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黄曲霉毒素污染

题目: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解析: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花生、玉米及谷物中。黄曲霉毒素有多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1致瘤性最强,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最重要因素);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性肝癌有关,但未发现肠道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发生有关;慢性酒精中毒与肝硬化有关。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镜下改变可分为四层,由浅到深可分为()。
  • 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瘢痕组织层


  • [单选题]关于凝固性坏死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所有凝固性坏死后组织结构轮廓消失

  • 解析:凝固性坏死是由于坏死组织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成灰白或黄白色比较坚实的凝固体,故称凝固性坏死。特点是坏死组织的水分减少,而结构轮廓则依然较长时间地保存,坏死灶的周围常形成一暗红色缘(出血边带)与健康组织分界。凝固性坏死如果发生腐败菌感染,可引起组织溶解,发生坏疽。

  • [单选题]恶性肿瘤细胞异型性表现,不包括()。
  • 某些肿瘤细胞小而一致,表明肿瘤分化好、恶性度低

  • 解析:某些恶性肿瘤细胞小而一致,表明肿瘤分化差、具有明显的幼稚性。

  • [单选题]下列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的是()。
  • 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 [单选题]胃溃疡病的并发症应除外()。
  • 息肉形成


  • [单选题]关于坏死的说法,哪项正确?()
  • 损伤不能再恢复

  • 解析:坏死出现则损伤不可恢复。核的变化依据损伤因子强弱可表现为:损伤因子较弱时,核的改变可顺序发生: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损伤因子强烈时,可先发生染色质边集后即进入核碎裂,也可由正常的核迅速发生溶解。坏死细胞胞质红染是由于胞质嗜碱性物质核蛋白体减少或丧失而致。在凝固性坏死,组织细胞轮廓并不立即消失,而是较长时间的保存。坏死的形态学改变通常在组织、细胞死亡后数小时至10小时以上才出现。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病理诊断羊水栓塞的依据?()
  • 肺毛细血管内有角化上皮


  • 推荐下载科目: 病理解剖技术题库 病理大标本制作技术题库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题库 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题库 显微镜及摄影技术题库 细胞培养技术题库 肾活检标本制作技术题库 常用溶液配制方法题库 常用的特殊染色技术题库 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