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属微小RNA病毒EB病毒
肠道病毒70型#
腺病毒
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1.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奇病毒A24均为微小RNA病毒,具有肠道病毒的生物学及理化特性。2.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奇病毒A24的传染性极强,人群中各年龄组普
- 不属于临床意义眼表范围的眼组织结构是结膜
角膜
眼睑
泪道
前房#眼表的解剖学概念包括角膜上皮和结膜上皮(球结膜、睑结膜、穹隆部结膜),但是清晰视觉功能的获得和维持不仅要有健康的眼表上皮,还要求眼球表面必须
- 青光眼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眼压升高
反复发作的眼部胀痛伴同侧头痛
视盘盘沿损伤和视野缺损、缩小#
反复发作的雾视、虹视
管状视野、颞侧视岛该题考查的是对青光眼基本概念的理解。眼底视盘的损伤和视野的改变是青光
- 关于视神经萎缩,以下哪项正确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严重损害的终局,光反射,集合反射消失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是筛板前的视神经损害所致
垂体肿瘤引起的视神经萎缩,术后视力可有恢复#
继发性视神经萎缩通常均可治疗
上行性
- 正常情况下,眼内有多种致葡萄膜炎活性的抗原,但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并不引起葡萄膜炎性反应,主要原因是抗原量不足
存在前房相关免疫偏离和眼后段免疫赦免现象#
葡萄膜组织不可能对这些抗原产生反应
眼内环境不稳定
房
- 早期与睑板腺囊肿体征相似的是( )。黄色瘤
皮脂腺癌#
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眼睑血管瘤皮脂腺癌多数起源于睑板腺,少数也可发生于睫毛的皮脂腺。早期呈无痛性硬结,位于睑板内,睑结膜面见黄白色结节,类似于睑板腺
- 关于泪囊肿瘤的叙述,错误的是( )。多为原发性
以良性居多#
多见于中老年人
可扩展到周围组织
挤压泪囊区可出现血性分泌物该题是基础理论记忆题。泪囊肿瘤多为原发性,以恶性居多,多见于中老年人,易扩展到周围组织
- 患者女,36岁,右眼被飞溅的碎玻璃击中致伤1天。检查:全身情况尚可,右眼视力:手动,左眼视力:1.2;颞侧角膜可见贯通伤口。如果看不到异物,应对患者进行下列哪项检查X线检查
超声波检查
电生理检查
磁共振检查#
眼压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的关键是( )。放出视网膜下液
巩膜外加压
玻璃体腔填充
松解玻璃体牵引
封闭视网膜裂孔#该题是一道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原则的理解题。视网膜裂孔及液化的玻璃体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泪器包括泪腺-泪小管-泪囊-下鼻道
泪腺-泪点-泪小管-泪囊-中鼻道
泪腺-泪小管-泪囊-中鼻道
泪腺-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泪腺-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下鼻道本题为基础知识题。泪器包括分泌泪液的泪腺和排泄泪液的泪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眼睑缺损,眼球突出为暴露性角膜炎常见的原因
暴露性角膜炎可戴湿房镜治疗
面神经麻痹也可导致暴露性角膜炎
暴露性角膜炎多位于角膜上1/3#
严重的暴露性角膜炎可行睑缘缝合术暴露性角膜炎多位于角膜
- 以下关于正视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正视化仅发生在6岁之前
刚出生时人眼的散光会因正视化影响发生较大变化
人的平均屈光度向正视方向移位,整个屈光度的分布趋于稳定的过程称为“正视化”
近视、远视眼的正视化过程
- 双眼向右下方注视的配偶肌是右下斜肌和左上直肌
右上直肌和右下斜肌
右下直肌和左上斜肌#
右上直肌和左下斜肌
左下直肌和右下斜肌双眼向右下方注视的配偶肌是右下直肌和左上斜肌。
- 下面不属于眼屈光系统的是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眼球主要有两部分,屈光传导系统和感光成像系统。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感光成像系统是视网膜。另外房水有一定的屈光指数,亦属屈光系统。故本
- 下列眼底视盘的形态学改变均须行青光眼排查,除了( )。视盘表面或其周围小线状、片状出血灶
C/D>O.6
两眼C/D差值>0.2
颞上、颞下视盘盘沿变窄
视盘周围有萎缩弧斑#视盘周围萎缩弧斑可以是高度近视的眼底改变,与青
- 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主要病因是( )。巨细胞病毒感染
梅毒螺旋体感染
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自身免疫性血管炎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病原体主要是单纯疱疹病毒或带状疱疹病毒。
- 有关前葡萄膜炎的诊断和治疗,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急性前葡萄膜炎常合并血清学检查阴性的椎关节病变
急性前葡萄膜炎多与HLA-B27相关
急性前葡萄膜炎多数不须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
急性前葡萄膜炎多数需抗生素
- 涡静脉收集( )视网膜的血液
巩膜的血液
全部葡萄膜的血液
部分虹膜睫状体和全部脉络膜的血液#
虹膜睫状体和巩膜的血液本题考查有关眼部血液循环的基础知识。涡静脉收集脉络膜及部分虹膜睫状体的血液。故选D。
- 关于过熟期老年性白内障的描述,错误的是晶状体皮质分解液化
晶状体囊膜皱缩核下沉
虹膜震颤
易引起闭角型青光眼发作#
易引起急性葡萄膜炎该题要求考生掌握过熟期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及其并发症的特点和原因。过熟期白内
- 眼球各部的屈光指数是晶状体1.416
房水1.336
玻璃体1.336
角膜1.376
以上各项均正确#眼球各部的屈光指数;角膜1.376,房水1.336;晶状体1.416;玻璃体1.336。
-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
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以上都对#第五十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 哪种情况不出现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
累及颈交感神经的病变
重症肌无力
提上睑肌病变
外展神经麻痹#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 视神经孔位于颅骨的哪一块骨上颌骨
蝶骨#
额骨
腭骨
筛骨视神经孔位于蝶骨。答案为B。
-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400~750nm#
300~650nm
350~700nm
450~800nm
500~850nm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的一小部分,波长在397~723nm,为400~750nm。
- 视神经全长为35mm
40mm
45mm
50mm#
55mm视神经自视盘起至视交叉前脚止,全长50m,分4段:球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常引起眼外肌的肥大,下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常引起多条眼外肌肥大
可见仅单一直肌肥大
最常见的眼外肌受累顺序是下直肌、内直肌、上直肌和外直肌
甲状腺相关眼病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是限制性眼球运动障
- 下列视野改变中,不属于典型青光眼视野改变的有( )。鼻上方旁中心暗点
鼻侧阶梯
弓形暗点
环形暗点
象限性缺损#该题是基础理论记忆题。典型的青光眼视野改变包括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弓形暗点、管状视野、颞侧
- 男,其家长诉患儿喜眯眼远视,视力:右0.4,左0.1。眼前、后节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对于此患儿,目前应考虑如何治疗因患儿小,暂不配镜
屈光矫正,两眼分别弱视训练#
药物治疗
单纯屈光矫正
遮盖右眼男童考虑有屈光不正及弱
- 引起代谢性白内障,最常见的疾病是( )。中毒性
手足搐搦症
肌强直性营养不良
糖尿病#
硬皮症糖尿病目前是一个高发病,患者血糖升高时进入晶状体内的葡萄糖增多,己糖激酶被饱和,醛糖还原酶活化,将葡萄糖转化为山梨
- Fue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体征为Fleischer环
Bilot斑
角膜小滴#
Herbet小凹
Horner-Trantes结节1.角膜软化症时,在睑裂部结膜上可有特殊的银白色泡沫状三角形斑,基底朝向角膜,称为毕脱斑(Bitot斑)。2.角膜小滴位于角膜中
- 下列选项中对结膜炎渗出膜中的真膜描述错误的是脱落的结膜上皮细胞、白细胞、病原体和纤维素性渗出物混合形成
可完整去除,其下的结膜上皮保持完整#
真膜剥除后的创面易出血
白喉棒状杆菌结膜炎可形成真膜
常见于腺病
- 下列不属于主观验光方法的是( )。针孔片法
雾视法
交叉柱镜法
直接检眼镜检查法#
散光表法主观验光法主要包括:镜片箱构成、针孔片法、裂隙片法、主觉插片法、雾视法、散光表法、交叉柱镜验光法、综合验光仪;而
- 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 )医生与病人的关系
医生与患者家属的关系
各类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
各类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
以上都不对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各类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答案为D。
- 原发性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发病的解剖因素不包括前房较浅
角膜相对小
晶状体相对大较厚
眼轴较短
小梁组织局部的病变#浅前房、角膜相对小、晶状体较大而厚、眼轴短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解剖因素。小梁组织的病变是
-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
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以上都对#第五十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
- 鼻腔泪囊吻合术的适应证不包括泪点及泪小管正常,冲洗泪道时针头可触及泪囊窝骨壁
泪囊无明显缩小
鼻腔无息肉,无明显鼻中隔偏曲
年龄在65岁以下
急性泪囊炎发作后,遗留泪囊管漏者#这是一道考查泪器手术的术式选择的题
- 有关前葡萄膜炎的诊断和治疗,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急性前葡萄膜炎常合并血清学检查阴性的椎关节病变
急性前葡萄膜炎多与HLA-B27相关
急性前葡萄膜炎多数不须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
急性前葡萄膜炎多数需抗生素
- 光动力疗法可以治疗下列疾患,除了眼底血管样条纹伴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视网膜母细胞瘤#
病理性近视伴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光动力疗法主要治疗视网膜下新生血管。
- 视野的特征不符合某些眼病有特征性的视野改变
可检测黄斑以外视网膜功能
有中心视野与周边视野之分
反映了周边视力
看到的是眼球正前方的空间范围#视野是当眼向前方固视某一点时,黄斑区中心凹以外视网膜感光细胞所能
-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3个
4个
5个
6个#
7个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包括:(一)管理人员。指在医疗机构及其内设各部门、科室从事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决策等管理工作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