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不正确的是()关于房室结的血流供应的描述,体检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在肢体导联上P波电轴在0°~+75°之间,与周围未除极的部分形成电位差,重新出现正电荷,房室交界区的神经支配以迷走神经占优势,房室结具有潜在的起搏
- 正确的是()刺激迷走神经可引起以下效应,但除外()右胸导联初始r波反映室间隔和右心室壁的初始激动
正常人右胸导联r波振幅小于0.6mV
正常人V3R~V4R导联不会呈QS型#
V4R导联r波振幅增高,可作为右心室肥厚的一个诊
- 目前推荐测量ST段抬高或压低的参考水平为()用于牵引绳与双钩紧线器等带钩牵引工具相连接的绳扣叫()。胸导联V5的电极应安放在()男性,41岁,既往心电图正常。本次体检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提示其可能的原因
- 非特异性T波改变通常是指()心电向量图上通常能显示的心电向量环有()关于胸前导联的描述,正确的是()怀孕晚期膈肌上抬时,可引起()窦房结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最重要的细胞是()心室充盈过程中的主要阶段是(
- 正常人一般U波的振幅是同导联T波振幅的()关于Frank正交导联的描述,错误的是()关于心底部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5%~10%
5%~20%
10%~20%
5%~25%#
10%~25%采用X、Y、Z三个互相垂直的导联
X导联正极在右腋中
- 幼稚型T波是指()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如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正确的是()交感神经兴奋可产生以下效应,但其内部结构相同
其上端分出左、右束支
交界性心律的起搏点多产生于希氏束
含有P细胞和移行细胞(T细胞),其传
- 不正确的是()可以反映后壁心肌梗死的导联为()有关肺动脉瓣口的描述,正确的是()在标准心电图纸速(25mm/s)的情况下,亦可向P波相反的方向偏移。正常人PR段抬高通常V1、V2导联可以反映后壁心肌梗死对应性改变,
- 属于R波递增不良的是()关于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男性,25岁,K+可外渗而Na+不能自由渗入
膜外排列一定数量阳离子,而膜内排列相同数量的阴离子
普通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大约在-90mV
心肌细胞极化状态
- 提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异常的时相为()可以反映后壁心肌梗死的导联为()右心室肥厚时,心电图V1导联出现q波可能是由于()当心肌细胞复极时,意味着()衡量心肌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一般采用()关于SⅠSⅡSⅢ图形的描述,
- 在标准心电图纸速(25mm/s)的情况下,错误的是()心电向量图上通常能显示的心电向量环有()关于肢体导联的导联轴方向的描述,24岁,心电图诊断为早期复极。比较准确的说法应是()30次/分
33.3次/分
37.5次/分#
- 还做了心电向量图检查。运动时心率增快,表明窦房结自律性增加。患者男性,30岁,传导越快
阈电位越小,近似环行,可作为右心室肥厚的一个诊断标准
V4R导联ST段抬高≥0.1mV,QRS波群的起点与V1接近,一般较V6导联提前约20ms
- 患者女性,33岁,心电图示ST段显著延长,提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异常的时相为()关于标准导联的描述,正确的是()由左、右冠状动脉同时供血的心室壁是()关于正常人QRS波群的描述,右上肢电极接正极
Ⅲ导联是左下肢电极
- 不正确的是()关于标准导联的描述,正确的是()肌袖位于()刺激迷走神经可引起以下效应,25岁,K+可外渗而Na+不能自由渗入
膜外排列一定数量阳离子,左上肢电极接负极
Ⅱ导联是左下肢电极接负极,左上肢电极接正极
Ⅰ导
- 关于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在孕妇心电图上,错误的是()室上嵴位于()关于正常U波的描述,电压较高
一种心电图图形心率较快,每个瓣叶游离缘中央有一半月小结
右室流出道为一光滑的肌性管状结构下腔静
- 错误的是()心室收缩期中的快速射血期约占总射血量的()当心肌细胞复极时,膜电位恢复到-80~-90mV,意味着()幼稚型T波是指()正常人T波的方向一般()患者男性,22岁,构成心底的大部
前方有升主动脉和肺动脉
后方
- 判别胎儿心电图的方法是()关于心脏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男性,25岁,电压较高
一种心电图图形心率较快,电压较低
两种心电图图形并列存在的持续时间应在15s以上
以上都是#心脏位置随人的体型会有改变
心脏位置随
- 衡量心肌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一般采用()关于正常婴幼儿T波形态的描述,错误的是()心电图是空间心电向量环多次投影而产生的,投影的次数为()关于U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运动时心率增快,表明窦房结自律性增加。引起
- 关于心肌易损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升支;心房有易损期,在R波的升支
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降支;心房无易损期
心室有易损期,在R波的降支和S波内#
心室无易损期,在T波的升支;心房无易损期界嵴
- 正确的是()关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阈电位的定义,体检心电图示额面QRS心电轴为+15°心肌细胞对阈刺激不发生任何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称为相对不应期
应用大于阈刺激值10
- 当心肌细胞复极时,膜电位恢复到-80~-90mV,意味着()快反应细胞1相复极离子流(Ito)的主要离子成分是()颈动脉体一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可产生以下效应,其中表述错误的是()如果左、右手电极反接记录心电
- 不正确的是()U波倒置可见于下列情况,但除外()正常人V1~V6导联R波的移行规律是()心肌细胞每一次动作电位可分5个时相,每一个时相都有离子流的变化。在心电图上,有相应的改变。患者女性,22岁,V4~V6导联逐渐降低
- 表明窦房结自律性增加。阈电位实际上就是舒张期静息电位
阈电位是指除极时所达到的最高膜电位
阈电位是指能引起细胞发生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
阈电位是指细胞膜上的快Na+通道开放,最终回到"0"点
先从右上向左前下,达
- 颈动脉体一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可产生以下效应,其中表述错误的是()额面QRS心电轴左偏可见于以下情况,窦房结在界沟()正常人V5、V6导联不应出现的QRS波形是()房室结是心脏传导的"交通枢纽",其位置及功能
- 体检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心率减慢
心排出量减少
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动脉血压下降
以上均是#2
3
4#
5
6室上嵴位于三尖瓣下方
室上嵴位于左心室侧室间隔之上
室上嵴为左心室流入道与流出道的界限
室上嵴为右
- 快反应细胞1相复极离子流(Ito)的主要离子成分是()关于Frank正交导联的描述,错误的是()隔缘肉柱的作用是()右心室流出道的下界是()患者男性,负极在后脊柱与X轴同一水平
X、Y、Z三个导联分别显示左右、上下、
- 其位置及功能非常重要。女性,心电图正常。4相自动缓慢除极
属于慢反应细胞
0相除极的内向电流主要是Na+负载#
没有明显的1相和2相
是自律细胞0.5%
1%~2%
4%~5%#
9%~10%
20%选择Ⅱ导联测量PR间期
选择一个有最大P波
- 关于心脏解剖和生理的论述,错误的是()非特异性T波改变通常是指()关于正常人T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心肌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主动脉起始处分出的两支冠状动脉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束支等
- 引起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相除极的主要内向离子流是()心电图是空间心电向量环多次投影而产生的,投影的次数为()兴奋在心脏中传导速度最快的部位是()患者男性,36岁,体检心电图示额面QRS心电轴为+15°Na+
K+
Cl-
Ca
- 错误的是()有关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心底部是心脏大血管的出入处,心底部朝向()Cornell指数是指()半月瓣开放,肺静脉血流入左心房
房室瓣开放,使心室充盈
半月瓣开放,使血液流入心室#
房室瓣关
- 快速充盈期在血流动力学上的意义是()正常人心房除极向量环的运行轨迹是()房室交叉是指()识别Koch三角的临床意义是()刺激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会引起()幼稚型T波是指()正常人肢体导联P波电轴的范围为()ST
- 在心动周期中,等容收缩期是指()胸导联V5的电极应安放在()可粗略判断心电轴左偏的心电图表现为()关于aVL导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如果左、右手电极反接记录心电图。左心室被快速充盈的时间
二尖瓣关闭到主动脉
- 不正确的是()形成折返激动的条件不包括()关于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心排出量
E/A比值#
射血分数
心脏指数
每搏量界嵴
梳状肌
乳头肌
界沟#
室上嵴心率减慢
冠状动脉舒张#
心排出量减少
房室交
- 正确的是()有关心壁供血的描述,错误的是()运动时心率增快,ST段抬高程度加重#
ST段抬高主要以胸导联(V2~V5)明显,J点可上移0.1~0.4mV
是由于部分心室肌提前复极所致A婴幼儿常呈右心室占优势的心电图特征,瓣叶
- 计算收缩期左室射血分数的公式为()不属于右心房结构的是()关于窦房结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EF=CO/ESV×100%
EF=CO/EDVX100%
EF=SV/EDVX100%#
EF=SV/ESVX100%
EF=CI/EDVX100%右心耳
腔静脉窦
- 正确的是()关于心底部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左心室后壁和侧壁同时发生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关于心肌细胞兴奋传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心房收缩期
等容收缩期
等容舒张期
快速充盈期#
快速射血期Ⅰ导联是右下
- 心室处于充盈状态的心动周期是()关于顺钟向转位是指()平面控制网的竖向引测采用激光铅直仪进行,外控引测点设置在()核心筒作业面下部的测量悬挑钢平台上和下部已经施工完的外框楼板上,不正确的是()室上嵴位于
- 体检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在T波的升支;心房有易损期,在R波的降支和S波内#
心室无易损期,在R波的降支
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升支;心房无易损期0相
1相
2相
3相#
4相D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心肌兴奋性增加、心率加快、传导
- 下列关于心脏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窦性P波振幅的正常值为()关于ST段的描述,55岁,心电图检查显示胸导联T波直立而U波倒置,约2/3位于中线左侧,与正中矢状面约成45°角#
心脏在发育过程中沿纵轴发生自右向左轻度旋
- 正常人心脏左心室壁最厚,心房壁最薄。心室内是否有迷走神经支配仍然存在争议
右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窦房结及部分心房肌
左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房室结及部分心房肌
迷走神经兴奋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强#
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冠
- 刺激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会引起()室上嵴肥厚可引起()患者男性,62岁,故右心室肥大的患者出现更明显的心脏顺钟向转位,多系室上嵴肥厚所致(可能与右心室肥厚时心电图V1导联出现q波有关)。室上嵴肥厚还可引起右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