库内气体浓度,如浓度超过规定值,则应强制换气,并将泄漏气瓶挑出。闪点是指挥发可燃气与空气混合遇火源能()温度。3;#
4;
5;
6。燃烧正常;
连续燃烧的必须
- 可燃性气体气瓶()放在绝缘体上存放,以防静电引起事故。液化气体充装不能采用以下哪一种方式()。压力管道的结构和组成视管道的用途和功能而有所不同,一般由管道组成件、()、安全装置和附属设施等三大部分构成。
- 三心凹底气瓶在车间、仓库、工地、装卸场地内搬运时,可用()。对于腐蚀性介质加装压力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气瓶内剩余压力和气体性质检查,应在瓶温与环境温度()时进行。爆破片装置不适用于如下情况()按《
- 气瓶入库还应检查瓶阀()。瓶阀要求在公称工作压力下,阀启闭力矩不大于()N.m情况时不得有泄漏或其它异常现象。液化石油气储罐应是先做耐压试验,再做()试验。下列压力容器应进行耐压试验()有无泄漏5#
6
7
8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