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有关隧道消防车道的设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在《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程》中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根据《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机械排烟系统的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公路隧道消防技术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下列应当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在应当设置消防电梯的高层建筑内,每层建筑面积大于()时,应设3台消防电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
- 根据《火灾报警控制器》(GB4717-2005)技术标准,关于火灾报警控制器电源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并应按规范要求填写有关
- 串联接入湿式系统配水干管的其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报警阀组,其控制的喷头数计入湿式阀组控制的喷头总数。()严重危险级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作用面积设计参数为()。以下阀门及附
- 火灾报警控制器显示预报警信号和故障报警信号时,如有火灾报警信号输入,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是()根据现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疏散通道上的消防卷帘门两侧,应设置火灾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力警铃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其管径应为20mm,总长不宜大于30m。()严重危险级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作用面积设计参数为()。防火分隔水幕喷水强度为()。室内消防炮的布置数量不
- 依据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在地下建筑和地上密闭场所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系统,其补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定,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
-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机械防烟规定,建筑防烟楼梯间内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余压值应为40~50Pa;前室、合用前室应为()Pa。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规定,()
- 每个防火分区、每个楼层都必须设水流指示器。()干粉炮系统干粉供给管道的总长度不宜大于()m。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邻两喷头之间的管段设置的吊架均不宜少于1个,吊架的间距不宜大于()m。正确#
错误A、10
B、2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的设置要求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的商住搂中住宅的疏散搂楼梯应()《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
- 谷物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应划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与构件的耐火极限规定,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中的房间隔墙,当采用难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应提高()。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依据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下列场所中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的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应设置()。根据《建筑设计防火
- 利用有压气体检测管道是否严密的预作用系统,配水管道内的气压值不宜小于0.O3Mpa,且不宜大于0.05MPa。()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及加压气体的补给时间不宜大于()h。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室外配置的水炮的额定流
- 防烟楼梯间的门应该是()。一、二级耐火等级的4层及4层以下的丁、戊类地上厂房的非承重外墙,当采用不燃性墙体时,其耐火极限()。一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h。甲级防火
- 净空高度不超过8m的场所中,间距不超过4B4(m)布置的十字梁,可在梁间布置1只喷头。()净空高度小于或等于8m,中危险级Ⅰ级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其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水强度不应低于()L/min·㎡。室外消防炮塔
- 系统采用负压比例混合器时,负压比例混合器的压力损失可按水进口压力的()计算。A、5%
B、15%
C、25%
D、35%#
- 末端试装置应设于系统保护的每个防火分区和楼层配水管道上。()报警阀组宜设在安全及易于操作的地点,报警阀距地面的高度宜为()。石化生产装置的水炮灭火及冷却用水的供给强度不应()16L/min•m2。消火栓箱体安装
- 依据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总储量小于等于()的丙类液体储罐,当直埋于厂房外墙外,且面向储罐一面()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
- 根据《火灾报警控制器》(GB4717-2005)技术标准,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的控制设备当采用总线编码模块控制时,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根据现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其线芯截面
- 火灾报警计时装置的日计时误差不应超过()从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获取火灾报警信息到监控中心接受显示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根据现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
- 依据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机械加压送风管道、排烟管道和补风管道内的风速应符合()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为便于消防车使用消火栓灭火,城市街区内的道路中心线间距最大宜为()。采用金属管道
- 消防控制中心(室)和防护区应设置()。泡沫灭火系统安装完毕,施工单位应按规定进行系统调试;调试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向()提交验收申请报告申请验收。泡沫灭火系统阀门的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倍。泡沫液
- 根据《火灾报警控制器》(GB4717-2005)技术标准,复杂系统还包括消防控制设备。点型火灾探测器有()。(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盒、控制设备盒、扬声器箱的线路均应加()保护。依据现
- 泡沫喷淋分支管高度大于10m时,设置的支、吊架间距不宜大于()m。泡沫混合液官道上设置的自动排气阀应()安装。采用全淹没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扑救A类火灾时,泡沫液和水的连续供应时间应超过()min。在消防车上配
- 当配水支管同时安装保护吊顶下方和上方空间的喷头时,应只将数量较多一侧的喷头计入报警阀组控制的喷头总数。()水力警铃与报警阀连接的管道,其管径应为()mm。《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不适用()自动喷水灭火
- 在《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程》中规定,防火阀的温度熔断器的动作温度应为(),排烟防火阀的温度熔断器的动作温度应为()根据《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程》,其余隧道的火灾延续时间不应低于()在《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程》
- 依据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中送风口的风速不宜()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厂房的防火间距规定,高层厂房与甲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最小应为()m。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甲、乙、
- 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控制室宜设在(),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h的隔墙和()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储量在100-500立方米的可燃气体储罐与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至少为()米,下列关于高层建筑垃圾道和垃圾斗的设置要
- 高层建筑、公共娱乐场所、百货商场等在进行室内装修时应采用()。燃烧性能为B2级的建筑材料是()。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必须设在除首层或二、三层以外的其他楼层时,应符合()的规
- 根据《火灾报警控制器》(GB4717-2005)技术标准,()应完成竣工图及竣工报告。根据现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根据现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当
- 依据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5L/s的可燃材料堆场、可燃气体储罐区和甲、乙类液体储罐应按()负荷供电。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术语规定,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应设泄压设施。泄
- 我国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为()级。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的一级耐火等级单、多层厂房(仓库)的屋顶承重构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h.设置在多层民用建筑内的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
- 根据《火灾报警控制器》(GB4717-2005)技术标准,正常监视状态是指控制器接通电源后,无()、自检等发生时所处的状态监控中心的电源应按所在建筑的最高等级配置,并应保证不间断供电。根据现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 依据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分别独立设置。依据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对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如歌舞厅、夜总会、网吧等),下列符合规定的有
- 氢化锂,四氢化铝锂,樟脑,生松香,硝化纤维色片;丙类的包括动物油,蜡,润滑油,重油,闪点≥60℃的柴油,59~60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的室外楼梯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间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进行室内、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时,下列高层建筑中的()火灾延续时间应按3h计算
-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机械防烟规定,建筑防烟楼梯间内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正压值应为40~50Pa;前室、合用前室应为()Pa。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定,具备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
- 仓库内顶板下喷头与货架内喷头应分别设置水流指示器。()选用干粉炮系统扑救可燃气体装卸台等场所火灾时,其灭火面积可按保护场所中最大一个装置主体结构表面积的()计算。探测器底座、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模块的连
- 当局部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与相邻不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场所连通的走道或连通开口的外侧,应设喷头。()防护冷却水幕应采用()。干粉炮系统应采用标准工业级()作为驱动气体。泡沫炮应安装在多平台消防炮塔的
- 下列哪些内容是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产品标志应当包括的()根据现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下列哪些场所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根据现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宜用于()保护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