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题目:人类很早就知道城墙的防御效果,古往今来,不知上演过多少隔墙而战的攻防战役。蒙古人开始征战世界时,善于野战的游牧骑兵团对攻城战束手无策。但蒙古人善于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战术,并将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来综合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都被摧毁了。欧洲当时那些较薄的城墙,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击,特别是蒙古人开始使用多种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坏性。从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解析:解析 文段先介绍了城墙在古代的防御作用,但在蒙古人掌握攻城的战术后,让许多固若金汤的城墙被摧毁,从此之后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故文段主要介绍城墙如何退出历史舞台。B项表述与此一致,当选。 考点:阅读理解 考点介绍: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理解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工厂某种产品每月的产能为8000个,1月的销量为5000个,且预计每月销量环比增加10%,则当年该产品库存最高的月份是_______。
  • 5月

  • 解析:解析由题意可知,只要该月销量低于产能,库存就会继续增加。因此库存最高的月份为销量低于产能的最大月份。x个月后销量为5000×(1+10%)x,因此可知库存增加的月份满足5000×(1+10%)x≤8000,解得x≤4。因此4个月后也即5月份库存达到最高。故答案为B。考点:数学运算

  • [单选题]地铁10号线全线共有28站,如果地铁从一站到下一站平均要用2分钟,在每个站停靠时间为1分钟,那么地铁10号线从起点出发,到达终点站共用_____分钟。
  • 80

  • 解析:解析10号线28站,中间有27个间隔,因此用时为27×2+26×1=80分钟。故答案为C。考点:数学运算

  • [单选题]从芦山回望玉树,回望汶川,那举国动员的生死营救,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_的民族精神,那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有这些坚实的内核,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万众一心百折不挠

  • 解析:解析这一题考查的是成语辨析。第二个空是本题的突破口。根据文段中第二个空后“坚韧品格”一词可知,能与之搭配使用的只能是“百折不挠”——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视死如归”指把死看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语义过重,由此排除A。“不屈不挠”是说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但没有体现多次经历挫折,与文意不符,故排除C。“勇往直前”是说勇敢地一直向前进,是人的主观态度,没有体现苦难与挫折,与文意不符,故排除D。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来源《人民网:从汶川到玉树到芦山——穿越灾难砥砺奋进》)考点:成语填空

  • [单选题]商店进了100件同样的衣服,售价定为进价的150%,卖了一段时间后价格下降20%继续销售,换季时剩下的衣服按照售价的一半处理,最后这批衣服盈利超过25%。如果处理的衣服不少于20件,问至少有多少件衣服是按照原售价卖出的?
  • 47件

  • 解析:解析赋值法计算,列方程得:150X+120(80-X)+75×20>12500,解得X>46考点:数学运算

  • [单选题]药厂使用电动研磨器将一批晒干的中药磨成药粉。厂长决定从上午10点凯斯,增加若干台手工研磨器进行辅助作业。他估算如果增加2台,可在晚上8点完成,如果增加8台,可在下午6点完成。问如果希望在下午3点完成,需要增加多少台手工研磨器?
  • 26

  • 解析:解析根据题意,设每台机器工作效率为“1”,原共有机器x台。增加2台时,共用工作时间20-10=10小时;增加8台时,共用工作时间16-10=6小时。根据牛吃草原理根据,可列方程:(x+2)10=(x+8)8,解得x=22,则总工作量=(22+2)×10=240;若希望在下午3点完成,所用工作时间为15-10=5小时,共需机器240÷5=48台,还需增加48-2=26台,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牛吃草问题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公务员面试题库 公文写作题库 江西省学法用法考试题库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