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轻烧白云石识别码为()。耐火材料识别码为()。焦炭的反应性是指焦炭与()进行化学反应的性质。高炉强化冶炼的基本途径是()。A、“Z”
B、“L”
C、“N”
D、“P”
E、“Q”#A、“Z”
B、“L”
C、“N”#
D、“P”
E、“Q”A、二氧
- ()组织坚硬致密、难于破碎与还原。目前常按吸附离子不同划分蒙脱石的依据,即当吸附()为主时称为钠基膨润土。碱性氧气炼钢工艺所用废钢比例为()。A、磁铁矿#
B、赤铁矿
C、褐铁矿
D、菱铁矿A、Na+#
B、Ca2+
C、
- 《铁矿石技术条件》要求入炉合格块矿8~40mm部分()。焦炭转鼓机的内径为φ()。锰铁按碳含量的不同,分为()三类。JISG为()代号。A、≥50%
B、<50%
C、≥90%#
D、<90%A、500mm
B、700mm
C、800mm
D、1000mm#A、普
- 原料检验站上部追踪标识统一用()来表示。转鼓机的转速为()转/分。A、“A”
B、“B”#
C、“C”
D、“D”A、20
B、25#
C、50
D、100
- 夹渣()铸管的缺陷之一。除渣所用聚渣剂是()管模的正常磨光深度应为()是A、硅钡粉
B、膨化珍珠岩#
C、石英砂
D、石墨粉0.2—0.4mm
0.1—0.2mm#
1.5—2.5mm
0.4—0.3mm
- 热风炉格子砖的表面积越大,蓄热能力越大。()高炉煤气是()产生的。下列三种快速烧炉的方法中()法烟气变化最小,热交换作用较好。正确#
错误高炉风口区的鼓风与焦炭燃烧#
在炉身上部
在炉顶部位
在炉腰部位固定煤
- 下面哪个选项()是全铁的正确书写。铁矿石中的CaO、MgO元素属于()。A、TFe#
B、tFe
C、tFE
D、TFEA、碱性#
B、酸性
C、中性
D、铁氧化物
- 燃烧煤气时空气配比调节过剩系数越大,燃烧就越完全。()正确#
错误
- 下面哪个选项()为化学式。如有两车原煤,A车30t,测定水分4.0%,B车60t,测定水分5.0%,算术平均水分为()。长度为8米的板坯,总不平度不大于()。晶体二级管的两个最重要参数是()A、TFe
B、CSR
C、M40
D、CaO#A、4.
- ()是指流槽前端到管模承口端的距离。可锻造性能是金属材料的()性能。正向限位A、机械
B、物理
C、化学
D、工艺#
- 强化燃烧可缩短燃烧时间,利于提高风温。()正确#
错误
- 《球团用铁精矿》要求国内磁铁精粉FeO()。()不属于碱金属。《球团用铁精矿》要求磁铁矿平均-200目粒级()。烧结矿中残留有自由的CaO,称()。铁合金是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与铁元素组成的合金。铁水是炼钢的
- 《铁矿石技术条件》要求粉矿<8mm部分()。机械强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50%
B、<50%
C、>90%#
D、≤90%A、天然块矿>球团矿>烧结矿#
B、球团矿>天然块矿>烧结矿
C、天然块矿>烧结矿>球团矿
D、球
- 冶金石灰识别码为()。A、“Z”
B、“L”
C、“N”
D、“P”#
E、“Q”
- 耐火材料识别码为()。焦粉是指()的焦炭。合理的布料要求是()。A、“Z”
B、“L”
C、“N”#
D、“P”
E、“Q”A、≥40mm
B、-40+25mm
C、-25+10mm
D、<10mm#A、混合料粒度由上到下逐渐变大,燃料含量逐渐变少#
B、混合料
- 打点的作用是()。除渣所用的聚渣剂是()。DN200管模初期可上机使用次数为()次管模埋弧焊接时,焊剂要充分()。固化剂加入量为树脂重量的()热芯盒制芯应用较广的树脂是()。清楚微型裂纹A、硅钡粉
B、膨化珍
- 下列有害杂质中,对冶炼进程起妨碍作用的是()。赤铁矿石的化学式是()。炼钢生铁中等外品[S]含量大于()。A、P
B、碱金属K和Na#
C、S
D、AsA、Fe3O4
B、Fe2O3#
C、nFe2O3•mH2O
D、FeCO3A、0.045%
B、0.050%
C、0.
- DN400管模的后期每次上机使用次数为()支。按工艺要求,孕育剂的加入量应()。70—140A、0.3~0.5%#
B、0.3~1.0%
C、0.3~1.5%
D、1.0~1.5%*bn54.
- 总库作业点识别码为()。烧结矿二元碱度的表示式是()。A、“Z”#
B、“L”
C、“N”
D、“P”
E、“Q”A、CaO/Al2O3
B、SiO2/CaO
C、MgO/SiO2
D、CaO/SiO2#
- ()不属于碱金属。表层追踪样在常规取样点以外的部位随机布点取样,取样深度为铲除表层()mm。一座高炉连续出现3炉整炉废品为()级质量事故。A、Na
B、Zn#
C、KA、0~50
B、50~100#
C、100~150
D、150~200A、一
B、
- 合金库作业点识别码为()。()属于焦化厂检验范畴。对二次冷却区的冷却强度描述不正确的是()。A、“Z”
B、“L”#
C、“N”
D、“P”
E、“Q”A、喷吹煤
B、精煤#
C、氧化铁皮
D、焦粉A、二次冷却区的冷却强度一般用比水量
- 工艺要求制芯用原砂二氧化硅≥()%管模打点深度的要求是()。按工艺要求新进原砂若水分(),则在使用前必须烘干。90A、0.1—0.2mm
B、0.3—0.4mm
C、0.2—0.3mm#
D、0.5mm大于1%#
大于1.5%
大于2.0%
大于2.5%
- 煤气中毒是CO和CH4所致。()高风温有利于发展()气流。内燃式热风炉蓄热面积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下列几种烟气余热利用方式,()是利用工作液的潜热来传递热量的。正确#
错误中心#
边缘
不一定
都发展蓄热室受热
- 下列有害杂质中,影响产品质量的是()现有一批球团矿,其抗压强度测定结果为1400N,如以抗压强度进行判断,该批球团矿为()。某班共有6[批烧结矿,FeO分别为:6.2%、6.1%、7.0%、6.7%,班FeO平均为()。根据其化学性质
- 煤气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成为热效率。()当管道中的气体流量增加时,流量孔板前后的压力差()。热风炉净煤气支管的煤气压力应大于()mm水柱。热风炉用耐火制品的尺寸公差不得超出()。正确#
错误A.增加#
B.减
- ()属于碱金属。经生产、技术部门同意,斗装废钢中允许配入部分渣钢,但渣钢必须经过处理,其含钢量按体积估算应大于()。A、Na或K#
B、Zn
C、As
D、PbA、60%
B、70%#
C、80%
D、90%
- 固体燃料中固定碳最高,挥发分最少的燃料是()。()属于碱金属。《球团矿技术条件》转鼓指数一级品()。《球团矿技术条件》抗磨指数二级品()。高炉的上渣是()。高炉冶炼中,用气体还原剂CO、H2还原铁氧化物的反
- 煤气管道上的冷凝物排水器和水封应保持不断溢水状态。()在现有条件下提高煤气发热值的办法有()。正确#
错误预热助燃风和煤
增大助燃风量
提高煤气量
降低煤气含尘量#
- ()是利用矿物具有不同的亲水性进行选分。烧结矿长期储存会发生()。钢中碳含量在()范围时,钢对裂纹敏感性最强。A、重选
B、磁选
C、浮选#A、自然粉化#
B、结块
C、变质A、0.12-0.17%#
B、0.7-0.12%
C、0.17-0.2
- ()是利用有用矿物和脉石导磁性不同的特点进行选分。当生成的主要气体成分是CO时,煤处于()状态。炉渣中FeO升高,铁水含[Si]便()。下列对结晶器冷却描述不正确的是()。A、重选
B、磁选#
C、浮选A、完全燃烧
B、
- 煤气是否完全燃烧,也可以根据废气中的可燃物含量来判断。()正确#
错误
- 管径小的管子比管径大的管子其浇注温度低。打点头的圆顶直径为()。正确#
错误A、1—2mm
B、2—4mm
C、3—5mm#
D、1—5mm
- DN200管的模粉撒入量是()g。管模焊接部充分预热至()℃。180A、200—300
B、270—300
C、300—400#
D、100—150
- 按煤的变质程度,由高到低正确的排列顺序为()。烧结用焦粉和煤粉最大区别是()含量不同。A、褐煤>烟煤>无烟煤
B、烟煤>褐煤>无烟煤;
C、褐煤>无烟煤>烟煤
D、无烟煤>烟煤>褐煤#A、挥发份#
B、灰份
C、胶
- 褐铁矿石的化学式是()。无烟煤水分测定试验规定恒定温度为()。高炉烘炉的目的主要是()。A、Fe3O4
B、Fe2O3
C、nFe2O3•mH2O#
D、FeCO3A、105-110℃#
B、120-150℃
C、150-170℃
D、170-180℃A、保护炉衬和炉体设备#
- 菱铁矿石的化学式是()。焦炭水分测定试验规定恒温时间为()。铁矿石水分测定试验规定恒重检测时间间隔为()。耐磨强度的符号为()。烧结矿鼓前一次振动筛的筛孔为()。现有一批球团矿,其抗压强度测定结果为203
- 《铁矿石技术条件》要求入炉合格块矿小于5mm部分()。赤铁矿与褐铁矿的根本区别是()。在烧结过程中,生产以铁酸钙为主要粘结相的烧结矿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它们分别是()、低温、氧化气氛。某1200m3高炉,日产量
- CaO属于()脉石。当班内,同单位、品种和发站火车运输的国内粉矿来了16个车皮,按规定应将其划分为()检验批。《球团矿技术条件》S一级品()。A、酸性
B、碱性#
C、中性A、2个
B、3个
C、4个#
D、5个A、≤0.02%#
B、
- 煤气的爆炸范围、燃烧范围、着火范围实质上是相同的概念。()热风炉格子砖同时受热负荷和荷重作用,对()格子砖要求更高的体积稳定性和抗蠕变性。正确#
错误上、中部#
下部
中下部
顶部
- 氧化后的煤,其粘结性()。备查化学分析用样品保存时限为()天。《球团用铁精矿》要求赤铁矿平均-200目粒级()。废钢的检验项目中可用目测方法进行检验的项目有()。A、降低
B、提高#
C、不变A、10
B、20
C、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