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学生
题目:根据富勒等人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衡量教师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够自觉关注( )。
解析:富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其中,关注学生阶段的老师教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可以说,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故本题选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 )。
研究能力
解析: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教育专业能力。较高的专业能力具体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三方面。故选择B。A项,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集体生活、与周围人保持协调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心理条件。C项,组织管理能力指教师要有确定合理目标和计划的能力和要有引导学生的能力。D项,学习能力就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并非是学到什么东西),有了这样的方法与技巧,学习到知识后,就形成专业知识;学习到如何执行的方法与技i5,就形成执行能力。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
[单选题]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代表人物,在其著作《普通教育学》中,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所以此题选择A。
[单选题]未列入我国四大名绣的是( )。
鲁秀
解析:中国四大名绣分别是:苏绣、蜀绣、湘绣、粤绣。故选择C。
[单选题]"教育适应生活说"的提出者是( )。
杜威
解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不满于斯宾塞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观而提出了教育适应生活说。故选择B。杜威主要考点包括他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作品《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三中心论一一"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育的本质一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强调做中学:强调五步教学法。A选项,斯宾塞,英国教育家,首次把课程作为学科专门术语。作品《教育论》。主要考点: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第一次明确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的概念:教育目的一一教育准备生活说一一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C选项,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论,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一一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一一德育与教学相结合;教育目的一一社会本位论,培养良好社会公民;作品《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科学化和规范化。D选项,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他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提出"泛智教育";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单选题]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学校教育
解析: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故选择C。A选项,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B选项,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D选项,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单选题]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可用( )道理来解释。
迁移理论
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故选择D。
[单选题]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谈话、讨论、辩论、访问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
说服教育法
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其中语言说服法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向学生讲述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的方法。主要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故选择A。B选项,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C选项,情感陶冶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D选项,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单选题]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 )之间的矛盾。
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
解析:德育过程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品德水平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故选择A。
[单选题]过度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保持与回忆,假设某同学用2小时的学习时间达到某一材料的第一次正确回忆,那么该同学再用( )时间能使其记忆效果达到最佳。
1小时
解析:过度学习是达到一定程度后,仍继续学习的一种现象,适当过度学习达到150%时,效果最佳。即2xl50%=3,3-2=1。故选择B。