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下列哪一项不是典型血友病甲和乙的实验室检查的共同特点()下列哪一项替代疗法不能用于血友病A的治疗()患儿女,6岁。间断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皮疹持续5天消退,反复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颈部淋巴结于高热时更大
- 溶血性贫血中导致贫血发生的机制是()Ⅰ期霍奇金病的治疗措施主要是()婴儿生理性贫血最明显的年龄是()A.骨髓造血功能抑制B.红细胞脆性增加C.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造血功能低下D.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骨髓代偿能力E
- 下列哪项数值描述是错误的()引起生理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足月新生儿从母体获取的铁足够生后使用多长时间()初生新生儿Hb110g/L为中度贫血
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10%,平均300ml
婴儿期网织红细胞较成人高,
- 小儿时期白细胞分类有一重要特点,即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的"两次交叉",时间分别是()G6PD的外周血红细胞特点为地中海贫血的外周血红细胞特点为4~6周和4~6个月
4~6天和4~6个月
4~6天和4~6岁#
4~6周和4~6
- 下列哪一项不是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原因()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引起贫血的机制是()患儿,10岁。感冒1周后全身出现散布瘀斑,无发热。体查心肺正常,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8.0×109/L,淋巴细胞0.30,中性粒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行脾脏切除的年龄常规应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临床表现多样,下列描述哪一项不是本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小儿贫血时血红蛋白数值不正确的是()A.5岁以后B.5岁以前C.4~5岁D.
- 早产,平时母乳喂养。面色稍苍白,分类为正常范围。除诊断婴儿腹泻外,其贫血可能是()以下哪种疾病需常规定期多次输血()患儿女,4岁。面色苍白6个月,院外曾用"补血药"治疗无效。体检:贫血貌,牙龈轻微出血,浅表淋巴
- 肝、脾轻度大,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如黄豆大小,Hb80.2g/L,尚可见到有核红细胞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诊断应首先考虑()11岁女孩,3个月前月经初潮,不规则,RBC3.3×109,Hb89g/L,血小板2.9×109/L
- 女,1.5个月。第1胎,生后人工喂养,脾肋下刚及。血红蛋白90g/L,淋巴细胞0.65,血小板150×109/L,网织红细胞0.002,其中以β和α地中海贫血较为常见。患儿系早产儿,有贫血的临床表现和化验检查,病史未提示其他系统异常
- 患儿被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下述哪一项是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理改变特征()4岁小儿,如果血液检测结果分别如下:100;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血清铁蛋白:减低#
4岁小儿,如果血液检测结果分别如
- 下列不符合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是()各种营养性贫血的共同临床表现可有()轻度贫血()可出现血小板降低
血涂片检查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浅染区明显#
智力及动作发育倒退
肝脾轻度大
骨髓各期幼红细胞均出现巨幼变
- 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称为()患儿男,5岁。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一周入院。体检:体温38.5℃,浅表淋巴结易触及,如绿豆至黄豆大,心、肺无异常,双下肢无明显关节红肿,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7,骨髓细胞学检
- 二便正常。现体重3.5kg,红细胞数2.8×1012/L白细胞数7×109/L,最可能的诊断为()患儿男,头晕、乏力、牙龈出血半年。查体: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哪项最有助于诊断()下列哪项不是免疫性血小
- 血红蛋白值在6~14岁的儿童最低限是()最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是年长儿行骨髓穿刺不选择胫骨的原因是()90g/L
110g/L
120g/L#
130g/L
145g/LRBC4.0×1012/L,Hb75g/L,网织红细胞0.010#
RBC2.3×1012/L,Hb85g
- 人工喂养(为羊乳6个月后加米糊但未加肉类)。面色苍白3个月,近1周嗜睡,食欲差。体检虚胖,巩膜轻度黄染,可见到红细胞巨幼样改变
红细胞大小不等,易见嗜多色性细胞和有核红细胞
红细胞大小不等,小球形细胞比例增加
红
- 下列关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象特点中错误的是()周围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加关于血友病,错误的是()A.幼红细胞呈巨幼变B.巨核细胞分叶过多,胞质颗粒减少C.粒细胞大,分叶过多D.红细胞胞质成熟程度较胞核差E.红
-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主要涉及()出生3~6个月的早产儿比同龄足月儿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主要原因是()机体在缺铁性贫血阶段,其相关检测结果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造血原料不足B.失血过多C.红细胞破坏过多D.骨髓造
- 血小板数量为15×109/L的初诊ITP首选治疗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ITP的原理是()新生儿贫血是指()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
脾脏切除
肾上腺皮质激素#
环孢素
止血药物清除导致ITP的病毒
抑制导致ITP的炎症反应
抑制I
- 患儿,女,5岁。验血时发现全血细胞减少,下列各病中哪类不可能有此表现()机体缺铁,红细胞生成缺铁期最具特征的诊断指标是胚胎期8个月时,体内最主要的造血器官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类白血病反应C.播散型红斑狼疮D
- 13岁。月经量增多10多天,查体:贫血貌,Hb109g/L,全片可见巨核细胞55个,急性白血病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前者在小儿中的发病率较高。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
-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ITP的原理是()为预防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3个月,近1周嗜睡,食欲缺乏;体检:虚胖,头发稀疏微黄,面色苍黄,脾未及。清除导致ITP的病毒
抑制导致ITP的炎症反应
抑制ITP机体的异常免疫反应#
促进骨
- 5岁。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一周入院。体检:体温38.5℃,下肢有少许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触及,如绿豆至黄豆大,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血红蛋白98g/L,中性粒细胞0.30,骨髓细胞学检查证实为
- 虚胖。肝右肋下4cm,脾左肋下3cm.Hb 62g/L,WBC 3.5×10/L,N 0.35,L 0.67,血清铁蛋白18μg/L,血清叶酸5μg/L,最合适的治疗是()10个月婴儿,广西籍,母乳喂养,脾肋下4cm。RBC 3.0×1012/L,MCV 56fl,WBC和PLT正常。最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