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液学特点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实验室检查最主要诊断依据是()下列选项不符合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是()呈全血细胞减少,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
可见巨核细胞
- 关于铁的吸收下列哪项错误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象表现为()下列疾病会引起骨髓巨核细胞减少的是()原位溶血时红细胞破坏的部位最主要是在()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可见于以下疾病,但除外()全身大面积照射对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实验室检查最主要诊断依据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液学特点是()恶性组织细胞病表现为()缺乏维生素B12与缺乏叶酸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区别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增
- 女性,28岁,间歇性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一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6×1012/L,血小板25×109/L。下列哪项是不影响叶酸缺乏的因素()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外周血网织红细胞
- 淋巴细胞减少一般见于()免疫缺陷性疾病#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应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 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正常人红细胞的寿命为()全血细胞减少,有出血或感染表现
网织红细胞减少
骨髓增生不良#
肝、脾、淋巴结不肿大
铁剂、叶酸治疗无效120天#
150天
180天
200天
300天
- 关于巨幼细胞贫血,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是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可表现为对称性肢体麻木,共济失调
除贫血外粒细胞巨变且分叶过多#
全身各系
- 正常止血过程决定于以下哪几个因素()下列哪项适合治疗胃切除术后引起的缺铁性贫血()下列哪种疾病抗入球蛋白试验阳性()血小板质和量及血管壁的正常
皮肤的完整性及凝血因素的正常
血小板的质和量、血管壁及凝血
- 巨幼细胞贫血属于()急性溶血的开始症状是()以下选项中不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表现的一项是()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正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正色素贫血
以上都不是腰背及四肢酸痛、头痛、呕吐、寒战
-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见于下列哪种凝血因子缺乏()急性溶血的开始症状是()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首选()淋巴瘤预后与其病理类型相关,下列关于淋巴瘤预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血管性血友病病人出现血尿,
-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下列哪种因子缺乏()原位溶血时红细胞破坏的部位最主要是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首选()以下选项中不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表现的一项是()Ⅷ因子
Ⅸ因子
Ⅺ因子
Ⅴ因子#
Ⅻ因子肝脏
脾脏
- 缺铁性贫血缺铁期的实验室改变是()成人血小板破坏的主要部位是()PT延长见于哪几种凝血因子缺乏()细胞形态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游离原叶啉增高
铁剂治疗试验
血清铁蛋白浓度降低.或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缺
-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最主要的鉴别点是()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特点除外()男性,头昏,近10天来,颈略有抵抗,PLT5.0×109/L,脑脊液检查潘氏试验(+)白细胞0.02×109/L,诊断最大的可能是()多发性骨
- 34岁,月经增多伴发热10余天,PLT0×109/L,35岁,发热寒战,轻度黄疸,脾肋下3cm,网织红细胞9%,Ham试验阴性,巨核系明显活跃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一般不见于()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这样的血象、骨髓象不见于:()恶性组织细胞病表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感染#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骨髓纤维化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溶贫
- 女性,20岁,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0×109/L,WBC3.0×109/L,血小板72×109/L,骨髓涂片示:增生活跃,可见类巨幼红细胞
- 下列哪项不是骨髓穿刺常选用的部位()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男性,不规则发热2个月,韧。穿刺涂片见"镜影状"细胞,应首先考虑为()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后,最早升高的是:()鉴别急性粒细
- 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下列有关淋巴瘤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慢性失血#
吸收障碍
需要增多
营养不良
偏食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外
可转变为白血病
可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可出现血清球蛋白升高
单独在骨
- 28岁,间歇性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一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6×1012/L,白细胞5.5×109/L,血小板25×109/L。贫血病人,实验室检查为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伴有慢性下肢溃疡,
- 细胞浆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男性,苍白伴发热10天,肝脾不肿大,Hb30g/L,PLT50×109/L,28岁,月经增多伴发热2周,PLT16×109/L,但除外()骨髓是终身造血器官,原始淋巴细胞80%
- 男性,28岁,轻度黄疸,肝肋下1.5cm,Hb70g/L,Coombs试验阳性,诊断应先考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有意义的是()肝炎并贫血
缺铁性贫血
早期肝硬化
黄疸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外周血中出现幼
- 发热寒战,脾肋下3cm,45岁。头晕乏力半年,头痛,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大肋下1.5cm,脾大肋下2.0cm,肝脾不肿大,考虑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并发脑膜白血病可能性大。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造血,生后2~5周骨髓是主要的
- 贫血病人,实验室检查为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伴有慢性下肢溃疡,血清铁6.58μmol/L,总铁结合力41.58ILmol/L,骨髓外铁(++),诊断为()Auer小体不见于下列哪种白血病()以下哪种药物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关
- 肝脾不肿大,Hb30g/L,WBC2.2×109/L分类正常,网织红细胞0.003,骨髓增生活跃,原始淋巴细胞80%,总铁结合力41.58ILmol/L,45岁。腹胀2个月。脾肿大脐下2cm。此例脾大的病因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生理性贫血最明显的时间
- 20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增多,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象提示巨核细胞增多。治疗首选方法是()外周血WBC总数最早接近成人水平的小
- 一位急性白血病患者,检出染色体结构异常,t(8,21)(q22;q22)最可能是哪型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液学特点是()慢粒急单变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非淋白血病M5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
急非淋白血病M3呈全血细
- 下列哪项适合治疗胃切除术后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糖皮质激素首选用于()鉴别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人类血液干细胞首先见于()糖皮质激素
脾切除术
右旋糖酐铁注射#
雄激素
输血镰
- 男性,不规则发热2个月,右颈部淋巴结肿大,应首先考虑为()女,14岁,阵发性腹痛、黑便3天。查体:双下肢可见散在紫癜,腹软,右下腹压痛。血象:WBC12.5×109/L,PLT100×109/L。尿常规:蛋白+,RBC+/HP
- 男性,21岁,近10天来,头痛,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颈略有抵抗,脾大肋下2.0cm,PLT5.0×109/L,脑脊液检查潘氏试验(+)白细胞0.02×109/L,结合本例中患者存在头痛、呕吐的症状
- 男性,45岁。头晕乏力半年,血小板72×109/L,可见类巨幼红细胞,原粒细胞占18%,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6×1012/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9/L。血友病A实验室检查中
-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特点除外()女性,发作性酱油色尿3个月。体检:巩膜黄染,红细胞2.5×1012/L,血红蛋白50g/L,网织红细胞计数0.15,尿隐血试验阳性:一位急性白血病患者,t(8,50岁,伴恶心、呕吐半个月。现诊断为多发性
- 缺铁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特点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要点包括下列哪项()以下哪种药物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纠正DIC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小细胞正常
- PLT0×109/L,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下列哪种因子缺乏()急性溶血的开始症状是()女,阵发性腹痛、黑便3天。查体:双下肢可见散在紫癜,活动受限,腹软,右下腹压痛。血象:WBC12.5×109/L,
- 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见于下列哪种凝血因子缺乏()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因为缺乏()慢性失血#
吸收障碍
需要增多
营养不良
偏食Ⅸ因子#
Ⅴ因子
Ⅶ因子
Ⅱ因子
以上都不
- 以下哪项检查对提示慢性血管内溶血最有意义()男性,苍白伴发热10天,肝脾不肿大,Hb30g/L,WBC2.2×109/L分类正常,PLT50×109/L,网织红细胞0.003,骨髓增生活跃,最佳诊断为()血红蛋白血症
血红蛋白尿
尿胆原排出增多
含
- 网织红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淋巴细胞减少一般见于()男性,50岁,左上腹饱胀半年,进食后加剧。查:脾大,Hb80g/L,WBC3.2×109/L,BPC350×109/L,血片发现泪滴状红细胞,疑诊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下列检查中最有助于排
- 34岁,月经增多伴发热10余天,Hb50g/L,WBC1.2×109/L,PLT0×109/L,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男性,50岁,血片发现泪滴状红细胞,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筛选试验,凝血因子Ⅱ、Ⅴ、Ⅶ及X缺乏或凝血活性减低时PT延长。
-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象表现为()女性,35岁,肝、脾不肿大,红细胞2.5×1012/L,血小板100×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15,尿隐血试验阳性:男性,26岁,高热10天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骨压痛明显,肌内注射局部渗血不止
- 35岁,脾肋下3cm,Hb70g/L,网织红细胞9%,血清铁14.56μmol/L,Coombs试验阳性,诊断应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最主要的鉴别点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依据不包括()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
- 下列哪项不是骨髓穿刺常选用的部位()胸骨
肋骨#
髂前上棘
髂后上棘
腰椎棘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