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异位P′波后应有QRS-T波
题目:关于房性期前收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当房性期前收缩落入前一心搏的不应期内时,异位P′波后可以无QRS-T波。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右束支位于三尖瓣()。
隔侧叶的后下方
解析:右心室乳头肌分前、后、隔侧三群,发出的腱索分别连接于三尖瓣前叶、后叶和隔侧叶。在隔侧叶的后下方有右束支通过。
[单选题]患者男性,51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住院期间发生阿-斯综合征。心电图如图3-14-6所示,应诊断为()。
窦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停搏,室性逸搏
解析:此图为双极胸导联记录。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PP间距规则,心房率约130次/分。前3个为窦性下传的心搏,PR间期为0.17s,QRS波群增宽,时限>0.12s,考虑存在束支阻滞。第4个P波开始,均未下传心室,出现长达3.6s的无QRS波群的长间距,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停搏。长间距后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与P波无传导关系,为室性逸搏。窦性停搏指在较长的时间内,窦房结不发放冲动,心电图上P波与QRS波群均消失;心室停搏指仅有窦性P波,较长时间心电图上无QRS波群。
[单选题]患者男性,47岁,因突发胸痛2小时就诊。下图A、B、C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1周的心电图记录,应诊断为()。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解析:本图系患者胸痛发作后2小时、24小时及1周的心电图。下图A显示:Ⅱ、Ⅲ、aVF导联的ST段显著抬高,出现病理性Q波,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表现。另外,Vz导联的R波异常增高,ST段压低,T波直立,提示可能还合并后壁心肌梗死。为了进一步证实后壁心肌梗死,应加做V7~V9导联。下图B和下图C显示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的演变过程。图中V1、V2导联QRS波群由rS型演变为Rs型,进一步证实存在后壁心肌梗死。
[单选题]患者男性,62岁,心慌、胸闷待查。心电图如下图,应诊断为()。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
解析:本图窦性PP间距相差>0.12s,且平均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