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窦性心律不齐
题目:患者女性,21岁,体检时心电图检查见图3-7-4,应考虑为()。
解析: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表现为:①窦性PP间距不齐;②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率快慢可随呼吸周期而逐渐变化,暂停呼吸时心律不齐可消失。本图P波为窦性,形态一致,PR间期为0.16s。PP间距不规整,相差>0.12s,应考虑为窦性心律不齐。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正常成人的PR间期为
0.12~0.20s
[单选题]关于心肌灌注显像与葡萄糖代谢显像结合评价存活心肌的论述,错误的是()。
灌注和代谢均缺失,即灌注/代谢匹配,表示心肌有一定的活力
解析:心肌灌注和代谢均缺失,即灌注/代谢匹配,则表示心肌无活力,是心肌组织完全梗死或瘢痕化的表现。
[单选题]关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常出现异常Q波
解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为:①ST-T改变:胸前导联出现ST段压低、T波深倒置,以V2~V5导联最为明显,但无动态改变;②常表现为左心室肥大,V3~V5导联R波增高;③无异常Q波;④QT间期延长。心肌细胞肥大是导致心电图发生上述改变的病理基础。
[单选题]患者女性,63岁,冠心病。因发作头昏、胸闷就诊。心电图如图3-14-9所示,应诊断为()。
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解析: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节律不齐、大小、形态各异的颤动波。RR间距规则,心室率约47次/分,V1导联QRS波群呈rS型,时限为0.10s,为交界性逸搏心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如心律突然整齐,应考虑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
[单选题]患者女性,25岁,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长期口服洋地黄。心电图如图3-6-4所示,应考虑为()。
洋地黄效应
解析:心电图显示部分导联ST-T呈鱼钩样改变,结合长期口服洋地黄史,提示为洋地黄效应,并不表示洋地黄中毒。
[单选题]关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的表述,正确的是()。
可见逆传P′波时,RP′间期常
[单选题]患者男性,56岁,常规检查心电图后,还做了心电向量图检查。
[单选题]患者男性,51岁,活动后胸闷3个月。3小时前休息时因突发胸骨后剧烈疼痛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而就诊,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乏力,活动后有胸痛症状,硝酸甘油治疗无效。1在胸骨左缘可闻吸收缩中、晚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X线示心影左缘明显突出,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明显增厚,回声增强,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IVS/LVPW)>1.3,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