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干扰素

题目:患者,男性,晨僵、对称性关节肿胀、骨隆起部或关节附近伸侧的皮下结节持续5周,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同时应用免疫调节药,应用下列哪种药物不正确()

解析:患者诊断应为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此类药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炎止痛作用,对解除疼痛有较好效果;应用免疫调节药一般为细胞毒药物,此类药物通过不同途径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环孢素、雷公藤等。它们往往为二线药物,副作用虽较多且较严重,但对改善这些疾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关于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每日3次餐中与食物一起服用

  • 解析: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是血浆中1D1-C水平单纯性增加,即单纯性胆固醇水平升高,而甘油三酯水平则正常,此型临床常见。人体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部分由肝脏合成;另一部分从肠道吸收。正常情况下,机体在胆固醇的吸收、合成与代谢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血浆1D1-C水平与胆固醇吸收呈正相关。同时人体内的胆固醇合成有昼夜节律性,在午夜至清晨之间合成最旺盛,故对于调血脂药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伐他汀等,采用每日睡前顿服,代替每日3次服药效果最佳。由于他汀类药物能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活性,不仅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而且同时使许多与胆固醇合成有关的中间物质生成减少或缺乏,这些中间物质主要有甲-羟戊酸、法呢醇等。其中甲-羟戊酸为合成辅酶Q10的必需物。甲-羟戊酸盐缺乏时,细胞合成辅酶Q10发生障碍,产生能量受到抑制,导致细胞能量耗竭最终死亡。法呢醇与某些蛋白质(核层蛋白、G蛋白等)的C末端附近的半胱氨酸残基共价结合,使之异戊二烯化,是这些蛋白质翻译后成熟所必需的,当法呢醇合成减少,则明显影响某些重要蛋白的合成。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引起细胞内钙载,导致细胞死亡。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平滑肌细胞死亡,因而引起横纹肌溶解症。西立伐他汀由于其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横纹肌溶解症已撤出市场。他汀类一般常用剂量是安全的,但少数病人大剂量应用他汀类药物后可使肝转氨酶升高,引起肌痛及肌炎等。由于多数他汀类药物主要是经由肝细胞内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3A4作用而被分解代谢,当该酶抑制剂合用时,会使他汀类药物血药浓度升高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危险性增加。这些药物包括红霉素、非诺贝特、消胆胺、烟酸、阿司匹林、环孢素、伊曲康唑等。

  • [单选题]患儿男,8岁。吃饭时突然僵立不动,呼吸停止,在用车送去医院途中颠簸苏醒,在下列药物中最合适的药物是()
  • 氯硝西泮

  • 解析:该患者应诊断为失神小发作,乙琥胺是治疗失神性发作的首选药,其次还有丙戊酸钠、氯硝西泮、硝西泮等。

  • [多选题]关于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描述正确的是()
  • 与外周脱羧酶抑制药合用可提高疗效

    治疗肝性脑病

    对肌肉僵直的运动困难疗效好

    能引起精神障碍

  • 解析:左旋多巴为体内合成多巴胺的前体物质,本身并无药理活性,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经多巴脱羧酶作用转化成多巴胺而发挥药理作用,改善帕金森病症状。但进入血液的左旋多巴95%被血液中的多巴脱羧酶代谢降解,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可以减少左旋多巴在外周血的消耗,提高外周血左旋多巴的浓度,使更多的左旋多巴进入脑内,从而提高疗效并且减少副作用。左旋多巴对肌肉强直和运动迟缓的疗效较肌肉震颤症状为好,其他运动功能如姿态、步态联合动作、面部表情、言语、书写、吞咽、呼吸均可改善。但对吩噻嗪等抗精神病药所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无效。长期使用左旋多巴也出现了运动波动、异动症以及精神障碍等不良反应。由于左旋多巴可以增加脑内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还可以提高大脑对氨的耐受,因而用于治疗肝昏迷,改善中枢功能,使病人清醒,症状改善。

  • [多选题]用阿托品时,下列哪些是阿托品治疗有效的指标是()
  • 皮肤干燥、颜面潮红

    瞳孔较大

    啰音消失

    心率增快

  • 解析:阿托品治疗的指标为:瞳孔较前散大;口干,皮肤干燥;颜面潮红;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心率加快等。如果出现瞳孔扩大甚至到边缘、神志模糊、烦躁不安、抽搐、昏迷和尿潴留等提示阿托品中毒。

  • [多选题]下列关于阿司匹林抗凝叙述正确的是()
  • 一般剂量抑制血小板聚集

    长期使用延长出血时间

    长期使用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

    肝损伤者避免用阿司匹林

  • 解析:阿司匹林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特性,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如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等引起的释放反应)以及抑制内源性ADP、5-HT等的释放。其抗血小板作用机制在于使血小板的环氧酶(即PG合成酶)乙酰化,从而抑制了环内过氧化物的形成,TXA的生成也减少。另外,它还可使血小板膜蛋白乙酰化,并抑制血小板膜酶,这也有助于抑制血小板功能,采用小剂量(每日口服75mg)用于防止血栓形成,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包括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进展性心肌梗塞患者能降低病死率及再梗塞率。此外,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对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30~50mg)可防止脑血栓形成。一般剂量阿司匹林就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大剂量(5g/日以上)或长期服用,还能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用维生素K可以预防。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等均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手术前1周应停用。由于维生素K的止血作用主要是通过参与凝血酶的合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凝血功能,但对血小板聚集而致出血作用不大。因此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出血倾向与维生素K的止血作用之间并无有机联系。

  • [多选题]以下哪些药物与西咪替丁合用后,血药浓度会升高()
  • 普萘洛尔

    茶碱

    华法林

    苯妥英钠

  • 解析:西咪替丁是肝细胞中药物代谢酶的抑制剂,会阻碍多种药物的代谢及排泄,若与之合用,则会降低疗效,甚至出现毒性反应。常见药物包括:安定、普萘洛尔、茶碱、华法林洋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 [多选题]药品卫生标准中对液体制剂的染菌数要求为()
  • 口服药品1g或1ml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活螨

    液体制剂1ml含细菌数不得超过100cfu,霉菌数和酵母菌数不超过100cfu

  • 解析:《中国药典》(2010版)中关于药品卫生标准中对口服给药制剂染菌数的限量要求:口服给药制剂中1ml含细菌数不得超过100个,霉菌数和酵母菌数每1g或1ml不超过100个;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霉变、长螨者以不合格论处。外用药品和内服药品要求不一定相同,不同制剂有不同的要求,但都需要进行卫生学检查。

  • [单选题]案例摘要:患者,男性,18岁,农民。因脓性指头炎没有及时治疗,伴弛张性高热,39~40℃,来院确诊系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骨髓炎。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药剂学题库 临床药学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药物化学与分析题库 临床药学专业知识题库 临床药学基础知识题库 临床药学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