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形成的最基本病因

题目:脑血栓形成()。

解析:脑血栓形成发生常在颈内动脉系统占80%,椎基底动脉系统约占20%。脑血栓形成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形成的基本病因,以动脉分叉处多见。心房颤动栓子脱落导致脑栓塞。舒张压升高在腔隙性脑梗死中起重要作用。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性,70岁。右侧偏身麻木2天就诊。查体:左侧偏身深浅感觉减退,其余体征(-)。头颅MRI示左侧内囊后肢有一直径约4mm大小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卵圆形病灶。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最可能的诊断是()。
  • 腔隙性脑梗死

  • 解析:长期的高血压易引起脑深部白质及脑干穿通动脉病变和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病变血管多为100~200μm直径的深穿支,病灶直径多为3~4mm。纯感觉性卒中是腔隙性脑梗死经典的腔隙综合征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形成的基本病因,主要发生于管径在500μm以上的大动脉。

  • [单选题]一青年男性患者,打麻将时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和呕吐、颈项有阻力。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应进行的检查是()。
  • DSA

  • 解析:题目已明确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所以不用作头颅CT,MRI及腰穿检查。一旦蛛网膜下腔出血明确诊断,需要行全脑DSA检查以确定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侧支循环的情况及有无血管痉挛。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提供可靠的证据,也是外科治疗方案的必要条件。选择答案为D。

  • [单选题]下列有关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 扩血管治疗

  • 解析:在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缺血区血管呈麻痹及过度灌注状态,应用血管扩张剂可导致脑内盗血,加重缺血组织缺血及脑水肿。

  • [单选题]脑栓塞中最常见的受累血管是()。
  • 大脑中动脉

  • 解析:从血管解剖上分析,心源性栓子最易进入颈内动脉,而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故4/5的脑栓塞发生在大脑中动脉。

  • [单选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哪一项不正确()。
  • 早期应用血管扩张剂

  • 解析:降颅压、绝对卧床、止血治疗、止痛镇静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内科处理,而早期应用血管扩张剂可导致出血加重或再出血,不正确。因此该题选A。

  • [单选题]患者,女性,36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能就诊,查头颅CT未见异常。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10年。最可能的诊断是()。
  • 脑栓塞

  • 解析:心房纤颤患者易形成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后可随血流进入颈内动脉系统,使血管急性闭塞,引起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在CT上分别表现为脑实质、蛛网膜下腔高信号影。脑肿瘤CT上表现为低信号影伴灶周强化。

  • [单选题]应用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进行溶栓治疗,目前认为从症状开始至静脉干预时间为()。
  • <4.5小时

  • 解析:应用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进行溶栓治疗是脑血栓形成治疗的一大进展,其治疗时间窗为从症状开始出现至静脉干预的时间为4.5小时,尿激酶溶栓时间窗为6小时,该题特指rt-PA。

  • [单选题]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断依据和方法是()。
  • 临床资料分析结合神经心理学检查

  • 解析:阿尔茨海默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临床上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适当的辅助检查及神经心理学检查而作出诊断,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学。

  • 推荐下载科目: 常见急症与急救题库 血液造血系统疾病题库 外科疾病题库 传染病题库 脑科疾病题库 内分泌代谢疾病题库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题库 心血管疾病题库 呼吸道疾病题库 消化系统疾病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