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A.B.在同样条件下,A系统中的溶质的溶解度较B系统中的溶质为高,则A系统的溶解度系数HA()HB,亨利系数EA()EB,相平衡常数mA()mB。空气通过具有一定液体喷淋量的填料时,正确的
- 对非液膜控制的系统,则气相总传质系数Ky(),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NH3,当水量减少时,若用水量增加,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越大增加;#
减少;
不变。表明塔内任一截面上气、液
-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系统温度增加时,其溶解度系数H将()。而当系统中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相平衡常数m将()。穴位是人体电磁的最活跃点,主要通过穴位治疗达到治疗效果的是()减少;增加镇静作
- 双组分理想气体系统经绝热压缩,其总压增加一倍,则过程前后系统中的扩散系数DAB与DAB’的关系应该是DAB=()DAB’。1.414
- 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处理低浓度易溶溶质的气体混合物,如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入口气体的组成yb增加,则此塔的液相总传质单元数NOL将()。气体出口组成ya将()。液相出口组成xa将()。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CO2,基本
- 在低浓度难溶气体的逆流吸收塔中,若其他条件不变,而入口液体量增加,则此塔的液相传质单元数NL将(),而系统的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将(),气体出口浓度ya将()。吸收操作中,当X*>X时:()。吸收操作中,当物系的
- 写出吸收操作中对吸收剂的主要要求中的四项(1)(),(2)(),当水量减少时,其余为N2、H2、CO(可视作惰性气体),含量分别为18%、52.4%、2.6%,腐蚀性小,挥发度小增加;#
减少;
不变。0.37,1.74#
1.74,0.74
0.74,1
- 在气体吸收时,若可溶气体的浓度较大,则总体流动对传质的影响()。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较大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小于气相
- 对极易溶的气体,气相一侧的介面浓度y1接近于(),而液相一侧的液面浓度x1接近于()。下述分离过程中哪一种不属于传质分离()。某相际传质过程为气膜控制,究其原因,甲认为是由于气膜传质速率小于液膜传质速率的缘故
- 某逆流操作吸收塔,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而系统的温度增加(无化学反应),则传质单元高度HOG(),气体出口浓度y2(),液体出口浓度x1()。试在附图上画出新条件下的平衡线和操作线。什么是持液量?()只要组分在气相
- 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1/KL=1/kl+H/kG其中1/KL表示(),当()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在一符合亨利的气液平衡系统中,溶质在气相中的摩尔浓度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浓度的差值为(
- 低浓度逆流解吸塔操作时,若入塔液相浓度x1增加,而其它条件不变,则液相总传质单元数NOL(),出塔液相浓度x2(),出塔解吸气浓度y1()。某低浓度气体溶质被吸收时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且kY=3×10-5kmol/(m2•s),kx
- 吸收塔逆流操作时,若解吸因数(mV)/L增加,而气液进口组成及温度,压力不变,则溶质回收率(),出塔液体浓度x1()。填料吸收塔内的液体再分布器是用于()。由手册中查得稀氨水的密度为0.9939,若100g水中含氨1g,其浓
- 用逆流操作规程的吸收塔处理低浓度易溶溶质的气体混合物,如其它条件不变,而入口气体的浓度增加,则此塔的液相总传质单元NOL(),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出口气体组成y2(),出口液体组成x1()。不变;不变;增大;
- 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若吸收剂进塔浓度x2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出塔气体组成y2(),出塔液体组成x1(),回收率()。降低;降低;增加
- 拟设计一座用清水吸收NH3的吸收塔,已规定出塔气体中的NH3浓度不得大于给定值。若进塔气中NH3含量增大,则最小液气比将()。增大
- 在一个低浓度液膜控制的逆流吸收塔中,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而液量与气量成比例的增加,则回收率()。下降
- 低浓度难溶气体在填料塔中被逆流吸收时,若入塔气体量增加而其它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液相总传质单元数NOL(),出口气体组成y2(),出口液体组成x1()。双膜理论的要点有
- 某逆流吸收塔在操作时因某种原因使吸收剂入塔量减少,以致操作时的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则发生下列情况()。设计中,最大吸收率ηmax与()无关。根据双膜理论,当溶质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时,增大吸收剂用量使:
- 某操作中的吸收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气体混合物中的A组分,若L增加,其余操作条件不变,则出塔气体ya(),出塔液体的浓度x1(),回收率()。减小;减小;增大
- 在低浓度难溶气体的逆流吸收塔中,若其它条件不变而入塔液体量增加,则塔的液相传质单元数NL将(),而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将(),其气体出口浓度y2将()。亨利定律适用的条件是()减小;增大;减小气相总压一定,稀溶
- 在吸收塔的设计中,气体流量,气体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设备费用()。减小;增多
- 对吸收因数A=0.5的系统进行逆流吸收,当塔高无穷大时,()。吸收的依据是()塔顶达到气液平衡
塔底达到气液平衡#
塔顶,塔底同时达到气液平衡
塔中没有一处达到气液平衡A、液体均向混合物中各组沸点不同
B、气体混合
-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可以用传质单元数乘以填料的等板高度。()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的流速。正确#
错误气相#
液相
气液两相
视具体情况而定
- 采用化学吸收可使原来的物理吸收系统的液膜阻力(),气膜阻力()。当系统总浓度增加时,此扩散系数将()。对于低浓度溶质的气液传质系统A、B,在同样条件下,A系统中的溶质的溶解度较B系统的溶质的溶解度高,则它们的
- 实验室中用水吸收CO2基本属于()控制,其气膜中浓度梯度()液膜浓度梯度,气膜阻力()液膜阻力。填料吸收塔内的液体再分布器是用于()。吸收塔的操作线是直线,主要基于()。吸收操作中,增大吸收剂用量使:()。
- 压力(),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工程上常用水–空气系统进行氧解吸,这种系统属于()系统,传质阻力主要在()一侧。某低浓度气体溶质被吸收时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且kY=3×10-5kmol/(m2•s),kx=8×10-5kmol/(m2•s)
- 含SO2为10%(体积)的气体混合物与浓度C=0.02Kmol/m3的SO2水溶液在一个大气压下接触,则SO2将从()相向()转移,以气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大气压,以液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Kmol/m3。根据双膜理
- 对于极易溶的气体,气相一侧的界面浓度yI接近于(),而液相一侧的界面浓度xI接近于()。提高吸收塔的液气比,甲认为奖在逆流吸收过程的推动力较大;乙认为将增大并流吸收过程的推动力,正确的是()。吸收时,气体进气
- 某一吸收系统,若1/ky》1/kx,则为气膜控制,若1/ky《1/kx,则为液膜控制。()根据双膜理论,当溶质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表示的总传质系数将:()。正确#
错误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小于
- 在相际传质过程中,所以两相间无净物质传递。()适宜的空塔气速与泛点气速之比称为泛点率,根据生产实际综合考虑,泛点率一般选为()。在逆流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溶质组分,其液气比L/V为2.7,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 相平衡常数m=1,气膜吸收系数ky=1×10-4Kmol/(m2.s),这一吸收过程为()控制,该气体为()溶气体,气相总吸收系数KY=()Kmol/(m2.s)。在吸收塔的计算中,入塔条件不变,当吸收因数A关于适宜液气化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当温度升高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吸收过程是分离()。提高液气比,从提高吸收推动力和降低吸收阻力两方面综合考虑:()。吸收的依据是()对某一气液平衡物系,在总压一定
- A,B两组分等摩尔扩散的代表单元操作是(),A在B中单向扩散的代表单元操作是()。提高液气比,从提高吸收推动力和降低吸收阻力两方面综合考虑:()。在一符合亨利的气液平衡系统中,溶质在气相中的摩尔浓度与其在液相
- 气体吸收时,若可溶气体的浓度较高,则总体流动对传质的影响()。什么是持液量?()增强在塔设备正常操作时潴留于填料之间、板面之上的液体#
在塔设备停工后不久潴留于填料之间、板面之上的液
在塔设备正常操作或停
- 最小液气比(L/V)min只对()有意义,实际操作时,若(L/V)﹤(L/V)min,产生结果是()。吸收时,气体进气管管端向下切成45度倾斜角,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设计型;吸收率下降,达不到分离要求气体被液体夹带出塔
塔内
- 停工装大盲板过程中,应防止空气窜入(),引起()。常压下20℃下稀氨水的相平衡方程为y*=0.94x,今使含氨5%(摩尔)的含氨混合气体和x=0.1的氨水接触,则发生()。分馏塔、硫化铁自燃吸收过程
脱吸过程#
平衡过程
无法
- 干气密封系统中,前置密封气介质是(),使防止机体内介质污染()。吸收过程所发生的是被吸收组分的()。氮气、密封端面单身扩散;#
等分子反向扩散;
主体流动;
分子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