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服用洋地黄后,应重点观察()A.药物不良反应
B.是否中毒#
C.是否成瘾
D.过敏反应
E.药物效果
- 7岁的小儿,因体格检查中发现胸部有杂音,胸部透视心脏大小正常,肺纹理增强,下列处理正确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可出现的表现有()A.休学
B.卧床休息
C.保持正常生活,避免劳累#
D.应用抗生素
E.使用强心剂A.第一心音
- 7岁的小儿,因体格检查中发现胸部有杂音,胸部透视心脏大小正常,肺纹理增强,下列处理正确的是()房间隔缺损患儿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为()。A.休学
B.卧床休息
C.保持正常生活,避免劳累#
D.应用抗生素
E.使用强心剂心
- 右向左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有()一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长期服用利尿剂,近来精神萎靡,乏力,心音低钝,心律失常,考虑为()。A.出生后持续青紫
B.生长发育落后#
C.活动耐力差,易疲乏#
D.可有血红蛋白增高和喜蹲
E
- 正常胎儿血液循环中血氧含量最高的部位是()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特征性体征为()。A.脐动脉
B.脐静脉#
C.主动脉
D.肺动脉
E.腹主动脉海鸥鸣音
股动脉枪击音
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毛细血管搏动征
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 婴儿期持续性青紫最常见的先心病是()。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在恢复期限制其活动量的时间应不少于()。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狭窄1个月
3个月
6个月#
9个月
12个月
- 患儿,男,3岁。平日活动后心悸、气促,常患肺炎,发育落后,胸部听诊可闻及杂音,有末梢毛细血管搏动、水冲动。临床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胎儿血液循环中所特有的是()DA.肺循环
B.静脉导管#
C.卵圆孔#
D.胎盘#
E.动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体征是()A.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B.心包摩擦音
C.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
D.主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
E.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和期前收缩#
- 法洛氏四联症脑缺氧发作时,应采取的体位是()A.半卧位
B.侧卧位
C.胸膝位#
D.俯卧位
E.平卧位
- 一早产女婴,出生后3天,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最合理的治疗方法为()。手术结扎
切断缝扎导管
生后一周内应用消炎痛#
介入性治疗
随访观察
-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易发生()。患儿,1岁。现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服用强心苷时,循环系统的中毒反应有()。脑脓肿
脑梗死
脑出血
心力衰竭#
肝衰竭室性期前收缩#
视力模糊
恶心、呕吐
腹胀明显
复视、
- 小儿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表现为()。恶心呕吐
腹胀
神经系统症状
电解质紊乱
心律失常#
- 足月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不包括()。肺循环建立
卵圆孔关闭
动脉导管关闭
脐静脉关闭
动脉导管未闭#
- 关于病毒性心肌炎正确的说法是()关于小儿心脏位置和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A.发病同时或1~3周前有病毒感染史#
B.有面色苍白、心悸、胸闷#
C.血丙氨酸转氨酶升高
D.心电图S—T段改变#
E.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
- 小儿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为()婴儿期持续青紫考虑该患儿最可能患()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
C.过早搏动#
D.传导阻滞
E.心动过缓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法洛四联症#
D.肺动脉狭窄
E.脉导管未闭
- 小儿血压测量正确的描述是()A.袖带的宽度为上臂长度的1/3
B.袖带的宽度为上臂长度的2/3#
C.袖带过窄测得血压偏低
D.袖带过宽测得血压偏高
E.上肢血压比下肢血压约高2.77kPa(20mmHg)
- 小儿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为()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
C.过早搏动#
D.传导阻滞
E.心动过缓
- 应用血管扩张剂时,最重要的是注意()室间隔缺损导管介入堵闭术的适应证是()。A.脉搏
B.呼吸
C.瞳孔变化
D.血压下降#
E.体温膜部缺损:年龄≥3岁,室缺损距主动脉瓣≥3mm#
肌部室缺≥5mm或术后残余分流#
年龄≥6个月
- 胎儿时期经升主动脉的血液不供应的器官为()关于小儿心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上肢
B.脑
C.心脏
D.下半身#
E.上都不是A.新生儿平均为120~140次/分
B.1岁以内小儿为110~130次/分
C.2~3岁小儿为100~120次/
- 法洛四联症患儿喜蹲踞原因是()A.缓解漏斗部肌肉痉挛
B.使心脑供血增加
C.使劳累、气急缓解
D.使腔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E.增加体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量#
- 小儿室间隔缺损不能自然闭合的为()法洛四联症的心脏畸形中对患儿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最有影响的是()。A.干下型室间隔缺损#
B.肌部室间隔缺损
C.膜部室间隔缺损
D.干上型室间隔缺损
E.以上都是房间隔缺损
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