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我国规定的儿童基础免疫的生物制品中包括()。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实验流行病学方法不包括()。以下关于充分病因的正确陈述是()。以下
- 将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机体,使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它是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方法。在流行病学中将此方法称为()。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疾病高危人群的筛选是医学预防
- 病毒性肝炎是()。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是()。在流行病学调查中被调查者由于某些隐私而不愿报告真情所造成的偏倚属于()。病因与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联系的可能性有()。甲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
丁
- 当机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机体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的情况为()。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下列哪项不是抽样调查的优点()。带菌者
显性感染
隐性感染#
潜伏期感染
临床症状期空气传
- 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在统计分析时应选用()。某中学为了解学生近视的患病情况,在6个年级56个班3000人中抽取600人进行视力检查,不吸烟者为25.4/10万。
-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定义是()。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哪一项不是临床试验评价疗效常用指标()。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不包括()。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关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有8人发病,全部送医院治疗,并对其排出物进行了彻底消毒。至此,有人认为疫源地已经消灭,针对疫源地的措施可以结束,有80人HBsAg阳性,最容易产生的偏倚是()。对漏诊后果严重的疾病,因为达到了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正确,
-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对研究所需指标或数据进行测定或测量时产生的偏倚为()。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外潜伏期是指()。下列哪些属于分子生物学标志()。为了调查某市慢性病的分
- 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长短主要应依据什么()。能明确和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揭示疾病流行规律的研究方法是()。分层分析可减少()。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现况研
- 某大学学生第一食堂2003年8月暴发O霍乱。为查明流行因素,需要推算可能的暴露时间,则暴露时间应该是()。建立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用途有()。为考核口服痢疾弧菌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将10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
- 外潜伏期是指()。某地一项有关高血压的横断面研究表明:男性45~55岁组有高血压者占13%,女性占:15%。从而得出结论,该年龄组男性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较女性小。该结论()。要保证抽样调查的结果能反映总体的真实情
- 反应某个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常用下列哪项指标()。多因子遗传病的发病有以下规律()。暴发调查的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中学为了解学生近视的患病情况,在6个年段72个班级4568人中抽取800人进行视力检查
- 根据三个环节两个因素的学说,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以下研究方法中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的主要指标有()。传染源、感染者、易感者
- 评价某种一级预防措施的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不适宜开展普查的情况是()。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
- 需要推算可能的暴露时间,则暴露时间应该是()。为评价乙脑疫苗的效果,以下哪一个结论最正确()。发病率可用来()。选择偏倚的种类包括()。一九四五年找出某厂的1000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涂镭女工有20例骨瘤患者,
- 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在怀孕期可能会导致胎儿的感染,请问这种传播病原体的方式应称为()。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目的()。病因判定标准中哪些是必需的()。初级卫生保
- 传染病流行曲线是根据流行期间发病者的下列哪一资料绘制而成()。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是()。在病因推断过程中,反应某个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常用下列哪项指标()。以下哪一项不是经饮用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
-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发病率、患病率和病程三者的正确关系是()。某因素既与疾病有联系,但可以引起所研究疾病的症状,从而提高了该疾病的检出率,引起对该无关因素的过高估计,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57/10万
- 易患性是指()。疾病分布是指()。奈曼偏倚(Neymanbias)其实就是()。偏倚实际上就是()。实验流行病学方法不包括()。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宜选用()。流行病学实验不具备以下哪个特征()。2
- 养子分析是()。在一项近期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中,已知年龄的混杂偏倚值是-0.577。该偏倚是()。下列哪项措施不适合用于控制混杂偏倚()。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筛检试验是()。分子流行
- 同病率是指()。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评价治疗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是()。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分子流行病学可以研究()。病例
- 疾病高危人群的筛选是医学预防中的重要任务,采用以下哪个指标进行筛选能发现最早期发病人群()。下列论述正确的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农村
- 在传染病的暴发调查中,描述疾病分布特征的主要目的是()。现况调查对象的选择原则是()。较公认的流行病学定义是()。传播途径是指()。以下哪一项不是经饮用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 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发病率通常不用来表示()。某研究者拟在某社区观察某保健品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该保健品,请问这种传播病原体的方式应称为()。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有()。实验
- 人体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许多疾病,在分子流行病学中用易感性标志来测量人体自身因素的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有()。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化是为了保证()。
- 人体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许多疾病,在分子流行病学中用易感性标志来测量人体自身因素的情况,同时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同一年龄段并且职业相同的女性400名进行调查。采用这种方法选择样本人群的目的及方法
- 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不同是()。关于病因的具体所指,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有研究者欲分析白酒的平均销售量与肝癌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未与健康状况挂钩
遗传流行病学主
- 关于内暴露标志物,结果表明80%的免疫接种者未发病,因为有较高的免疫率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不能下结论,因为10年观察时间短病人
非病人
病原携带者
人群#
个体疫点
疫区
疫源地#
家庭
团社描述性研究总
- 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大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患病率指标来自()。在一项饮酒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中,如果对照组的女性比例显著比病例组
- 双生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或)异卵双生子人群中某疾病和症状发生率的不同判断遗传和环境的贡献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建立流行病学模型的最重要的基础是()。病因判定标准中哪些是必需的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理论分离比为()。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57/10万,因此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为考核口服痢疾弧菌疫苗
- 这种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为()。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中,又接种白喉类毒素,关于这种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有()。在某工厂研究饮酒与糖尿病关系的队列研究中,发现饮酒者糖尿病的发病率是12.0%,不饮酒者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0
- 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除样本选择偏倚外,还可能出现()。关于实验流行病学与观察流行病学的区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以下关于必要病因的正确陈述是()。疫苗可产生哪一类免疫()。健康病原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
- 在下列哪项研究中,血清学调查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为了尽量减少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应该选用下列哪种病例最为理想()。选择临床治疗方案,较好的判断方法是()。下列哪些疫苗为我国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疫苗()。疾
- 分离分析是指()。现况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影响传染病年龄分布特点的因素有()。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某镇共有52500人,全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2%,其中14300名吸烟者中有310人发生脑卒中。检验实际
- 分子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新阶段,关于其认识正确的是()。哪一项不是临床试验评价疗效常用指标()。下列哪一种因果联接方式是正确且完整的()。流行病学中病因推断的性质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不包括()。
- 遗传度用于()。下列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养子分析是()。导致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有()。通径分析
连锁分析
单基因遗传病分析
多因子遗传病分析#
分离分析预防为主
治疗为主#
对比
概率论
以分布为起
- 血清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设计的最主要区别是()。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疾病年龄分布横断面分布方法可以说明()。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的主要指标有()。一九四五
- 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实验流行病学方法不包括()。为了调查某市慢性病的分布情况,对3个区8个不同地段抽取50岁及以上的老人共5800人进行调查。散发为主
呈周期性
患者有共同进食某一食物的历史,不食
- 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某因素既与疾病有联系,又与暴露有联系,由于该因素的存在所引起的偏倚称为()。一般地讲,随着研究中的样本含量增加,收集因素F的暴露史。结果在100例A病患者中有50人有F因素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