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女性,32岁。近3天尿频、尿急,往有类似发作史,曾不规则服用呋喃妥因(呋喃坦啶),症状即行消失,体检:血压20/12kPa(150/90mmHg),双肾区轻叩痛,下肢无水肿,尿常规蛋白(±),白细胞20~25/HP,红细胞5~10/HP。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好发于中老年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是()
膜性肾病
解析:好发于中老年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而微小病变型肾病好发于儿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好发于青少年,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青壮年。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肾病性水肿的机制()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解析:肾病性水肿主要由于长期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产生水肿;此外,部分患者因有效血容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等,可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加重水肿;肾病性水肿时肾小球滤过率并不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不对的。
[单选题]有多种原因可引起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浆白蛋白降低,下列原因中错误的是()
肝脏失去了代偿增加白蛋白合成的能力
解析:肝脏并没有失去了代偿增加白蛋白合成的能力,而是不足以克服丢失和分解。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促进白蛋白在肝的代偿性合成和在肾小管分解的增加,当肝白蛋白合成增加不足以克服丢失和分解时,则出现低白蛋白血症。此外,NS患者因胃肠道黏膜水肿导致饮食减退、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也是加重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
[单选题]女性,40岁。5天来高热,腰痛伴尿频、尿痛、尿急,曾口服环丙沙星两天不见好转。既往无类似发作史,1个月前曾发现肾盂结石未积极治疗。查体:体温39℃,右肾区有叩击痛,尿蛋白(+),WBC20~30个/HP,偶见白细胞管型,尿比重1.025。最可能的诊断是()
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
解析:尿路有复杂情况而致尿流不通畅:是最主要的易感因素,其尿感的发生率较正常者高12倍,有这种情况的尿感称为复杂性尿感,常见于尿路有器质性梗阻(如结石梗阻)或功能性梗阻(如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有异物存在(如结石、停留导尿管)、或有肾实质病变(如多囊肾、糖尿病肾病、肾移植)等。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起病,可有或无尿频、尿急、尿痛,常有腰痛、肋脊角压痛或(和)叩痛和全身感染性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血白细胞数升高等。血培养可能阳性。无高血压及氮质血症。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其他较常见的是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引起,仅约5%为粪链球菌等球菌引起。肾浓缩功能可下降。
[单选题]女性,65岁。进食海鲜后腹痛、腹泻,并自觉双下肢关节痛,既往糖尿病病史2年,2年前血糖正常。查体:BP145/100mmHg,双下肢皮肤较多出血点,呈对称性分布,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尿蛋白(+++),红细胞20~30个/HP,肾功能正常。
[单选题]女性,45岁。反复发作"尿路感染"10年,近2年来夜尿增多,昨日发生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尿液检查白细胞10~15/HP,BUN10mmol/L,B超探测右肾稍缩小,左肾明显缩小,中段尿培养得大肠杆菌生长。
[单选题]女,27岁,活动后突感右下腹放散痛,伴恶心,1个月前有同样发作史。查体:右肾区叩痛,腹软,右下腹有深压痛,无肌紧张,尿液检查:白细胞3~4个/HP,红细胞20~30个/HP。腹部平片:右输尿管上段有阴影0.8cm。B超:右肾轻度积水。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