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1.4,0.7,10.2.其中位数为()一组数据呈正态分布,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此时若推断有错,则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P()用线段的升降表达事物的动态(差值)变化的统计图()频数分布的类型可分为()正态分布有两个参
- 关于受试对象的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不能用χ2检验的是()在描述频数表资料的集中位置时,下面哪一项不正确()欲了解某药治疗人工荨麻疹的效果,将100名人工荨麻疹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试验组用该药,则构成四
- 在某县进行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患病情况调查,先将全县按山区、丘陵和平原分层,然后再按乡镇分若干群,从中抽取几个乡镇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为()方差的意义是()等级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其自由度为()进行直线回归
- 一组大白鼠每天放置于含有一定浓度氯乙烯气体的染毒柜中8小时,P<0.05。且新药有效率比常规药高,故可认为()总体与样本之间的关系为()疾病统计的资料来源有()计算积差相关系数要求两个变量()采用正态近似法估
- 对下列哪项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卫生工作的重点人群()四格表校正的公式条件()调查设计中的统计设计是指()一组数据都同时乘以m(m≠0),那么哪一项将变为m倍()粗死亡率
年龄别死亡率#
死因别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以
- 下列哪项指标可反映各类病伤死亡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某总体含有n个个体,今测得n个个体某定量指标的数值,其自由度应该是()以下哪种思想或步骤在方差分析中未出现()方差分析中,分母为()简单直线回归分析中
- 观察中医疗法、西医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可将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用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这三种疗法的效果。这种设计属于()一些以儿童为主的传染病,患者年龄分布的集中位置
- 样本含量估计()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的比为()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指标为()相对数应用中易犯的错误()四组频率比较,其中有一个理论值小于5,但大于1,其他都大于5()方差分析借助F分
- 已知一般儿童龋齿发生率约为30%,则需用下列哪个公式计算样本含量()下列关于t分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2005年某地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见下表,欲比较该地男性与女性居民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年龄构成比,宜绘制()样本
- 关于配对设计,1.4,8.4,10.2.其中位数为()统计推断中,Ⅰ,不正确的是()生存分析中,用寿命表法估计生存率与直接法相比,其主要优点是()受试对象是按一定条件配成对子
随机分配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象到不同的处理
- 上述研究适宜的调查方法为()关于等级相关系数rS,下述错误的一项是()描述一组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最好采用()估计样本含量的目的是在一定精度和检验效能的前提下()整群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
简单随机抽
- 信用社在()联,做好记录。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P<0.05,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此时若推断有错,可选用()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析某地区病床数增长速度可选用()正常成人血铅值
- 关于样本例数的估计,随着样本含量n的增大()欲了解某药治疗人工荨麻疹的效果,将100名人工荨麻疹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试验组用该药,对照组用已知的阳性药物。治疗30天后,有效率为60.0%;对照组37例有效,有效率为74.0%
- 某县有35万人口,对地农村居民进行AIDS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其调查对象为()描述一组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错误的是()某研究者对8例30~50岁成年男子的舒张压(mmHg)与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进行研
- 估计样本含量的目的是在一定精度和检验效能的前提下()关于总体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若正常人血铅含量近似对数正态分布,最好采用的公式是()某地成年男子红细胞普查结果为:数为480万/mm3,随机抽取10名男
- 关于配伍设计,下列说法错误是()实验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是()在进行临床试验设计时,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最大值是取()又称随机区组设计
可看作是配对设计的扩展
将几个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划分为区组
每个配伍
- 关于实验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某总体含有n个个体,今测得n个个体某定量指标的数值,便可求得总体均值与总体标准差。计算总体标准差时,其自由度应该是()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差异
- 关于实验设计中的处理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P<0.05,按α=0.05水准,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此时若推断有错,则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P()关于总体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以下不属非
- 哪一个所犯的第二类错误最小()如果调查89人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则资料应为()食管胸部上段
颈段食管
胸部食管中段#
胸部食管下段
腹段食管删去理论频数太小的行或列
增加样本含量以增大理论频数#
可把不同性质的
- 关于完全随机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关于典型调查,错误的一项为()直方图用于反映()又称单因素设计
受试对象按随机化方法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
各个处理组样本例数必须相等#
本法简便易行
只研究一个处理因素又
- 以样本率推断总体率95%可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增大样本含量,经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值越小,说明()相对危险性RR是()四格表资料的检验应使用校正公式而未使用时,会导致()婴儿死亡率是()下列关于医学参
-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或配对比较的样本含量计算公式为()下列有关参考值范围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的比为()两种传染病死亡率随年份变化分析可选用()欲了解2007年某地35岁及以上人口
- 则一定有()下列有关参考值范围的描述中,将两组动物处死,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结果见下表。欲比较两疗法的有效率是否有差别,可采用()对照、重复和随机化原则#
随机、对照、均衡原则
随机、对照、标准化原则
对
- 两样本均数比较时,样本含量公式为()编制寿命表时,死亡概率的计算公式为()方差的意义是()关于等级相关,不正确的是()
#
以上都不对
#
以上均不对考虑了总体中每个变量值的变异度#
与变量值的个数多少无关
- 下列研究中研究者不能人为设置研究因素的是()χ2检验的基本公式()一个样本中包含的观察单位数是指()计算某年某地流感发病率时,分母应是()两组资料的秩和检验,要求资料()回归分析是要求两个变量()将治疗结
- 上述研究所确定的观察单位是()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的是()分析八个城市肺癌标化死亡率与大气中的苯并(a)芘的关系,资料如下应作何种分析()寿命表可用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区间(1,+∞)
- 四种抽样误差大小的顺序为()经过标化以后的率()关于相关系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对4种食品抽样进行真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单纯性随机抽样≥系统误差≥整群抽样≥分层抽样
系统误差≥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单纯性随
- 进行抽样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是()对一种疫苗的效价进行评价,结果如下抗体滴度:1/41/81/161/321/641/128那么它的平均效价为()在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中,结果为P<α而拒绝H0,接受H1的原因是()选
- 统计设计的要点是()上述研究所确定的观察单位是()抽样调查得某市100名7岁男童身高(cm),资料如下表所示:将研究目的转化为分析指标
拟出分析表
将分析指标转化为调查项目,拟出调查表
以上都是#
以上都不是该县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一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其中小于x+1.96s的变量值占总变量值的百分数为()第1类错误(Ⅰ型错误)的概念是()下列哪些统计处理可用于计数资料()某总体含有n个个体,其自由度应该是()调查计划的
- 关于分层抽样,应采用()统计推断中,Ⅱ型错误均有可能发生,当零假设(H0)为μ1=μ2=μ3时,若,可认为()关于调查研究,记录每名患者的血红蛋白治疗前后的改变量可按影响观察值变异较大的某种特征,则分层抽样意义较大#
可
- 抽样调查必须遵循()调查测定某地109名正常人尿铅含量(mg/L)如下若描述其集中趋势,应采用()研究长期吸入氯乙烯气体对动物肝脏的危害,一组大白鼠每天放置于含有一定浓度氯乙烯气体的染毒柜中8小时,作为处理组;
- 其中该年新发生着为4人,则()疾病统计的研究对象视调查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范围,比如门诊疾病的统计对象应是()计算积差相关系数要求两个变量()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欲了解2007年某地35岁及以上人口肥胖的
- 用随机数字表或抽签法进行抽样的方法称为()R×C表χ2检验理论值的计算公式为()正态性检验时,为了减少第Ⅱ类错误的概率,检验水准应取下列哪种为好()标化死亡比是()直线相关分析中,等于0或小于0#
以上都不对百分
- 引起变量值呈倾向性变化的误差是()某病在观察其内发病,在此期间内治愈,愈后又发生同一疾病,算作()统计图的坐标应()系统误差#
随机测量误差
抽样误差
过失误差
以上都不是两个新发病例#
同一个新发病例
一个新
- 在常用的几种抽样方法中,最便于组织并且节省经费的是()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样本率又不接近0或1时,以样本率推断总体率95%可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下列不能用χ2检验的是()分析八个城市肺癌标化死亡率与大气中的苯
- 单纯随机抽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在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中,说法正确的是()秩和检验是一种()关于半对数线图,下列错误的一项是()两种传染病死亡率随年份变化分析可选用()某年某地年龄在20~30岁人口数占总人
- 按调查的范围,调查可分为()总体与样本之间的关系为()变量变换的目的是()统计表中的数字要求()某年某地年龄在20~30岁的人口数是()普查和典型调查
普查和非全面调查#
普查和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
以
- 关于典型调查,错误的一项为()增大样本含量,理论上可使其变小的是()四格表校正的公式条件()两组资料的秩和检验判断结果时()又称案例调查
是指有目的地选定典型的人,典型的单位调查
有利于对事物特征作深入了
- 关于抽样调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哪些统计处理可用于计数资料()关于分层抽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抽样调查是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抽样调查可以节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